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娛
【摘 要】在當前企業發展的過程中,人力資源管理成為管理的一個重要的方面,在管理的過程中要針對薪酬知識、福利政策,員工的培訓,人才的培養和晉升渠道制定相關的政策,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基礎的保障。
【關鍵詞】企業;人力資本管理;問題;措施
一、前言
在企業生產經營的過程中,人的管理是重中之重,在管理的過程中要不斷提升人力資本的管理水平。
二、人力資本轉型的關健因素
(一)建設企業人才團隊的領導力
企業各級領導力建設是人力資本轉型的首要因素。目前,當許多企業處于制度變遷和發展的過程中,缺乏領導力已成為一個巨大的障礙。團隊的戰略目標很難從上到下形成統一的管理模式和管理語言。領導力是領導者激勵他人自愿在組織中取得杰出成就的能力。這是公司每個管理層的能力。領導者可以通過他們的知識和經驗指導他人解決復雜問題。領導的建設可以有效地傳遞領導的作用,確保公司的規劃,組織,指揮,控制和協調滲透到全體員工。
1.確定人力資本戰略
首先,我們必須立足全局,注重長遠發展,戰略思考,認真研究組織和內外部環境的優勢和劣勢,確定影響人力資本轉型的關鍵成功因素。并確定如何將這些關鍵因素轉化為公司戰略。發展所需的核心競爭力,準確的預測和定位滿意度,為企業穩定和發展所需的領導能力奠定了基礎。
2.建立創新的領導力培訓模式
我們敢于突破原有的人才管理模式,形成公司領導者的培訓機制,建立自上而下的管理體系,制定領導發展計劃和繼任計劃,并從組織的各個層面實施公司。每位員工都尋求領導潛力,開發和發展他們,為每位管理層識別潛在的人才,為那些準備好并愿意接受新挑戰的人提供機會,為他們提供實際的領導經驗,指導他們完成工作輪崗,有效提高領導者的核心領導素質,進而提升整個人才隊伍的適應能力,使他們能夠更快地適應新的管理模式和業務發展模式。
3.塑造良好的文化
在人力資源的停滯中,有必要在組織中創造轉型支持,糾正與文化不相適應的制度,引導員工積極學習,塑造變革和學習文化,培養這種力量,協調不同的工作背景,提高人員的適應性是有益的。
(二)改善人才生命周期的管理
人才的生命周期管理貫穿于人才招聘,發展和留住的全過程。其中,企業必須注重吸引和留住人才。可以計算員工流動和費用的損失,但很多很難計算,例如對其他員工不利影響,企業品牌形象的喪失,技術和市場信息的喪失等。
1.確定員工的職業發展機會
良好的內部晉升制度,為人才提供內部高增長機會,將使員工與公司認同,看到他們實現職業理想的希望,并在同事之間傳遞積極信息,鼓勵員工更高層次地工作參與程度。從進入公司的第一天起,就應該以公司的發展為基礎,為員工提供職業發展建議,制定儲備力量和儲備積累的計劃。
2.注意員工價值的生命周期
公司某個職位的員工價值為六個月,共計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學習和投資階段”,公司應安排相應的培訓時間和費用。第二階段是“價值形成階段”。工作方法和技術流程得到了顯著改善和改進。員工有“公司榮譽”的感覺。在這個階段,員工的最佳激勵是認可他的工作表現。每三個階段都是“容量游戲階段”。公司應注重員工在管理能力,綜合素質,問題分析和問題解決方面的潛力。第四階段是“價值提升階段”。有必要評估員工是否具有進一步的管理潛力,他們是否善于管理團隊,以及協調人際關系以改善。
三、人力資本管理的方面
(一)企業的薪酬管理
