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榮
摘 要:信息化教學模式在高職院校的推廣勢在必行,對高職院校的教師和學生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在高職院校課堂中應用信息化教學模式應該注意幾個問題,一是提高思想認識,建立激勵制度;二是優化教學設計,突出學生主體;三是防止濫用信息技術,忽視課程融合;四是杜絕夸大信息手段,摒棄教學理念。
關鍵詞:信息化教學模式 對高職院校教師及學生的影響 應注意的問題
當前,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計算等信息技術逐步廣泛應用,經濟社會各行業信息化步伐不斷加快,社會整體信息化程度不斷加深,信息技術對教育的革命性影響日趨明顯。信息化已成為國家戰略,教育信息化正迎來重大歷史發展機遇。
習近平主席在致首屆國際教育信息化大會的賀信中“積極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融合創新發展”,“堅持不懈推進教育信息化,努力以信息化為手段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通過教育信息化,逐步縮小區域、城鄉數字差距,大力促進教育公平,讓億萬孩子同在藍天下共享優質教育、通過知識改變命運”的論述指明了教育信息化今后工作的目標、方向和途徑。
一、什么是信息化教學模式
信息化教學模式是指直接建立在學習環境設計理論與實踐框架基礎之上,包含相關教學策略和方法的教學模型。它把信息技術和教學的學科特點結合起來,運用現代多媒體信息技術對教學活動進行創造性設計,發揮計算機輔助教學的特有功能,使教學的表現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樣化、視覺化、互動化。
二、信息化教學模式對高職院校的教師、學生的影響
信息化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信息化教學也必將成為未來教育發展的重要內容,信息化教學不是簡單的利用計算機實現教學過程,而是借助網絡、多媒體電子設備來提高課堂效率、提升個人學習能力,讓我們的視野更寬闊,觀念更貼近時代氣息。它實施的意義在于:為創新教育提供環境和保障;為人才培養提供條件和途徑;為未來教育發展提供堅固的基礎理論;為促進教育產業信息化發展提供極大機遇。
1、信息化教學模式對高職院校教師的影響
對比傳統教學模式來看,信息化教學模式下教師需要把握應對各種學習資源,并形成一個系統的知識資源庫,課上課下,老師的關注點也改變成從學習知識到注重學習能力培養。信息化教學模式擴展了學生獲得知識的途徑和范圍,減少了老師的工作量,反而提升了老師在教學活動中的組織協調能力,老師不再只是講授,還有指導、計劃、統籌等。
2、信息化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影響
信息化技術的廣泛應用,使得被動接受的學生主動獲取新鮮的知識,從而引發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自主探索能力,在學到了知識的同時又培養了學生很好的處理信息的能力,實現了“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 。
三、高職院校課堂應用信息化教學模式應注意的問題
1、提高思想認識,建立激勵制度
目前一些高職院校及學校教師對信息化教學模式認識不足,教師參與的積極性不高。加之高職院校又沒有出臺相關激勵制度,無法調動高職院校教師應用信息化教學的積極性,使信息化教學模式在部分高職院校課堂應用并未全覆蓋。由于用于課堂教學的多媒體課件制作相對繁瑣,要耗費大量時間,雖然現在的網絡中可以搜索到大量的較實用的相關信息化教學課件,但真正適合教學,能為已用的課件數量不多,以至使一部分教師心存反感,不愿花業余時間進行準備,拒絕使用這些先進的教育手段。部分教師認為信息化教學模式是一種負擔,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對信息化教學模式敬而遠之。為了更好地進行信息化教學模式應用,高職院校應對所有教師進行相關培訓以提高教師的認識和信息化手段應用能力,同時制訂相關激勵制度,鼓勵教師在課堂中應用信息化教學模式。
2、優化教學設計,突出學生主體
信息化教學模式在高職課堂的應用對教師教學準備的要求更高了,信息化教學模式將課堂教學延伸至課堂外,教師在進行信息化教學前要查閱大量資料,精心設計教學環節。課前,學生應有自主學習的平臺,平臺上教師上傳的學習資料要充分;課中,教師利用各種信息化手段制作的課件來突破教學任務中的重難點,使學生們能更好地掌握應該掌握的知識;課后,學生也能在平臺上進行學習,對不清楚的問題在平臺進行提問,教師進行答疑。這樣線上線下隨時學習,學生才能真正做到“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
3、濫用信息技術,忽視課程融合
信息化手段用于課堂教學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解決在傳統教學中不能或難以解決的問題,并不是所有的課型都能使用信息化手段去輔助教學。現實授課中有的教師過多地依賴信息化手段,特別是信息化教學比賽中,簡直成了信息化手段的天下,不管課堂內容是否有必要使用,也不考慮信息化手段出現的時機是否恰當,使得信息化手段應用很生硬,達不到預期的效果。信息化手段的應用要根據授課的內容而定,要和內容有機地結合,該用則用,不該用就不要勉強。
4、夸大信息手段,摒棄教學理念
但在實際應用中,有的教師在制作課件,特別是一些課件的評比,一味地追求最新的“高科技”,認為軟件越高級、會用的人越少越好,把教學課件搞成信息技術成果展覽。其實這偏離了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初衷。信息技術應用于教學畢竟只起輔助作用,教師教學理念、思想的現代化,要遠勝過技術手段的現代化。在信息化教學模式在高職課堂的應用中,教師不應一味追求信息化手段的“高”、“精”、“尖”,嘩眾取寵,而應將信息化手段如何幫助我們更好地突破教學中的重難點作為落腳點,使教學的表現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樣化、視覺化、互動化,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所學知識。
總之,在信息化教學模式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各種信息化手段起中介作用,都是為學生更好地掌握知道服務的。教師只有充分認識到信息化教學模式的重要性,掌握各種信息化手段的應用,合理高效的設計信息化課堂,才能有效達成教學目標,高效完成教學任務,切實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