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悅
【摘 要】結合洛陽市農業政策和休閑農業分布特征,將洛陽市休閑農業劃分為圈狀、帶狀、點狀休閑農業三種類型。本文分析其特點和經營方式,根據洛陽市休閑農業存在的不足,提出解決措施。
【關鍵詞】休閑農業;農旅融合
一、洛陽發展休閑農業的條件
2016年洛陽市政府出臺《關于推進休閑農業發展的意見》,提出財政、用地、融資、基礎設施方面的政策,支持洛陽市休閑農業的發展。
從市場發展環境看,2016年河南省人均GDP達到42575元,洛陽市人均GDP達56410元,高于河南省人均GDP13835元,各種消費需求也處于爆發式增長時期。
從農業資源條件看,黃河流經洛陽市北部,洛河、伊河流經洛陽市中部,且洛陽市有伏牛山、熊耳山等山脈,地形多樣,為洛陽市發展休閑農業提供充足的水源和多樣的地形地貌,有利于多種類型農作物的種植和特色休閑農業的發展。
此外,洛陽市農耕文化歷史悠久,擁有地方特色文化和農業基礎,可與新型的農業發展方式結合,打造具有洛陽特色的休閑農業。
二、根據洛陽市休閑農業現狀劃分類型
洛陽市的休閑農業發展已不局限于傳統的農家樂,在政策支持和市場需求的刺激下,順應農旅融合的良好態勢,洛陽市休閑農業逐步向現代化休閑農業轉變。根據洛陽市休閑農業的發展現狀和分布特點,將洛陽市的休閑農業劃分為圈狀、帶狀、點狀休閑農業三種類型。
圈狀休閑農業的特點是分布在城市周圍,呈現出圈狀形態,與城市的需求緊密結合,其生產的產品服務于城市,且在城市技術輻射下呈現出較高的集約化水平。圈狀休閑農業的主要類型包括采摘園、種植園、農業科技園等。圈狀休閑農業的作用是,為城市提供新鮮果蔬的采摘,滿足城市對農業的休閑娛樂需求。使得市民在較短時間行程內可以得到高質量的服務,并且使得經營者的收入方式多元化,農業生產技術的應用也有助于土地的集約利用。
帶狀休閑農業的特點是依托一定的自然資源和交通路線分布,呈現出帶狀的分布形態,形成較大的經營規模,利用自然和人文環境發展多種功能的休閑農業。帶狀休閑農業的主要類型包括園區、企業、公司等。帶狀休閑農業的作用是有足夠的空間發展多種形式的休閑農業,并且發展空間相對較大,能夠形成一定規模,農場和企業可以進行規范地管理和運作。
點狀休閑農業的特點是依托地方特色農產品或風景,呈現出點狀分布,多形成休閑農莊、特色小鎮、采摘園一類,經營規模較小。點狀休閑農業的主要類型包括度假村、特色村莊等。點狀休閑農業的作用是充分利用閑散的土地,且其開發成本相對較低,有利于普通農戶開展項目和當地居民生活環境的改善,對于實現城市和偏遠鄉村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有重要作用。
三、洛陽市休閑農業存在問題
圈狀休閑農業的發展缺乏創新。洛陽市的圈狀休閑農業大部分仍然是以采摘園和種植園為主,農業科技園的數量較少且其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并且與國外的都市農業圈相比,洛陽市還缺乏創新的發展方式,市民對于農業生產的參與度較低。
帶狀休閑農業的發展需缺乏合作。帶狀的休閑農業由于地域分布原因,易形成園區和公司,但是這些公司之間的聯系并不緊密。如黃河沿岸與森林帶附近的休閑農業園區,均有各自的特點,但對于不熟悉洛陽特色的外來游客而言,不能享受洛陽市全面的休閑農業體驗。
點狀休閑農業的發展未充分利用當地特色。由于點狀的休閑農業較為分散,發展方式可以更靈活。就目前洛陽市的發展情況來看,有一些特色村鎮結合當地民俗和農業生產發展旅游業,但其知名度并不高,且對于當地特色的開發利用程度較低。
休閑農業經營主體素質不足。洛陽市初中程度的人數占總受教育人數的49.18%,由此可以說明洛陽市農業參與主體文化素質偏低。農戶對于新技術、新的經營方式的接受能力較差,這些會制約洛陽市休閑農業的發展。
四、發展洛陽市休閑農業的建議
開展多種形式的休閑農業。洛陽市休閑農業發展缺乏創新,圈狀休閑農業的農戶應該結合市民的需求,開發市民農園、農業學習課堂、親子互動等多種形式的項目,充分調動市民參與農業生產的積極性,形成一種成長式的發展關系。面對農業科技園還處于發展階段的現狀,園區應該多借鑒學習其他省市的發展經驗,引進農業技術和管理人才,促進洛陽市休閑農業向更集約化、技術化的方向發展。
在不同的帶狀休閑農業之間展開合作。針對帶狀休閑農業的發展需缺乏合作的現狀,應該加強洛陽市不同帶狀休閑農業之間的合作,為外來的游客打造出行組合,這不僅為不同的休閑農業類型帶來更多的客源,也提高他們相互學習不斷改進的動力,為顧客帶來多樣的消費體驗。
充分利用當地特色進行宣傳。基于當地的特色產品或特色的農林景觀進行宣傳,充分利用這些地區悠久的農耕文化,將農業和當地的旅游特色相結合。充分利用市場化的方式,改變以往村落封閉的狀態,使顧客在感受當地農林景觀的同時,了解當地悠久的農耕文化淵源,并且學習一些實用的培育農作物的方式。
提高休閑農業經營主體素質。一方面,農戶應該增加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網絡和書籍等多種途徑提高自身素質。另一方面,政府也應開展多項關于農戶素質的培訓活動,在農業種植技術、農產品的營銷方法以及休閑農業的發展方式等方面進行宣傳和教育。
【參考文獻】
[1]馮建國,陳奕捷,以休閑農業為核心,帶動都市農業產業融合[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 2011(32): 61-65
[2]郝慶祿,范擁軍,激發休閑農業的新潛能 [J]. 人民論壇,2017 (33): 96-97
[3]楊丹妮,俞菊生,日本都市農業的理論與政策對我國都市農業的啟示,[J].上海農業學報,2008, 24(2):8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