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忠
摘 要:目前,創新創業教育是我國教育改革的主要組成部分,在養成大學生“創新意識”和“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方面起著主要作用。這不僅是提高人才的主要手段,也是推進我國教育的客觀目標,對當今創新創業教育的不足,探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關鍵詞:大學生 創新創業 教育模式
隨著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我國在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因為我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發展較晚,以及觀念陳舊、制度落后等因素的影響,我國創新創業教育在教育形式、課程內容、教學手段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與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對復合型人才的創新和需求都產生了負面影響。因此,建立高校創新型創業教育模式對于促進大學生個體發展,提升大學生整體素質,強化學校教育改革具有重大意義。
一、創新創業教育理論概述
創業對于創業者來說,是通過發現商業機會、建立活動組織、運用各種關系、提供產品服務來生產價值的過程。創業的概念有兩種,第一種是指新企業的創建、成長;第二種是指創造和利用商業機會創造新企業,它是將各種經濟元素結合起來,創造出使企業價值最大化的經濟活動。創業本質上是一項創新活動,這項創新活動里的新元素,不但有利于提高創業者自身的價值,而且對創新創業發展的前景也有一定的指導作用。此外,創新創業教就是通過運用現有的知識技能和信息經驗,經過思考進行勇敢地實踐,從而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創造新的成就,大學生創業實踐就是創新創業開拓世界的重要途徑。
二、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存在的不足
(一)培養人才的模式不到位。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是一項全面而復雜的人才培養工程,但從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的現狀來看,許多高校并沒有真正將創新創業教育納入人才培養模式的教育教學上,其策略和進展計劃也不全面,許多高校只是把創新創業教育作為大學生就業的輔助教育內容,但在現實的實施細節和成果上并不是很理想,按照教育部的要求,許多高校開展了大學生就業指導講座,然而在這些講座的教學過程中,對于創新創業教育的內容,課堂安排上和學分編制上,都僅有很小的占比,其形式一般是以培訓教程或專題課堂的形式進行,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尚未完全編入學校教育體系中,創新和創業教育尚未發展成為正式的課程教材,在課程編制規劃、目標人才培養、發展前景等方面缺乏明確的定位。
(二)教學內容及形比較式單一。針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內容,主要可以從政策理論、行業現狀等方面進行分析。在課程內容和功能方面,大學生在創新理念和創業意識的實訓課程不是很多,會影響學生理論與實踐的融合,導致學生無法加深對知識的認識和運用,進而得不到真正的實踐創新和精神創新。此外,在創新型、創業型課堂教學中,教師一般運用案例分析、小組討論、情景模擬等傳統的教學模式,這與當今提倡的互動體驗式教學策略有著明顯的不同,在實踐訓練過程中,學生不可能深入理解和檢驗理論,從而無法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從而降低課堂教學的水準和要求。
(三)創新教育師資力量匱乏。教師在大學生群體創業和創新教育的發展中起著主要作用,他們是創新教育和創業教育的實施者,是學生創新意識、創業精神和創業能力的發起者,也是學生創新創業實踐的領導者。然而,從現狀來看,創新創業教育師資匱乏,教育水平偏低,實踐經驗積累不足,這些教師普遍缺乏對創業實踐經驗的積累,他們沒有通過創新創業教育系統的訓練,僅僅只是在創新創業課堂中紙上談兵,這嚴重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無法達到創新創業教育的預期效果。所以我國的創新教育師資隊伍建設落后,已成為阻礙創新創業教育進一步發展的主要因素。
三、解決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的策略
(一)開展各種創新創業實踐活動。在進行大學生創新與創業教育時,高校作為的主體單位,應加強創新創業教育的活動組織,并從校團委、學生部、科研部門等建立專門的組織,負責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活動的整體協調。要主動調整與學校各協會的關系,發布大學生創新創業政策信息,通過校園網和廣播電臺對其進行激勵和評價機制的考核,加強宣傳推廣的廣泛性。加大與企業、行業協會、中介組織等校外組織的聯系力度,主動進行項目對接,爭取更多的政策和信息資源,為大學生開展創新創業實踐、篩選項目、籌集資金等領域提供服務。
(二)建設創新創業教師隊伍。對于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的實踐研究,關鍵是要建設一支高素質、高專業的教師隊伍,并通過定期的培訓、討論和交流的方式,加強對創新型創業教師教學能力的培養,提高他們的專業水平。同時,聘請當今有威望的企業家和企業的技術骨干來學校做指導工作,借助專題講座等方式,融合所學的知識及經驗,指導教師和學生開展創新創業教育。讓教師和學生通過近距離聆聽這些成功人士的故事,啟發自己的創新熱情和創業精神,改變傳統的就業觀念和擇業觀念,始終保有一顆培養創新創業實踐的信心。通過這種全日制教師的建設機制,可以將專職教師的理論優勢與兼職教師的實踐經驗優勢結合起來,使大學生在理論和實踐上都能得到培養,進而全面提高創新創業教育的實效性。
(三)創建大學生創新創業培訓基地。針對大學生來說,實踐活動是進行創新創業教育的主要方式,創新創業實踐活動是通過創建創業基地和組建大學生創新創業園區來實現的。近幾年,針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效開展,大部分高校建立了不同規模、不同形式的創新培訓基地或科技園,大學生可以發展自己的創新設計,創業項目申請后經學校批準,進入培訓基地,得到各種指導,并為未來社會發展創新型創業實踐積累經驗。
結 語
總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對全國各地和個人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國家政策促進高校、企業和社會的主動參與,為構建大學生創新創業機制提供政策和制度保障,真正擴大學生的創新能力、思維能力、專業能力、動手能力和創業能力,提高創業技能和創業精神,進而提高科技創新的能力,實現科教興國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