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心月
【摘 要】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私家車的激增使得交通日益擁堵,此時作為共享經濟在交通出行領域的偉大嘗試,共享單車應運而生。共享單車主要解決從地鐵口、公交站到家、公司等地“最后一公里”的出行問題,實現了公共交通工具間的有效銜接。近兩年共享單車行業經歷了野蠻式的增長實現了快速發展,但尚未有企業宣布實現盈利。本文通過對共享單車企業當前盈利模式的分析,探索形成穩定可持續盈利模式的方向,并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共享經濟;共享單車;盈利模式
近年來,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產能過剩問題日益凸顯,在互聯網技術日趨成熟的背景下催生出了共享經濟。共享經濟是以獲得一定報酬為主要目的,基于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權暫時轉移的一種新的經濟模式。它是對過剩產能即社會閑散資源的利用,通過將其轉型為新的公用設施而產生新的價值。目前共享經濟的理念已發展到多個領域,出現了共享汽車,共享單車、共享房屋、共享金融,共享醫療等多種形式的共享經濟企業。共享經濟發展最好為交通出行領域,其中共享單車成為2017年共享經濟的最熱門領域。
一、共享單車的產生和發展
共享單車是“互聯網+”和大數據的產物。互聯網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和智能手機的普及為共享單車的產生和發展創造了機會。2007年,政府開始在一些城市布局建設了公共自行車系統,為市民提供方便快捷的公共自行車租賃服務,這是由政府主導的初步探索階段。2010年永安行自行車公司成立,開始承接政府的單車項目,單車服務由政府轉向市場,是邁向共享單車新時代的過渡階段。前兩階段的單車都是有樁模式,在固定地點停放。2015年,共享單車開始出現在大學校園,主要針對學生群體的騎行需求在校園內提供單車租賃服務,開啟了企業主導的無樁單車新時代。此后,多家共享單車企業出現,進入市場參與競爭,共享單車行業得到了迅猛發展。
2017年共享單車用戶規模達2.2億人,占網民總數的28.6%,相比于2016年呈10倍的爆發式增長。截止去年年底市場上共有77家共享單車企業,累計投入了2300萬輛共享單車,共享單車領域融資金額達258億元。然而去年下半年開始3Vbike、小鳴單車、町町單車、小藍單車等多家單車平臺相繼倒閉,還有大批平臺正值倒閉邊緣,共享單車行業的生存和發展面臨著挑戰。其主要原因在于大部分共享平臺還處于發展前期的燒錢階段,運營主要依靠融資維持,行業競爭混亂,資本負擔大。同時商業模式不清晰,缺乏多元化盈利。能否從資本“輸血”中獨立、找到新的贏利增長點是共享單車企業發展的關鍵。
二、當前共享單車盈利模式分析
縱觀共享單車行業的各大平臺,其收入來源主要是通過手機客戶端直接收取的租車押金收入、租金收入和廣告收入。
(一)押金收入。
用戶在使用單車前需要實名注冊并向平臺繳納一定額度的押金,待騎行結束后可隨時申請退還,大多數使用單車頻率較高的用戶為方便使用一般不會頻繁的申請退還和繳納押金,這一部分用戶的押金會沉淀形成資金池,企業將這一部分資金用于其他投資便是企業獲得的押金收入。然而,現階段為了吸引更多的潛在用戶,增強現有用戶的用戶粘性,提高每輛單車的使用率,單車企業開始推出免押金騎行活動。如永安行、哈羅單車接入支付寶芝麻信用免押金,摩拜、青桔通過微信和嘀嘀實現免押金使用。免押金將成為共享單車行業未來趨勢,押金收入會逐漸縮減。
(二)租金收入。
共享單車平臺的主要收入是單車使用過程中收取的租金,一是根據用戶騎行時間的長短分時收取的單車使用費,一般在結束后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支付;二是通過向用戶提供周卡、月卡、季卡和更長時間的包租服務收取的租金收入。由于各競爭企業在初創期為了搶占市場份額,推出了免費騎行、優惠券和騎行紅包等優惠活動,造成行業不理性競爭,大大降低了企業的租金收入。加之共享單車的使用率受天氣的影響較大,單車高昂的運營、維護和調度成本難以通過收取的租金收入維持,完全依靠租金收入實現盈利十分困難。但隨著行業的發展日趨成熟,租金收入在未來會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并趨于穩定。
