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磊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生產經營面臨很大壓力,企業采購管理是保證生產經營的關鍵所在,新時期供應鏈集成下,利用信息化手段能夠提高企業采購管理水平。本文主要對供應鏈集成下,企業采購管理進行分析與研究。
【關鍵詞】供應鏈;企業采購;采購管理;集成管理
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社會生產力得到迅速的發展,在市場中產品、質量、服務等都出現同質化的趨勢。同時消費者的需求更加多樣化。這就需要企業面對多變的市場環境,及時作出響應,企業對市場變化的響應程度速度,直接決定了企業的競爭優勢。在這種情況下僅僅依靠一個企業對顧客需求進行快速響應是不夠的,需要相關的企業結合起來共同滿足顧客的需求,形成一種新的供應鏈,就是對整個供應鏈進行控制、協調、優化的過程。
一、企業供應鏈管理內涵
在現階段供應鏈管理中,物料流動和資金信息的流動對于企業運行發展有著緊密的聯系。概括地說,整體供應鏈是從采購-供應-再流向需求客戶端(即客戶)物流。此外,還可將其視為供應鏈管理中三個方面之間相互運作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最主要的就是確保其能夠很好的滿足客戶的需求,也就是在一定的時間范圍之內,需要確保貨物的質量以及數量能夠滿足要求,使得成本能夠在一定的范圍之內,并且提供良好的服務。企業進行采購供應鏈管理是希望通過規范和標準的流程來與供應商之間建立協調的業務關系,對于其中的各項流程進行優化,最終能夠形成一個優秀的供應流程,幫助企業順利完成采購任務,同時讓采購的過程更加規范和標準,對供應商的群體進行優化,與供應商之間共享采購信息,通過采購供應鏈管理來加強采購過程的監督,降低采購的成本,提高企業采購的信息化水平,與供應商之間做好任務分工,加強業績考核,最終達到雙贏的目標。
二、企業采購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一)供應鏈信息共享程度不足
如今,隨著信息和通信技術的進步,信息共享變得越來越令人想象。此外,全球引入長期合作與協調,使供應鏈中的信息共享更有效率,從而最終提高公司的競爭優勢。目前企業內部缺乏信息共享,導致公司或組織內各單位協調行動效率低下。供應鏈中的信息共享可能給企業帶來許多好處。例如,產品更符合消費者的需求,市場的變化可以預料。先進的信息技術在供應鏈中的廣泛應用,如電子數據交換和Web技術表明,實務界已經證實了整合信息的重要性。實際上,許多供應鏈相關的問題是由于供應鏈成員之間缺乏共享信息而引起的。
(二)企業目前的采購中缺乏合理的規劃
很多企業都只是簡單將其看作對企業庫存的管理。很多企業采購管理部門不能掌握企業長期的生產計劃、各種材料的消耗速度、無法掌握需求材料的具體種類和數目,采購計劃和實際生產往往差距很大,供不應求的情況經常發生,或者為了追求低廉的進價,會大量進行采購,不僅遠遠超出了企業的實際需要量,還造成大量產品的積壓,對企業的資金正常流通造成非常大的影響。
(三)采購成本難以控制
在其采購的過程中采購費用包括各個方面,其中有運輸費、包裝費、裝卸費、倉儲費等等。在采購運輸的過程中,也會出現一定的損耗,同時還會產生一些其它的費用,比如采購人員的差旅費,材料的運輸費,以及采購機構的經費等等,因為這些因素都是有著一定的不確定性,所以企業對于采購成本的控制是比較困難的。
三、企業供應鏈下采購管理優化的策略
(一)建立完善的采購管理體系
供應鏈往往會涉及供貨商到企業客戶的整個采購流程,包括采購、物流運輸以及庫存管理等多個環節,供應鏈下的企業采購管理工作往往非常繁雜,數據信息的及時反饋對供應鏈的順利運轉非常重要,這要求企業應該建立比較完善的企業采購管理體系。這要求我們做好以下幾點:第一,除了采購管理信息平臺外,還應該包括供應商名錄、保證金制度、供應商選取的資格審查制度等供應商的管理制度。第二,企業還應該建立比較規范的采購制度,合理設置采購部門,并給采購管理人員賦予相應的責任。第三,建立企業生產與銷售產品檢索名單,包括產品的名稱、庫存數量、消耗量、以及各類的產品信息,制定合理的采購計劃,避免采購不足或者采購超量的現象發生。
