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曉梅
【摘 要】票據涂銷制度對票據流通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世界上許多國家的票據法都對其作了相關規定。但我國《票據法》對票據涂銷卻不予承認,導致在實際操作中的票據一經涂銷就全部作廢,需再重新簽發,這就會極大地阻礙票據的流通性。本文以我國法律在票據涂銷方面的立法空白為切入點,與其他國家、法系做了相應比較,提出了幾點立法構想,希望對我國現存立法上的缺失有所補益。
【關鍵詞】票據涂銷;立法缺失;立法構想
一、票據涂銷的概念和效力
(一)定義
票據涂銷是指對票據內容加以涂抹消除的行為,其方法包括使用墨水對記載予以涂抹、用橡皮擦除記載等。
(二)法律效力
1.有權涂銷和無權涂銷的法律效力
有權涂銷,若權利人是出于主觀故意而作出的涂銷,則具有相應的法律效力,即被涂銷的記載事項因涂銷而失去法律效力。我國臺灣學者認為“由票據權利人故意所作的涂銷,則其效力受其涂銷行為的影響”。i對于權利人的錯誤涂銷,由于涂銷是出于主觀上的失誤或無意識行為,應當視為未涂銷,涂銷不具有法律效力。對于無權利的涂銷,多數國家統一認為,由于所作涂銷的行為人不具有涂銷權,因而不能認定為影響票據效力的行為,屬于無效涂銷。
2.背書涂銷的法律效力
關于背書涂銷的法律效力,日內瓦的票據法中規定:涂銷的背書不影響背書連續的,視為無記載。ii我國臺灣地區關于背書涂銷的效力規定得更加詳細,依臺灣地區《票據法》第37條中規定:不影響背書連續性的涂銷,視為無記載;影響背書連續性的涂銷,視為未涂銷。
3.承兌涂銷的法律效力
若承兌人涂銷了其全部記載,表明付款人為了撤回其承兌目的而進行了涂銷。《日內瓦統一匯票本票法》認為,這種涂銷行為應視為承兌的撤回,其中第29條規定:付款人將已承兌匯票,交還持票人以前,將其承兌予以涂銷的,視為拒絕承兌?!眎ii若承兌人只涂銷了其部分記載,則應當根據其主觀意圖來確定其行為的法律效力;如果是票據權利人出于故意而進行的涂銷,則發生拒絕承兌的法律效力;如果是權利人無意進行的涂銷,則不發生撤回承兌的法律效力。
二、我國票據涂銷的立法構想
我國票據法從制訂之初,出于對票據交易秩序的安全性考慮,防止票據被非法行為利用,在立法上對票據瑕疵規定得非常嚴格,以避免其產生的風險。所以票據涂銷雖然是票據瑕疵的主要表現形式之一,卻并不被我國《票據法》所承認。但是,為了保障交易安全,就要以犧牲票據流通性為代價,這無疑會大大降低商業效率。多數國家的票據司法實踐證明,票據涂銷制度有著極高的實踐價值,一味的忽視只會得不償失,故而,準確規范票據涂銷的相關制度勢在必行。
(一)國外立法模式
日內瓦統一法中沒有關于涂銷的概括性規則,而是將涂銷分別規定在各有關票據行為的內容中,所以日內瓦統一法關于涂銷的分類,主要是依票據行為來進行,例如票據背書涂銷,匯票承兌涂銷、支票劃線涂銷等。iv大陸法系國家如法國、德國等也大多與日內瓦體例類似。
英國匯票法不僅概括性地規定了票據涂銷制度,并依據具體行為的不同將其進行了分類,其主要區分為:持票人的涂銷和非持票人的涂銷;故意的涂銷和無意的涂銷,對背書涂銷、承兌涂銷以及支票劃線的涂銷都予以了規范。v
(二)我國的立法建議
1、票據涂銷制度概括規定于《票據法》總則中
票據涂銷與票據變造、票據偽造之間有某些重合之處,但在具體行為及性質上又有根本的區別,我國票據法僅對票據變造、偽造作出了規定,同屬于票據瑕疵的票據涂銷卻不被法律所承認,若要建立必要的票據涂銷制度,則最宜將之規定于票據變造、偽造之后,即現行《票據法》的第一章第十四條之后,寫者認為宜采用胡曉濤教授的觀點,在票據法總則中規定:票據涂銷若不是由權利人故意所為,票據效力不發生改變;但主張涂銷出于無意或錯誤或非權利人作出,應負舉證責任。
2、票據涂銷行為具體規定在分則的票據行為之中