(三)廣告收入。
基于平臺龐大的用戶流量和較高的用戶粘性,目前大部分平臺積極嘗試廣告收入盈利模式。共享單車廣告收入盈利模式主要有線上和線下兩種方式。線上廣告通過在手機客戶端投放專欄式和條幅式廣告獲取收入。如現有的用廣告商標志替換APP地圖中原有的自行車標志,進入APP時的封面廣告、彈窗式廣告等形式。線下廣告是利用車身實體投放廣告,如小黃車與小黃人的結合以宣傳電影《神偷奶爸3》的廣告。現階段線下車身實體廣告較少,有著很大的價值空間。
三、探索可持續盈利模式
企業實現盈利最重要的是對成本的控制,過高的成本即使是再好的盈利模式也無濟于事。控制成本要求企業加大研發力度,尋找更加堅固耐用、成本更低的材料用于單車制造。及時維修問題單車,回收重組報廢單車,科學投放單車,合理高效調度單車,提高單車使用頻數。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本,在提升用戶體驗的同時實現可持續的盈利模式。
(一)增加線下廣告,精準線上廣告。
現階段線下車身實體廣告較少,企業可以在不影響單車整體美觀和市容市貌、不影響用戶安全騎行的前提下,與廣告公司進行合作,在車身合適的地方投放廣告。投放的廣告要與出行相關,這樣不僅能降低廣告效應、提升用戶體驗還能提高廣告投放效率。線上的廣告企業要在對用戶進行大數據分析的基礎上精準投放。通過分析用戶習慣定向投放其感興趣廣告,讓用戶能欣然接受廣告不致影響平臺形象。
(二)推出出行保險服務。
企業可以以自愿購買的原則為用戶提供單次、包月或包年等多種形式的保險服務,通過向用戶合理收取保險費用為用戶的騎行過程保駕護航。共享單車運營過程中出現過用戶騎行事故,事故發生后的責任歸屬問題給企業造成了不好的影響。推出保險服務可以有效解決這類問題,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本。同時企業也可以獲得一部分的保險收入。
(三)單車差異化經營。
對于用戶來說,單車本身的使用體驗是其選擇的重要因素,時尚的外形設計和輕便的騎行過程會增加用戶的好感。企業要在單車的設計上增加騎行的舒適度和與其他企業單車的區分度,讓用戶在有用車需求時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平臺的單車。要針對用戶騎行的體驗提供貼心服務,如用戶隨身物品的放置問題,可以合理設計車筐。同時企業可以投放變速自行車、磁電動車等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實現差異化經營。
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讓綠色出行的觀念被人們廣泛接受,共享單車行業有著美好的發展前景。共享單車行業持續健康的發展離不開良好的盈利模式,本文提出了線上和線下廣告結合、推出保險服務和差異化經營三個盈利方向。相信在以后的實踐過程中企業會找到新的盈利模式和盈利增長點,促進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電子商務研究中心:《2017年度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報告》,2018年3月.
[2]王敏. 共享單車企業創新盈利模式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8.
[3]王荻.以摩拜單車為例看共享單車的盈利模式[J].市場研究,2018(05):52-53.
[4]王翠,桂麗.共享單車盈利模式探究[J].時代金融,2017(20):266+271.
[5]賴磊,姜農娟.基于扎根理論的共享單車商業模式設計研究——以摩拜單車為例[J].當代經濟管理,2017,39(06):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