高露
摘 要:在英語的教學中,始終會存在一些學生,因為自己的基礎能力或者是學習態度的問題,對于相關的知識學習較為困難,而這對于教師來說也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當下的教師要一視同仁,并且具備更強的責任感,對于差生進行有效的幫扶,尤其是對那些在學習觀念上以及基礎能力上較為薄弱的學生來說,要能夠做好帶領作用,竭盡全力幫助學生提升英語成績,進而有效響應新時期下以人為本的素質教育理念。
關鍵詞:英語學習 特困生 策略
對于英語教學來說,班級中總會有一些學生英語能力比較差,而通過對其進行觀察發現,從學生的角度,學生的成績并非僅僅取決于自身的智力,和他們自己的學習態度也有很大的關系。很多學生因為對于英語沒有樹立積極的學習態度,并且也因為這樣,會使得在學習過程中產生惡性循環的狀況而導致學生英語學習不認真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課程教學較為枯燥,或者是需要學生記憶大量的枯燥乏味的單詞,這對于一些基礎薄弱的學生來說是非常吃力的,因此學生在面對英語的過程中,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畏懼心理,再比如,對于英語口語進行練習的時候,很多學生會因為害怕說錯,被別人嘲笑,而不愿意去回答老師的問題,在說英語的過程中也過于膽怯,這樣會使得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缺乏自信。
當然在英語的教學中,教師自身的教學問題也是導致學生對于英語不感興趣的一種原因。若是使用單一的教學手段,長期讓學生通過大量的背誦來記憶相應的單詞語法,因為教學手段過于陳舊,方法也較于單一,這樣會使得學生喪失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久而久之就會產生惡性循環,那些基礎薄弱的學生,無法理解更深層次的內容,因此成績也會越來越差,并且如果對于英語知識不感興趣,那么學生就會抱以消極的態度。
針對上述狀況,教師要能夠針對班級中的英語特困生進行有效的教學,首先教師需要革新教育理念。在教學中要一視同仁,對于差生和優等生都應該同等對待,不能因為學生的成績差,在教學中就忽略了他們,而是應該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予以更大的重視,尤其是在上課給予差生人文關懷,通過對其進行鼓勵引導,幫助學生在學習英語的方面提升自信心,這樣也會使其調動自己的主動性去學習,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應該有效的培養學生在學習上的興趣,不應該僅僅使用單一的模式進行授課,比如可以充分接觸多媒體,將英語知識以一種更加形象的方式為學生展現出來,并且學生對于視頻圖片的內容也是非常感興趣的,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有效的提升學生對于英語的興趣,進而使得學生在英語的學習中化被動為主動。同時,教師也可以使用微課的教學模式,對于差生來說,可以利用課下的時間通過微視頻進行觀看英語知識點,這樣也能夠逐漸培養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
教師在教學之余,應當與一些基礎較差或者態度不認真的學生進行交流,要能夠和他們建立有效的師生關系,交流的內容不能僅僅局限于英語知識,也應該從學生的心理角度出發,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及其成因進行了解,通過和學生建立和諧的關系,老師也能夠有效地走進學生的內心,并且充分地與學生進行溝通,而中國人普遍有著愛屋及烏的心理,如果學生喜歡某個老師,那么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會投入更多的精力,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老師的表揚,因此通過這種方法可以有效的讓一些英語差生參與到課程中來,不斷努力來提升自己的基礎能力。
教師應該針對英語的特困生進行一些技巧的教學,因為他們本身在基礎上就是較為薄弱的,教師不能夠以傳統的教學方式對其進行授課,應當對其有效的引導方法,要結合學生的英語認知能力,比如對于文本材料的記憶。教師要引導那些學生,充分的對整個文章進行理解,只有在理解的基礎上,才能夠對其所要表達的內涵進行記憶,其次再對文章的段落大意進行分類背誦。在引導其背誦的過程中,也可以通過關鍵詞提示的方式來提升效率。教師也應該指導一些基礎較差的學生進行提前預習,這樣就能夠在課堂的開展中更快的跟上進度,并且也能夠聽懂教師所傳授的內容。指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效做好課堂筆記,這樣就能夠對教師所教的內容有一個較全面的印象,并且在課后要主動復習,這樣才能夠不斷找到問題,并且進行解決,筆者在教學中就經常和學生交流學習經驗,讓一些基礎較差的學生通過對自己的學習效果進行總結,并且結合自己的學習能力,提出學習規劃,這樣對于學生的學習效果以及學習積極性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總而言之,對于英語特困生的教學來說,需要教師予以足夠的重視,能夠在教學的過程中革新教育觀念,對于差生予以重點引導。通過在興趣的培養,引導學生逐漸對英語知識產生興趣,這樣才能夠化被動為主動,在課堂上有著更強的參與性,同時,教師也應該帶領學生逐漸掌握英語的學習方法,并且和學生進行積極的溝通,走進學生的內心,了解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的需求,這樣也能夠更好的在課堂教學時予以針對性。教無定法,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狀況以及教學經驗來探索出符合英語特困生的教學手段。
參考文獻:
[1] 培養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策略研究[J]. 李瑞,李麗娟,馬建桂. 教育探索. 2009(11)
[2] 淺淡英語差生的轉化[J]. 李盛剛. 企業科技與發展. 2008(14)
[3] 淺談如何轉化英語差生[J]. 馬琳. 職業技術. 2007(08)
[4] 個體化英語教學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實驗研究[J]. 郭乃照. 中國高教研究. 2006(07)
[5] 英語“差生”轉化的心理策略探析[J]. 朱秀麗,譚紅. 教育實踐與研究. 20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