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焦偉
【摘 要】中職音樂教育教學過程中,音樂素養培養教育是一門較為基礎的學科,音樂能夠通過人的聽覺直接反映出人們的思想和情感。為了提高中職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和音樂創造力,使得學生能夠綜合發展,中職院校音樂教師需要注重對學生的素質培養和情感教育。分析了音樂素養以及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培養途徑,以期能夠提高中職學生的音樂水平。
【關鍵詞】中職音樂;教育教學;音樂素養;情感教育
開展中職音樂的教學活動,豐富學生的音樂知識,提高音樂鑒賞能力、創作能力,能夠讓學生在音樂學習中更加的順暢。在音樂教育中,融入情感教育,可以提升學生對情感過程的了解, 通過情感教育讓學生加深對學習內容的了解,產生一定的認知和共鳴,這對于學習的加深是非常重要的。音樂的形成都來自于一定的情感流露,兩者之間的關系是順理成章的,音樂人以自己對情感的認知,利用音樂的方式表達出來,其中的情感就是屬于音樂的語言。其中有旋律、節奏、音色、和聲等,隨著音樂的表達盡情的流淌。學生在這種音樂中進行感知學習,能夠更深入的了解音樂所表達的情境,讓自己內心情感隨著音樂而更加豐富。讓學生從中更加的感性,提升自身的思維能力。
一、音樂素養與情感教育在中職音樂教育中的重要性
音樂教育能夠陶冶學生情操,豐富學生的感情色彩,提升學生對生活的熱情態度,同時也是基礎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門學科。音樂教育的質量對學生的全面發展有較深的影響,所以中職學校應該要加強對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音樂自身具有一定的藝術性,能夠發揮人類情感,在開展中職音樂教育中提高學生情感教育和音樂素養的培養,加深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認識,從中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中職院校在音樂教學中,應該注重學生的主導地位,更好的促進學生全方面發展,抓住教學核心任務,更好的實現學生音樂素質的培養和情感教育的提升。
二、中職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途徑
1.整合基本樂理知識
基本樂理包括基本曲式結構、節拍以及記譜等多方面知識,樂理是音樂的基本知識,與此同時也是學習作曲、演唱以及和聲等專業技能的基礎前提。從上述角度來看,想要擁有扎實的音樂素養就必須掌握好基本樂理。另外,中職學生應該在教師的指導下學會用自己的感覺與視覺來練習識譜,通過大量音樂主題片段來獲得音樂感知,與此同時不斷累積音樂資料和演唱能力。練習學生的耳力能夠豐富學生的內在聽覺,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記憶能力和分辨能力,增強對樂譜的理解能力。
2.采用多媒體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能力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大部分中職院校的音樂教師在教育過程中均采用多媒體教學方法,使得音樂教育內容能夠更為豐富,讓學生視聽能夠更為立體化和生動化,對課堂內容進行詳細解說,加深學生對音樂的印象。
3.鼓勵學生積極參加音樂實踐活動
教師在中職音樂學生掌握一定的基礎理論知識之后鼓勵其參加相關實踐活動,讓學生能夠在真實活動中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音樂教學的延續一般借助課外音樂活動,它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愛好與興趣,還能夠培養學生的音樂特長。教師應該充分提供起學生參加實踐活動的機會,鍛煉學生的音樂能力,借助社團組織活動積極鼓勵學生參與音樂創作。
4.提高音樂教師的專業水平
中職音樂教師在培養學生音樂素養過程中有著重要的影響,首先教師應該具備理解音樂的基礎能力,其次要掌握好當下音樂表演能力,最后需要敏銳地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加強創作改編能力,引導學生進行多元化的風格創作,挖掘出學生的內在潛力。
三、中職學生情感教育的培養途徑
1.提供良好的教學情境
教師是學生對音樂學習的啟蒙指導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自身具有一定的專業水平,掌握音樂作品顯現出來的情感內涵,對不同的音樂類型進行層次化的分列,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特征、不同的藝術風格、不同的藝術思想都要全面的了解,選擇適合中職學生進行音樂學習的作品。在課堂中運用生動的語言和情感表達,引導學生融入到音樂作品的創作情感中去,充分的激發學生聽覺、視覺的能力,讓學生能夠更準確的了解作品的內涵,掌握創作者的思想。另外,應用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創造良好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對音樂的興趣,從觸覺、聽覺、視覺多方面的加深學生對音樂的認識。
2.感受鑒賞與表現創造相結合
音樂是通過情感從而創作出來的,情感的抒發離不開音樂人的思維創作,作為一種比較高級的思維模式,情感具有一定的獨特性,是創作者對社會環境以及人與人之間關系的一種感受。將情感融入到音樂當中,音樂就充滿了生動性,這是一種更為高級的社會情感表達,這種情感必須要具備足夠的審美能力和表達理解能力,才能夠更好的抒發和創作出完整的音樂作品。所以,培養學生對于音樂的鑒賞能力和審美意識非常關鍵。學生在對音樂作品進行感受的過程中,試著發現音樂所表達出來的特殊語言,與音樂情感產生共鳴,這樣才能發現其具有的獨特魅力,在學習中逐漸的掌握鑒賞音樂的能力,更加豐富自身的音樂情感。如果要開展情感教育就需要從感受音樂、欣賞音樂開始,真正懂得了音樂的內涵才會對音樂學習充滿興趣,這是化被動為主動的一種教學方式。
3.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遵循心理學原理
在開展中職音樂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學生的興趣培養,讓學生從心底喜歡音樂這門學科,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的氛圍中來,教師應該營造愉悅、舒緩的學習環境,消除心中的心理障礙,能夠適應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師在音樂教學中,應該不斷優化自己的教學手段,利用現代化技術多方面的為學生展示音樂的優勢,激發學生對音樂學科的學習興趣。從心理學的角度,對學生進行全面了解,通過逐漸的情感升華,讓學生加深對音樂的影響和記憶。其實,通過情感認知,了解音樂,是學生認識和領悟音樂、感受音樂的情感遷移,在學生原有的情感基礎上,不斷的得到提升,更好的領悟音樂內涵,形成不斷的良性循環。在音樂教學的進行過程中培養學生對于音樂的興趣和鑒賞能力,讓學生主動地了解音樂,激發學生主動學習音樂,通過激勵和對學生的肯定,感染學生,讓其充滿對音樂課堂的喜愛,促進學生在中職音樂教育中激發情感,融入情感。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進行中職音樂教育中,加強對學生音樂素養和情感教育的提升,加深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和表達,認清學生的主導地位,更好的促進音樂教育中的全方面發展,選擇適合教學內容的音樂作品,讓學會在感受作品的同時,了解音樂所表達的內涵,從理解中提升對音樂學習的興趣。
【參考文獻】
[1]黨曉龍.中職學校音樂教學探析[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5,15(9):102,196.
[2]陸梅娟.如何在中職音樂教育中實施情感教育[J].教育界,2012,17(13):145-146.
[3]郭媛.中職音樂教育中情感教育的實施淺析[J].音樂時空, 2016,04:164-165.
[4]郝憶.中職音樂教育中情感教育的實施淺析[J].北方音樂, 2015,15:147.
[5]邢豪芳.淺談中職音樂教育中情感教育的實施[J].參花(下), 2014,1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