調查顯示,經濟危機已滲透到中國企業人力資本管理的各個方面。從企業績效的角度來看,外部經濟因素的主要影響是對企業信心的影響。在中國,幾乎所有行業和企業都受到經濟危機的影響。在這項調查中,只有3.4%的公司表示他們沒有受到危機的影響。在整個行業中,房地產,金融,能源和化工,汽車,物流和制造業無疑是受經濟危機面臨的經濟危機影響最大的行業。84.6%的企業已經開始或正在考慮各種對策。在所有可能的對策中,降低運營成本是首選。大多數公司將優化業務流程,降低日常運營支出,并加強采購成本控制。降低成本,渡過難關。與此同時,超過50%的公司也使用開源工具,如開放潛力或新興市場,鞏固其在市場中的地位,努力提高客戶服務質量和滿意度,以及鼓勵創新。
(二)福利政策調整
面對經濟危機,企業在福利方面的態度相對穩定,但都有或多或少的調整措施。在醫療,養老和住房方面,大多數企業保持現有政策不變;在政策方面,12.6%的企業正在修改相關政策;在設立公益性旅游福利項目的企業中,26.7%的企業考慮停止或暫停福利;在為不同地方設立福利項目的企業中,有14.4%的企業正在修改相關政策;在確定各類集團活動福利的企業中,12.8%的企業正在修改相關政策,14.0%的企業正在考慮停止或暫停,10.6%的企業正在考慮修改現行政策。可以看出,團隊建設,公共出行,度假和非現場調度已成為企業考慮調整計劃以降低成本的項目,尤其是旅游和團隊建設成本,這是企業控制成本的首要任務。在這方面,中國公司的做法與亞太地區其他國家或地區的公司實踐密切相關。降低員工活動成本和招待費用也是外國公司的常見做法。
(三)業績管理重在制度修訂
調查結果顯示,外部經濟因素對績效的影響遠小于對薪酬的影響。52.9%的企業不會調整績效考核的周期和范圍,21.8%的企業將建立和修改全體員工的績效體系,15.6%的企業將加強對各部門的評估,6.8%的企業將加強第一線。在部門評估中,2.9%的企業將調整支持部門以加強評估。
(四)企業培訓預算限制在最低限度
在培訓方面,外部經濟因素對企業培訓預算的影響有限,51.9%的企業培訓預算未發生變化,28.7%的公司培訓預算減少,15.2%的培訓預算增加,僅為4.1%。該公司完全取消了培訓預算。在上述培訓預算減少的企業中,平均預算削減率為26.6%,在上述培訓預算增加的企業中,平均預算增長率為22.3%。在培訓方面,國內企業與外國公司有很大不同。在其他亞太國家的公司中,培訓預算是否被削減的問題是兩極化的。45%的公司傾向于削減培訓預算,40%的公司不準備削減這方面的預算。但是,國內企業突出的特點更多的是在不斷培訓預算的前提下,采取調整措施的數量,形式和效果,以達到降低變相成本的目的。
(五)人員晉升和人才儲備
經濟危機對企業晉升計劃的影響如圖4所示。由于經濟危機,62.9%的企業不會改變原有的促銷計劃。16.8%的企業將降低各級的推廣規模,10.9%的企業將降低中層的推廣水平,3.5%將降低高水平。在晉升方面,2.1%的公司將降低專業級別的晉升水平,3.8%也將取消晉升計劃。在2017年對不同類型員工的人員儲備計劃的調查中,65.0%的公司計劃為研發技術普通員工預留人員,63.3%計劃為管理人員預留員工,56.3%計劃為企業。營銷人員進行員工儲備。工作人員儲備計劃涉及的職位較少。反過來,40.1%的公司計劃為人員進行職能管理,30.2%的公司計劃為決策人員預留員工,只有23.7%的公司計劃分配生產。班級普通員工開展員工儲備。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企業發展的過程中要重視人才的培養和晉升,提高企業職工的福利待遇,這些都需要提高人力資本的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楊爽,范秀榮.產業結構升級中的人力資本適配性分析[J].生產力研究,2010.(4):205一207.
[2]趙昌文.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中國企業轉型升級的調查研究[J].管理世界,2013.4: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