(二)實行信息智能化管理采購程序
當代的市場經濟發展中互聯網技術的作用是巨大的,企業想要在競爭如此激烈的市場中獲得生存和發展,就必須提高自身的互聯網應用能力。企業需要建立數據庫,通過信息化的管理,對整個采購工作過程進行動態控制,對采購供應鏈中的每一個流程進行有效的監督和控制。可以看出信息管理對企業供應鏈的應用有著巨大的幫助,只有建立信息管理系統才能讓企業更好的發展。
(三)充分收集供應商信息充分詢價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全球化進程的加速,企業采購人員面對的供應商可選擇的范圍越來越寬,供應商的數量也越來越多。在這種商業生態下絕大多數供應商會想方設法屏蔽其他供應商,并采取五花八門的促銷手段、返利、回扣、提成等方法誘惑企業采購人員盡快鎖定自己推銷的產品。企業若不對采購人員進行相關管理,企業采購人員可能會積極配合供應商以保證個人利益最大化。在這種采購模式下,采購人員幫助企業獲取質優價廉原材料的功能即會喪失,通過采購活動降低產品原材料成本目標就無法實現,企業最終產品利潤以及企業經濟效益都會受到影響。
(四)及時掌握客戶的需求
造成材料采購不足或過剩的情況,主要是由于與客戶溝通不暢或對企業對市場需求預測不準造成的,這要求企業的市場部門還需要進一步做好與客戶的溝通和掌握市場行情發展變化的規律,對客戶的未來需求進行統計和掌握市場的主要影響因素,建立市場行情檔案數據庫,做好市場行情的預測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制定出科學和合理的材料采購量,避免造成材料不足或浪費的情況發生。
(五)重視供應商管理工作
第一,企業需要按照實際的狀況,對物資在使用當中分門別類。例如,按照物資的使用功能以及其自身的屬性等來分類,并且,企業還需要能夠按照物資自身的重要性以及類別,實現對物資采購的針對性管理。同時,還需要按照當前市場經濟發展的實際需求,加強對物資價格的合理管理。第二,加強準入制度的建立。對于供應商,需要在此基礎上制定相應的準入制度,確保其自身的合理性以及規范性。相對于企業來講需要在此基礎上制定相應的調查部門,以此對供應商的信譽有效考察,對物資的質量合理的評價,同時還需要對實際的生產條件實施合理的核實審查,以此制定科學的評價制度,對供應商的綜合能力有效評價。在這當中,主要就是物資的價格以及質量和信譽方面等,從而降低采購風險及采購成本。第三,需要建立相應的合作關系。需要和供應商建立良好的發展關系,這對于企業來講非常重要,在一定意義上合作得良好對于物資的質量有著很大的保證。并且為了節約采購成本,需要加強質量控制,可以在產品的設計中參考供應商的意見,在管理中有效制定和企業相符合的質量標準。
四、結語
總而言之,企業加強采購供應鏈管理是促進企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只有對這一環節進行控制才能夠幫助企業快速的應對市場變化,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降低企業的風險,加快企業資金的周轉速度,為企業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供應鏈集成下,企業應該注重采購策略的轉變,積極應用現代化技術,提高企業的采購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劉華猛.基于供應鏈系統優化視角的采購管理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3.
[2]徐倩倩.基于內部控制的企業采購管理問題及對策分析[J].商場現代化,2016.
[3]麻林夕.企業采購管理的現狀及應對策略[J].新西部(理論版),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