票據涂銷行為如上所述,本文認為宜不承認支票劃線涂銷,即可參考其它國家及地區較為成熟的票據法制度體系,將其分為類背書涂銷、匯票承兌涂銷,并在分則的相應票據行為中對背書涂銷、承兌涂銷進行規定,確定其范圍、性質及相應的法律效力。對此本文也認同胡曉濤學者的觀點:對背書涂銷,應在背書中
規范如下:持票人故意涂銷背書,被涂銷的背書人以及被涂銷背書人名次之后而于未涂銷以前的背人均免責,涂銷的背書不影響背書連續,視為未記載,影響背書連續,視為未涂銷;對于承兌涂銷,應在承兌中規范如下:作出承兌的付款人,在交還匯票前涂銷其承兌的承兌,視為撤銷承兌。vi形成完善的票據涂銷法律體系。
3、法律責任的規定
對于責任的承擔方式,本文認為應適用過錯責任原則,這是為了能夠保證行為自由,只要行為人盡到“注意”義務,即使造成了損害也不用承擔責任,因而鼓勵交易者大膽改革創新,有利于發展社會和生產力。vii這樣規定有利于增強票據相關人行使權利的信心,使得票據相關人在票據流轉過程中不必擔心由于自己的過失涂銷而承擔不利的法律后果,維護了票據流通秩序,保障了票據權利。viii
若是票據權利人的故意涂銷,其屬有權行為,有相應的法律效力,則不產生票據責任問題;若是權利人的無意涂銷,由于其視為“未涂銷”,亦不承擔法律責任;無權利人故意進行的涂銷,若造成了客觀上的損害后果,則應就其損害后果承擔相應的法律賠償責任。負有法定職責的相關人員惡意進行票據涂銷行為的,可由金融監管部門進行處罰,構成犯罪的,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票據在商事交易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隨著現代經濟的繁榮與發展,全球的商業交往日趨頻繁,票據重要性會越加凸顯出來,其使用范圍會越來越大。我國票據法上關于票據涂銷的立法空白,會成為發揮票據功能的阻礙。困此,在滿足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我們也要借鑒成功的立法經驗,彌補立法上的缺漏,以增強我國票據法中的票據瑕疵制度與國外相關制度的對接性。
基于以上分析研究,結合我國的立法精神,本文認為,我國在票據涂銷的立法上,宜采用日內瓦票據法及臺灣地區票據法的立法體例,即總體概況與具體規定相結合的立法方式,對票據涂銷行為加以規范,以彌補我國票據法在票據涂銷制度上所存在的不足,保障商業交易的流通性。
注釋:
i梁宇賢.票據法新論[M].自行出版,2003:91.
ii 《日內瓦統一匯票本票法》第16條第2款。
iii 《日內瓦統一匯票本票法》第29條。
iv葉才勇.票據涂銷及其立法比較[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NO.1,1999:30.
v舒杰.評述我國票據涂銷立法制度[票據法作業].百度文庫,2011.04.11.
vi胡曉濤.票據涂銷制度探析[J].南都學壇人文社會科學學報,2002年9月,第五期:111.
vii轉引自王澤鑒.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第2冊)[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144-145.
viii蘇霜.票據涂銷行為法律規制研究[D].湖南:湖南師范大學,2010:52.
【參考文獻】
[1]張艷萍.淺析票據涂銷問題[J].青年科學NO.12,2013.
[2]蘇霜.票據涂銷行為法律規制研究[D].湖南:湖南師范大學,2010.
[3]趙明.票據涂銷法律制度研究.[J].延邊黨校學報,2011年10月
[4]呂文昊.關于背書涂銷制度的若干思考[J].法制與社會,2012.08(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