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志成
【摘 要】本文就英國脫歐背景下的中英關系和英歐關系變化,著重闡述英國脫歐公投的原因,分析英國脫歐可能給英國、歐盟、中國帶來的影響:英國退出歐盟,將使英國在未來受到國內和國外的雙重沖擊;失去了英國的歐盟,政治影響力必將減弱;對中國而言,英國脫歐對中國來說既蘊藏著增加中英、中歐合作的機遇,也帶有一定的波動和風險,但總體上機遇大于挑戰。
【關鍵詞】英國;脫歐;中英關系;英歐關系;經貿
2016年6月24日,英國全民公投決定退出歐盟,這一事件至今依然影響著英歐關系,甚至是世界格局。英國脫歐的原因根植于英國本身的文化傳統及近年來英國發展乏力和布魯塞爾與倫敦的離心離德的現狀,其結果卻在很大程度上牽動了歐、中、美、俄的力量對比。本文將著重分析英國公投決定離開歐盟的原因以及該事件對中、英、歐盟三方關系的影響及中國可采取的應對措施。
一、英國脫歐的原因背景分析
首先,英國島國的地理文化和歷史使得英國人擁有了根深蒂固的、與歐陸疏離的民族性格。正如英國著名政治家艾登所說:“我們的歷史首先是一部海島史,無論現代武器和戰略能施加什么影響,我們在思想和傳統上仍是島國之民。”英國歷史上的“光榮孤立”政策、二戰后丘吉爾所推行的“三環外交”乃至加入歐洲共同體之后的“疑歐”情緒都與之密切相關,這些都是脫歐的天然土壤。
第二,從歐洲一體化進程的歷史來看。英國一開始拒絕參與以法德為核心的“歐洲經濟共同體”,并于1960 年組建了一個由自己主導,瑞、挪、丹、奧、瑞士、葡參加的“歐洲自由貿易聯盟”,但合作效果并不理想。英國擔心被法德主導的經濟一體化進程邊緣化,削弱英國對歐陸事務的影響力,同時出于英國自身的貿易需求,于1961年8月正式申請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由于法國的反對,英國歷經三次申請,直到1973年才正式加入歐共體。
第三,此次脫歐公投并非英國歷史上首次。就在英國入歐后不久就爆發了中東石油危機,對歐洲經濟產生巨大沖擊,在此背景下英國國內很快就出現了脫歐的呼聲。1975年時任英國首相哈羅德·威爾遜發起了脫歐公投,結果是67%的民眾選擇留在了歐共體。盡管如此,英國仍然持謹慎、搖擺甚至反對的態度,擔心過深地介入法德主導的歐洲一體化將損害英國的國家主權利益。因此,英國拒絕加入歐元區和簽署《申根協定》,堅守英鎊和國界。
第四,歐盟自身由于過快擴張,歐盟大規模吸收發展程度較為落后的東歐國家為成員國,導致歐盟各國經濟水平、社會制度、認同心理等方面差異迅速拉大。尤其是2009年希臘等國相繼陷入主權債務危機,既撼動了現有的機制,也腐蝕了深化一體化的決心。英國人希望通過脫歐,節省每年向歐盟繳納的財政預算,擺脫歐盟的法律和商業限制,與非歐盟國家自由靈活地發展經貿關系,不再受部分南歐國家的經濟和債務危機拖累。
第五,歐盟內人員自由流動導致英國底層勞工失業率上升。除了歐盟內部的移民,來自非洲和中東的大量移民也使歐盟和英國在消化移民時面臨巨大的壓力,尤其是敘利亞爆發沖突之后,難民危機日益嚴峻和恐怖襲擊的接連發生,不僅對作為歐盟的司法合作提出更高要求,而且威脅到人員自由流動的基本原則。英國民眾也反對歐盟的分攤配額制度。
第六、從媒體社會影響力的角度來看,英國傳統媒體在倫敦等主流城市之外的偏遠地區長期缺位。推特、臉書等互聯網媒體的“脫歐派”意見領袖崛起。
在這種背景下,英國國內“疑歐”情緒高漲,不僅出現了以脫歐為主要目標的獨立黨,而且傳統主要政黨,尤其是保守黨內部“疑歐”勢力也有所增強。這些因素都促使最終投票的英國民眾中支持脫歐的人數占據多數。
二、英國脫歐對英歐關系的影響
脫歐對英歐關系的影響總體是負面的。英歐雙方目前能做的只能是盡可能降低該事件對雙方帶來的沖擊。
對英國來說,脫歐不僅將對內全面沖擊英國的經濟、國民收入和社會福利,而且還將給英國國內政治和對外關系發展增添更多的不確定性。
