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杰


【摘 要】在城市現代化建設中,對建筑工程的要求越來越高,而大體積混凝土結構的應用也變得越來越重要,已經得到了建筑工程企業內部的高度重視與關注。在建筑工程中,通過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的應用,可以給予大體積混凝土結構的施工安全一定的保證,促進建筑工程項目的順利推進,確保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的穩步提升。本文主要以建筑工程中大體積混凝土結構的施工技術工藝為論點,以供相關人士的參考。
【關鍵詞】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應用
在建筑工程中,大體積混凝土結構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和推廣,屬于全新的混凝土材料,具有較多的優勢,比如良好的滲透性和持久性。然而在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的應用過程中,裂縫問題經常出現。因此,必須要采取可行的解決措施,不斷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要不斷提高大體積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并對混凝土材料配比進行合理化控制,從而發揮出大體積混凝土結構的優勢,為建筑企業贏取更多的經濟利潤。
一、建筑工程中大體積混凝土結構出現裂縫問題的原因
(一)水泥水化熱因素
在水泥在水化過程中,必然會釋放出一定熱量。由于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斷面比較厚,水泥難以釋放出熱量,而且大都在結構內部聚集起來,一定程度上大大上漲了大體積混凝土結構內部的溫度,與外界的溫差比較大,進而出現裂縫現象。
(二)氣溫因素
在氣溫因素的影響下,會對大體積混凝土的澆筑溫度產生極大的影響。如果在較為穩定的氣溫狀態下進行澆筑,大體積混凝土內層的溫度差并不顯著,難以出現溫度裂縫。反之,如果在氣溫變化幅度較大的情況下[1],將會加劇混凝土內部的內外層溫度,進而極容易出現溫度裂縫。所以在施工時間段的的選擇方面,要對溫度穩定性較高的時間段進行優先選擇。而且在施工過程中,還要制定可行的溫度控制措施,避免在混凝土內外溫差的影響下,造成溫度應力。
(三)混凝土收縮
對于混凝土來說,收縮是其中的重要特征之一,混凝土中的水分比較高,然而根據相關研究了解發現,僅僅一小部分的水分可供水泥硬化需求,剩下的水分統統都會蒸發掉。而在蒸發過程中,極容易造成混凝土體積收縮。對于混凝土的收縮變形,引發開裂的可能性比較高,進而形成裂縫。
二、建筑工程中大體積混凝土結構的施工技術
(一)控制約束力
有效的控制外部約束力,是提高建筑工程質量的重要手段。第一,在實際工程施工過程中,要設置滑動層,避免地基的下沉或位移破壞到大體積混凝土,其方法就是在大體積混凝土與地基間的部分,設置砂墊層,這對于地基作用降低對大體積混凝土的約束力具有極大的作用,避免出現混凝土裂縫現象。第二,要合理控制溫度應力,基于溫度應力視角,要加強覆蓋法和蓄水法等方式的應用,降低溫度在內部的積聚產生應力,保證內外部適宜的溫度,將內外溫度差異降至最低。
(二)提高抗裂性能
1.融入添加劑
要想對混凝土的自縮值進行合理化控制,必須要想辦法來補償收縮混凝土,有效控制混凝土的質縮性。所以要遵循混凝土外加劑應用技術規范的標準,而要想確保膨脹率的準確性[2],要在實驗中進行限制膨脹率實驗,融入適量的添加劑,不斷提高大體積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2.添加配筋
根據相關實驗可以看出,添加配筋對于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具有極大的提升作用。要想取得良好的抗裂效果,要盡可能使用較小的配筋直徑,分布間距也要控制在較小范圍內。比如,在配筋分布間距在10厘米以下時,混凝土裂縫寬度最高為0.005厘米。在一些建筑工程中,大體積混凝土結構中間有著較少數量的配筋,所以要添加溫度筋,以便于有效控制薄弱環節。
3.對混凝土材料配比進行控制
在混凝土材料的配比過程中,要避免出現盲目和隨意行為,要合理運用技術手段。在實際施工之前,技術人員要積極開展混凝土材料配比試驗工作,在深入對比以后在對配比進行確定,確保混凝土強度與施工要求相符合,給予混凝土結構強度一定的保證。此外在,攪拌過程中,還要避免出現離析現象。
(三)大體積混凝土配制
要想確保建筑工程項目較高的質量和水平,必須要保證大體積混凝土的質量,積極開展大體積混凝土配制工作的監督和管理工作。因此,首先,對于大體積混凝土裂縫現象來說,大都是因為內外溫差造成的,所以在大體積混凝土配制過程中,要加大溫度控制力度,將混凝土內外溫度差降至最低。所以在配制過程中,要確保混凝土原材料配比的合理性,不能使用過多量的水泥,從而對水泥水化熱的溫度進行有效控制,進而不斷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質量。
由表1可以看出,不同類型的水泥所需要的環境和相對濕度中的養護時間,施工方要結合相關計劃來確定最為適宜的水泥品種,以此來合成混凝土。經過整體考量,要加強粉煤灰水泥的應用。同時,還要添加膨脹劑,有效降低水灰比和水灰量,進而對水化熱現象進行有效控制,防止出現裂縫現象。
(四)應用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技術
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澆筑技術也是至關重要的技術之一。在大體積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必須要將連續性和層次性充分體現出來。對相關鋼筋的疏密程度進行深入分析,以此來開展分層次的澆筑。而且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要開展連續性的澆筑,避免在中途出現間斷現象,并及時清理掉周邊的雜物。大體積混凝土澆筑示意圖具體為圖1所示:
在澆筑過程中,相關的搗實和施工縫等技術也是至關重要的。如果在澆筑過程中出現了中斷,難以應用施工縫技術。要結合施工方案,并且在澆筑開始之前,對施工縫位置進行合理確定,施工縫的最佳位置需要具有便于施工和較小剪力等特點,這是由于在施工中斷的環節[3],新舊混凝土很難進行緊密結合。
同時,在混凝土澆筑完成以后,要加強保養技術和搗實技術的應用,促進建筑工程項目的順利完工。一般來說,如果在夜間開展大體積混凝土澆筑工作,可以降低新舊混凝土之間的溫度差距。
三、結束語
總之,在建筑工程中,必須要正確應用大體積混凝土結構的施工技術,嚴格按照施工方案來進行,避免出現裂縫現象,保證較高的大體積混凝土結構的施工質量,從而使建筑工程順利完工。
【參考文獻】
[1]蔣萬東.土木建筑工程中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分析[J].建材與裝飾,2016(26):20-21.
[2]郎錫嬌.試論土木建筑工程中大體積混凝土結構的施工技術[J].中國房地產業,2015(0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