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彬
【摘 要】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傳統圖書館對社會影響力、信息傳播功能和服務功能不斷弱化,圖書館的發展面臨著嚴峻的挑戰。隨著互聯網的廣泛應用,網絡時代的到來,圖書館的功能發生了新的變化,探究網絡時代圖書館為讀者獲取知識具有其非常重要意義。
【關鍵詞】網絡時代;圖書館;功能擴展
一、網絡時代要與時俱進,更新觀念,適應圖書館模式的轉變
科技的發展,知識經濟的到來,使圖書館原有的模式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工作模式由以收藏為主轉向以服務為主;信息服務的對象由少數讀者擴大到整個社會群體;信息服務的方式從圖書流通轉向整個互聯網;信息服務的方法手段由手工操作轉向現代化信息技術。模式的轉變必然使圖書館服務功能發生了新的變化,因此我們必須與時俱進,更新觀念適應網絡時代的不斷變化,利用現代網絡技術手段,完善圖書館的原有各項職能,并積極地去拓展、挖掘新的潛在功能,加快圖書館現代化、信息化、網絡化的進程,不斷適應時代的發展。
二、網絡時代拓展圖書館功能的主要意義
圖書館通常的功能,只是為讀者借閱圖書,缺乏對信息的利用和資源的開發,隨著現代科技信息技術的發展,極大地方便了信息資源的收集、存儲和傳遞方式,特別是網絡技術的發展極大地推動了傳統圖書館的服務手段和服務方式,賦予給圖書館更多的新功能,可以充分發揮知識資源和文獻資源的利用效率、配置效率,全方位、多角度做好信息化服務。
三、網絡時代拓展、豐富圖書館新功能
1.開發信息資源和數字化導航功能
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加快了網絡的發展,圖書館的資源不再是靠藏書量的增多,而是靠數字信息資源的擴展,整個網絡數字資源共享度。圖書館文獻資源豐富,傳播范圍廣泛,面對成倍增長的網絡信息,讀者可以尋找到自己所需的有效信息,圖書館運用先進技術可以對大量信息資源加以開發整理,行成有特色的信息館藏資源,并且在開發信息資源的同時,及時做好信息導航工作,讀者就可以輕松通過導航獲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資料。
2.科研活動的跟蹤功能
圖書館不僅有豐富的信息資源,而且傳播信息迅速,因此圖書館可以最便捷參與社會科研活動。圖書館積極開展科研服務功能,也會為自身的發展開辟廣闊的空間,科研課題從立項選擇到最后結題,都離不開圖書館豐富的信息資源。科研課題立項前,圖書館利用現有資源,可參與信息調研,幫助立項人員,拓寬視野,打開科研思路,以保證科研選題的科學性、實用性,做到立項準確。
3.優化信息資源配置、促進知識經濟轉化功能
知識經濟就是以知識為基礎,運用知識作為生產的資源,增長經濟的一種方式。知識經濟衍生出網絡經濟,網絡使得館際互借、聯合參考查詢等網絡資源共享得以實現。圖書館可充分利用知識及網絡信息的巨大資源,對豐富的文獻資源進行采集、加工,進行信息資源優化配置,促進信息資源傳播,通過傳播而獲得應用,轉化成價值,轉變成現實生產力。
4.引導終身學習和傳播知識功能
隨著網絡應用不斷普及,圖書館的教育功能、知識傳播功能不斷強化,繼續教育、終身教育能夠得以實現。人們的學習方式簡單多樣,圖書館以其巨大的信息資源優勢和網絡優勢,為繼續教育、終身教育提供全方位服務。
四、網絡時代,圖書館擴展功能的形式
1.充分利用圖書館現有資源,發揮教育功能
圖書館可利用豐富的資源優勢,為各類專業人員提供繼續教育或終身教育服務。當今社會人們已逐漸認識到繼續教育的緊迫性和重要性,深感自己的知識已不能勝任當今信息社會的快速發展。圖書館可利用多功能廳、學術活動廳、聲像視聽室、公共電子閱覽室等基礎設備,舉辦有專業技術特點的各類型學習班。
2.加強公共電子閱覽室建設
