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曉莉
摘 要: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親和力,是改進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關鍵環節。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要富有親和力,需要正確認識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厚重價值、生成要素和路徑構建。
關鍵詞: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親和力 厚重價值 生成要素 路徑構建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1] 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親和力,是高職院校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水平的必要途徑,體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個體特質和整體特性。在新時代背景下,需要整體布局、系統規劃和逐步推進,尤其要注意提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親和力的厚重價值、生成要素和路徑構建。
一、問題之一:提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親和力的厚重價值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的指示和要求,具有很強的目標價值指向和問題解決指引。新時期,文化教育的多樣性影響著高職學生群體的價值取向,對我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較大挑戰,彰顯出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親和力的現實意義。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改革和建設,都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為判斷依據。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解決的是大學生的理論灌輸和思想塑造,要實現這個目標需要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來保障。高永強指出:“思政課教育教學的時效性如何,不僅是衡量思政課建設和改革成敗的關鍵,更是決定社會主義教育事業成敗的關鍵。在影響思政課教育教學時效性的諸多因素中,思政課的親和力是其中的基礎性和前提性因素。”[2]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親和力制約著該課程教學的感染力和說服力。一般情況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親和力是通過教材、教師和教學載體等要素表現出來的。其中,教材的親和力是基礎,教師的親和力是關鍵,載體的親和力是保障。新時代背景下,提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親和力,既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需要,也是掌握意識形態工作話語權的需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集中體現,凝聚人民的價值訴求。通過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親和力,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學生頭腦,使大學生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觀念始終與國家意識形態保持一致,保證馬克思主義在社會意識形態領域中的話語權不會發生改變。
二、問題之二:提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親和力的生成要素
把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建設成為學生真心喜歡的課程,必須堅持在實踐教學過程加強問題研究。白顯良指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要富有親和力,需要以對教材內容的透徹把握為前提,以對教學針對性的增強為關鍵,以教學話語表達接地氣為基礎,以教學中真情投入言行一致為保障。”[3]
分析和研究關于提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親和力的生成要素,需要把握好以下幾個問題。一是教學內容的掌握,這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親和力生成的基礎。教師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通常是以教學內容為媒介的。親和力的生成,需要教師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演繹。馬克思指出:“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所謂徹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4] 二是教學內容的針對性,這是實現抓住理論課教學親和力生成的關鍵。教學內容需要貼近學生和貼近學生生活,這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的根本。教師要走進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關心學生,理解學生的需求和困惑,增強教學的課堂導入。
三、問題之三:提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親和力的路徑構建
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親和力,既要準確把握親和力的生產規律,更要解決好在教學實踐中怎么做的問題。要因時而進、因勢而新和因事而化,不斷更新工作方式和創新教學方法。
在具體工作實踐過程中,我們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要求。馬克思指出:“如果你想感化別人,那你必須是一個實際上能鼓舞和推動別人前進的人。”[5] 構建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親和力路徑,一是聚焦教材和注重學術科研,深化理論灌輸魅力。加強教材內容的整合,改革板塊教學,加快向過程性教學轉化。結合新媒體技術,創新混合教學模式。二是轉換角色和建設平等關系,強調人格魅力。教師的親和力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普通東西,而是開啟學生內心世界的金鑰匙。堅持以教師為主導和以學生為主體,堅持寬容和鼓勵的原則,擴大與學生交流途徑和平臺,逐步建立平等的師生、朋友和親情關系。三是堅持“三貼近”原則,改變課堂教學話語范式。課程的特征決定著課程的語言表達范式,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意識形態性,決定我們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黨對一切生活的領導權。教師需要改變話語范式,學會貼近學生、貼近學生生活和貼近學生實際,用學生易于接受和理解的話語來講解教材內容理論。只有如此,才能營造出和諧的課堂氣氛,進而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12-09.
[2] 高永強.論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親和力及應注意的問題[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7(6):82.
[3] 白顯良.論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親和力的邏輯生成[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7(4):93.
[4] 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11.
[5]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