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茜
民法私有財產權是選民的一項重要權利,保護私有財產權不僅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需要,還是促進人類全面發展的需要。而目前作為調整市場經濟最重要的民法,在立法上對私有財產權的保護還不夠到位,所以將從私有財產權的基本原理、概念、范圍來探究民法保護私有財產理論的必要性。
私有財產從語義上講財產是指屬于國家、集體或個人所有的金錢、物資、房屋、地盤等物質財富,如國家的地盤、私人的房屋等。作為一個法學概念財產是指法律所保護的一個利益或者利益的集合體,不僅指主體擁有對某個東西的占有權、使用權、收益權,還有處分權。總而言之財產是指一個人對某個東西所擁有的具有金錢價值的各種權利的總和,所有人身具有的特長與才能皆不屬于財產,但一個人可以利用自己的特長與才能去取得財產。私有財產是人的安身之本,自由意志之源。只有當私有財產權得到了法律的確認與保護,人們才的個人價值、個人權利和個人利益才會得以實現。正如英國聞名思想家哈耶克認為,“確認財產權是劃定一個保護我們免于欺壓的私人領域的第一步,私有財產是自由的基本要素,是不可褫奪的先天的自然權利,對私有財產權的招供是阻截或者防止國家政府強制與獨斷的基本條件”。
私有財產權保護經歷古希臘時期到近代資本主義時期《人權宣言》規定:“財產權是不可陵犯的、神圣的權利。到20世紀我們對財產權保護國際化趨勢增強,財產權的保護進入了國際法和國內法共同促進的新階段。保護財產權已經成為憲法乃至憲政的基本要素,國家保護的力度越來越大,法律的可操作性越來越強。私有財產權的保護使選民權利具體化,對私有財產權的保護,劃分了政府權力和選民權利的界限,有效地限制了政府的行為。因而,財產權不僅是選民的經濟權利,事實上也是政事權利。沒有私有財產就不會有選民的政事、經濟等權利,也不會有自由競爭和市場經濟。經過改革開放二十多年的發展,我國民事立法在私有財產權保護法規面取得了一定的進步,現行民法的絕大部分是為適應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而陸續制定的,所以現行民法的基本精神為權利本位與社會本位的結合。現行民法反映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對于國家、集體和選民的利益都基本給予相對對等的保護,體現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機遇對等和公平競爭的要求。同時對對選民、法人等民事主體的財產權做了較為充分的規定,滿足了人們社交之間財產關系的需要。但是,從現行民法的內容上看,缺少私有財產權的內涵和外延的規定,同時,民法法律制度的欠缺導致民法解釋違反立法本旨及解釋與解釋之間相互抵觸情形并不少見。
我國私有財產在民法保護的立法完善應該明確私有財產權的內容。在對財產的界定中應被定義為“以財產利益為內容,直接體現某種物質利益的權利”。包括所有權和繼承權、知識產權中的財產權、物權中的各種用益物權、合同中的財產權利以及其他非合同之債中的財產權利、商法中的一些財產權利、經營自由等其他能夠帶來經濟利益的權利。其次確立私有財產和公有財產對等保護的原則,財產權主體的對等,在權利發生抵觸的情況下,針對各種主體都應當適用對等的規則解決其糾紛。在權利受到侵害之后,各種權利主體都應當受到對等的保護,只要是合法所得的財產,都應該受到法律的保護,公有財產要予以保護,私人的合法財產也要保護。總之,我們在堅持公有財產和私有財產對等保護原則時,必須吐棄只注重保護一類財產而排擠保護另一類財產的觀點。
私有財產權作為一項重要的民事權利,完善私有財產權民法保護制度是必須完成的重要任務。法律對私有財產權的保護,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的出臺對保護私有財產權變得具體化。物權法運用民事法律制度對私有財產權進行的有效保護,將會充分改換我國人民創造財富,積累財富的極大熱情,將促進生產力的迅速發展,最終使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物權法》實施以后,私人財產可分為動產、不動產。使私有財產權的內涵和外延得到豐富和拓展。明確征收征用對象,完善物權法征收征用制度。財產客體已不限于物權法上的不動產,還包括了有形動產以及作品、專利、非專利技術、商標和商譽等無形財產。我國《民法通則》第五章的標題就明確規定“財產所有權和與財產所有權有關的財產權”。民法所規范的重點就是所有權,其它財產性權利要得到民法的保護就必須與所有權存在某種關系,作為所有權的相關權進行保護。在民法理論界,所有權的概念也是充斥著每個角落。在個人與社會的財產關系中,民法使人類獲得財產。最后,選民的私有財產權在受到侵害時可以通過民法采取以下措施:確認所有權,請求返回原物,排除妨礙,請求停止侵害,請求恢復原狀,賠償損失。盡管私有財產權的民法保護尚不完美,但是我們可以采取現行法律構建一個完整的私有財產權保護體系。捍衛我們的財產當然,民法對私有財產的保護是殘余性保護,民法對私有財產權主要是防備對等主體的陵犯,對于政府濫用權力陵犯私有財產是無能為力的。民法財產權在于確定選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等其他私權利主體間的權利義務關系,以達到定分止爭,維護良好的私法秩序的目的。然而僅僅靠民法是不能完全承擔起私有財產權的保護的重任的。從法律位階來看,民法是很重要,但是只有各個部門法承擔其法律體系的重要作用才能發揮其功能。
財產是人類生活的基礎,是人們威嚴的象征。在人類的自我發展和完善的過程中,作為人類自由的物質基礎的財產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從人類擁有財產那天開始,人類就十分重視保護自己的財產權,甚至不惜用鮮血和生命去維護,任何一個民主憲政國家都必須建立起一個完整的法律體系保護,而我國的民法將為人們構筑起私有財產權保護的堅實法律基石。相信隨著相關法律配套體系的建立和完善,選民的私有財產權必將得到更加堅實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