在經貿投資關系方面,英國嚴重依賴歐盟。英國53%的進口和48%的出口都源于歐盟。英國的前十大貿易伙伴中八個是歐盟成員國。英國目前接受外來投資的一半來自歐盟成員國。其原因在于歐洲單一市場相對容易的市場準入,而脫歐后英國很有可能將失去對歐洲單一市場的準入。
脫歐談判對英國政府來說是巨大的精力消耗。英國不僅需要協調國內各方意見重新確定與歐盟以及相關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的關稅,還需要與所有的世貿組織成員方進行重新談判。事實上,鑒于英國的經濟體量僅為歐盟剩余部分的1/5,脫歐后的英國獨立談判能力減弱,很難保證與所有世貿組織成員方達成優惠的雙邊稅率條件。雖然英國可以效仿或參照瑞士—歐盟的貿易協定、挪威—歐盟的貿易協定,歐盟—加拿大綜合經濟與貿易協定與歐盟談判,但是歐盟方面一定會對英國也保持強硬態度,要讓英國付出脫歐的慘重代價,以儆效尤。
在談判期間,在英國經營的企業也將不得不面對不確定性、經營成本上升、關稅提高等風險,而這些都會降低英國市場的吸引力。所以,脫歐將對中長期的英國經濟增長,對外貿易和外來投資產生極為消極的影響,降低英國對國際經濟規則和制度的參與權、發言權和制定權。
在金融業發展方面,脫歐后的英國將不得不退出對英國支柱產業金融服務業至關重要的單一市場。英國脫歐后大量外資銀行可能將活動將轉向歐洲其他金融市場。
在外交安全方面,英國應對安全挑戰、邊境管控能力,外交影響力和國際地位都將因脫歐而相對下降。脫歐后的英國在聯合國、北約等國際組織和多邊機構的外交影響力也會被削弱。長期以來,美國將英國視為歐盟中最有影響力的成員和聯系美歐的紐帶,并借助英美特殊關系影響歐盟發展。英國脫歐后,英美特殊關系對美國的外交價值大大下降。
在能源方面,目前歐盟共享能源市場為英國能源部門節省系統成本30億英鎊/年。如果英國與歐盟進一步協調電力計劃,到2030年可為英國再節省15億至100億英鎊/年。而脫歐后英國將無法享受到這些好處。
脫歐后,英國還面臨著人才流失的風險,失去歐盟框架內人員自由流動的便利,目前在英國工作的科技、文化、體育界的高級人才可能將會面臨居留英國的困難。而且目前,巴黎和柏林正力圖吸引更多人才,取代倫敦,成為歐洲科技文化創新領域的領先者。
從維護英國統一和英國國內政治角度看,蘇格蘭獨立傾向和北愛爾蘭問題可能會被激化。脫歐將使蘇格蘭失去失去在歐盟中的發言權,而且不能夠繼續享受歐盟結構基金和歐盟共同農業政策帶來的好處。在公投中,蘇格蘭地區留歐的支持率高達63%,英國硬脫歐可能導致一些原本反對獨立的蘇格蘭民眾的立場轉變,為保持與歐盟的聯系,獨立將可能成為蘇格蘭的選項之一。北愛爾蘭也將失去和平建設和地區發展重要的資金支持來源。1995年以來,歐盟先后成功完成了三個在英國北愛爾蘭和愛爾蘭共和國邊界實現和平的項目,這些項目對消除原有的地區沖突后遺癥起到了重要作用。脫歐將給正在進行的北愛爾蘭社會重建進程施加敏感的政治副作用。
另外,英國最近幾年中出現的向內發展也可能加速。從長遠看,英國脫歐對全球實力平衡和自由國際秩序的影響也將是消極的。
三、英國脫歐對歐盟的影響
英國是歐盟預算第三大凈出資國,位于德國和法國之后。每年英國向歐盟預算繳納的數額比它從農業和地區補貼中獲得的數額多出約100億歐元所以英國脫歐后,歐盟首先要進行預算改革,而歐盟官員們所能采取的措施不是減少歐盟預算支出就是增加各個成員國的貢獻額度,這毫無疑問將會是長期痛苦的過程。
雖然毫無疑問,英國脫歐對歐盟來說是一個壞消息,但是歐盟也可以利用這樣一個機會推進歐元在歐盟區內的普及,增強歐盟內部的凝聚力。隨著英國脫歐,非歐元區國家占歐盟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將明顯縮小,它們在歐盟的地位將隨之下降,抵制歐盟法律草案的能力將顯著減弱。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也曾表示,希望利用英國脫歐的機會擴大歐元區并深化歐元區經濟合作。
對于中東歐國家的汽車產業來說,英國退出歐洲單一市場,歐盟框架內流向英國汽車工業的外國直接投資就會流向歐盟其他成員國。中東歐的維謝格拉德集團四國汽車工業發達,它們有機會吸引到更多的外國直接投資。