圖書館具有較好的計算機網絡,有很好的學習環境,很多學生或工作人員都到圖書館看書學習。當然很多讀者并不是去圖書館借閱圖書,而是利用那里的學習環境、學習氣氛,來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或課題研究。圖書館有配套完善的公共電子閱覽室,就可以解決讀者信息檢索、查詢等很多問題。
3.加快信息化建設,提供便捷查詢和檢索
圖書館的便捷查詢和檢索是促進知識轉化功能的一種有效形式。現代圖書館文獻資料龐大,館藏較多,必須依靠檢索才能迅速得到準確、全面的信息資料。因此圖書館建立完整的科室文獻系統和現代化文獻檢索工具是十分有必要的,必須加大力度開展參聯合考咨詢和檢索服務。
4.不斷加強數字化信息加工處理
當今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等現代化技術更新較快,信息載體變得多樣化,如磁盤、光盤、微縮膠片等電子文獻信息越來越多,為此這樣電子載體的加工服務也多起來。特別是科研課題的研究,需要制作多媒體材料以及宣傳資料。圖書館由于受主客觀條件制約,信息加工技術與服務與當今社會需求差距越來越大。
五、網絡時代圖書館優化讀者服務工作
1.樹立主動服務的觀念,強化服務意識
圖書館的服務不僅服務態度上要熱情和主動,而且思想上也要有主動服務意識。傳統圖書館向現代圖書館轉變的重要標志就是由被動服務向主動服務的轉變,這也是圖書館的發展方向。網絡時代圖書館必須打破傳統的“重藏輕用”的思想,樹立“讀者第一,服務至上”的觀念,積極主動地與讀者溝通、交流,了解讀者的現實需求和潛在需求,認真把握采購方向,以保證圖書館館藏的及時性和完全性。
2.服務方式與時俱進,不斷創新
從單一圖書館服務到網絡化的總分館體系,館際互借,聯合參考咨詢。由于受到各種條件制約,館與館之間缺乏有效協作和資源共享。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文獻資源的迅猛增長,單個圖書館的館藏資源遠遠不能滿足讀者的現有需求,因此開展網絡的總分館體系,館際互借、資源共享,可以方便讀者,通過網絡信息查詢,讀者可知自己需要的文獻在哪個圖書館。
3.積極開展個性化服務
網絡時代圖書館開展個性化服務是十分有必要的,可以充分考慮讀者的個性特點和特殊的網絡需求,為讀者提供優質網絡環境,是圖書館服務向縱深發展的重要手段,真正體現了尊重讀者,以讀者為本。開展個性化服務,必須站在讀者的立場思考處理問題:如拓寬開館運行時間;設置人性化的宣傳卡片;推出代為讀者購書等一系列個性化服務措施。
4.加強讀者教育工作
網絡時代利用圖書館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讀者活動,是對讀者進行教育的一種好形式。組織開展圖書館服務宣傳周活動:一方面圖書館應組織高質量讀者活動,吸引讀者走進圖書館;另一方面通過流動圖書點,開展送書上門,送書下鄉等服務,擴大圖書館的社會影響力。每年圖書館圖書訂購、采購工作可聽取不同讀者意見,這樣才能深受讀者歡迎。同時加強與周邊學校聯系,開展圖書志愿者活動,組織學生利用假期擔當圖書館志愿者,參與圖書館的圖書借閱、報刊上架等工作,加強對網絡時代圖書館的了解。
總之,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網絡時代圖書館功能的拓展面臨的著機遇和挑戰,圖書館事業的發展要轉變觀念、與時俱進,適應新形勢,要通于改革創新、不斷更新觀念、拓展服務領域,提供優質的信息資源,同時館員也應努力提高自身素質、牢固樹立服務理念、提高個性化服務和質量,為用戶提供數字化、網絡化和個性化服務,這樣網絡時代圖書館的各項功能才能得以真正、全面的實現,網絡時代圖書館功能才能在21世紀得到最大發揮。
【參考文獻】
[1]羅曉梅.論現代化圖書館的新功能[J].中華醫學圖書館雜志,2001(4).
[2]李姝蘭.信息化與圖書館[J].圖書館建設,2001(2).
[3]賀秦蜂.淺談圖書館功能的更新[J].新西部(下半月),2008(9).
[4]趙青娥.信息時代圖書館資源建構想[J].時代文學(下半月),2008(1).
[5]周麗霞.圖書館的發展戰略與思考[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