對于像德國法蘭克福、法國巴黎這樣位于歐洲大陸的金融中心,曾經利用歐盟框架投資于英國金融服務企業的外國資本將更多考慮把投資轉移到歐洲大陸,這對于法蘭克福和巴黎的金融產業發展無疑是有利的。
四、英國脫歐對中國的影響及中國的應對之策
英國在歐盟成員國中是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頭號支持者,中國也希望借助與英國良好的經貿關系影響歐盟的對華政經政策,特別是在推動中歐雙邊投資協定的談判、市場經濟地位的認可方面借助英國的影響力。英國脫離歐盟將使中國在中歐雙邊投資協定以及自由貿易談判中缺少一個強有力的支持者。
英國脫歐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及中國國際貿易和投資戰略布局。在人民幣國際化方面,倫敦已經成為中國銀行業投資歐盟的主要目的地。此外,倫敦本可以作為人民幣國際化的跳板,通過中英金融合作,促進貨幣互換和貿易結算以及人民幣國際化。但是,脫歐無疑將導致倫敦在國際金融服務方面的吸引力下降,并將影響人民幣國際化的努力。
英國脫歐后,預期英國與歐盟其他國家之間關稅壁壘會重新豎立,將會產生對第三方國家的貿易轉移和貿易創造效應,有利于中國與英國和歐盟建立更緊密的國際經貿聯系,提升中國對英國和歐盟的貿易規模。
中國可以利用這一機會更好地進行服務業產業轉型,從英國進口先進軍事武器以升級軍事裝備,也可以在可能進行的中國歐盟自貿談判中握有更多籌碼和主動權,更多地學習吸收歐洲的先進的技術工藝。
另外,英國脫歐也可能會影響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第一,在宏觀經濟層面,英國脫歐對“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宏觀經濟產生的影響將會提高中東歐國家參與“一帶一路”的合作能力; 第二,在產業層面,英國脫歐有可能引發“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產業規模和結構的變化,吸引更多投資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第三,在中國對外貿易層面,英國脫歐不僅會直接提高中國與英國的雙邊貿易水平,還可能會間接影響我國與其它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間的貿易投資合作,更會波及到香港地區的對外貿易水平。所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內部還需要更多地便利貿易與投資活動,才能更好地應對英國脫歐帶來的負面影響。
五、結論
英國可以選擇退出歐盟,但是卻無法回避和斬斷與歐盟其他國家之間的緊密聯系。英國退出的地緣政治后果不會馬上顯露出來。一開始,歐盟可能會變得更加緊密,但這將危害歐洲的使命感及其吸引力、軟實力,歐盟確保金融穩定和管理移民也將變得更加困難。英國脫歐對英國和歐盟都是雙輸的過程,對世界上其他國家也會或多或少產生負面影響,但對于中國來說,如果在英國脫歐后更好地布局英國和歐洲大陸,也進一步加深中英關系的實質合作,將有利中國的國家發展和國際地位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江清云, 張磊. 英國脫歐對國際投資貿易影響幾何?[J]. WTO經濟導刊, 2016(7):58-59.
[2]黃修眉. 英國脫歐該如何從“獨善其身”逆轉為“兼濟天下”[J]. 商, 2016(35):6-6.
[3]徐建煒, 艾西亞, 張佳唯. 英國“脫歐”會影響中歐貿易嗎?[J]. 國際經濟評論, 2017(3):4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