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天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于能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斷的增加,因此,地質勘查以及找礦技術也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在這種形勢下,如何創新地質勘察以及找礦技術,提高能源的開采量是十分重要的問題。本文章對地質勘查與找礦技術進行了深入的分析與研究,并提出了幾點相關性建議。
【關鍵詞】地質勘查;找礦;技術
現階段,我國能源開采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當中,其中就離不開地質勘察與找礦技術的支持與推動。找礦技術作為地質勘查的一部分,通過與現代科學技術的有效結合就可以大大提高我國能源的開采效率。因此,為了進一步提高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就要不斷的對地質勘察以及找礦技術進行創新與完善。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現階段的地質勘查與找礦技術相對較為落后,為了早日縮小這一差距,提高我國的礦產搜尋效率,就要對地質勘查與找礦技術進行深入的分析研究與創新。
一、地質勘查的要求
1、勘查人員要在礦區的周圍展開地質勘探工作,在確定礦床分布范圍的同時尋找盲礦體,以此來為礦山的發展規劃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依據。
2、對與沒有達到預期工業儲量的礦體與礦段進行二次勘探,得出準確的工業儲量,為礦山的擴建與延伸提供準確的地質資料;
3、勘查礦床中有使用價值的伴生礦產,并明確其性質、分布以及質量,評價其工業利用,為礦山產品方案的制定提供地質依據;
4、結合礦山的具體情況來勘查礦床的水文與工程的地質條件,并分析與評價其對礦床開采的影響。
5、對礦床與地質進行深入研究,并總結出具體的礦山地質勘探工作方法與經驗,為日后的地質勘探提供借鑒。
二、常見的地質找礦技術法
(一)地質填圖法
地質填圖法在應用的過程中應該建立在實地勘查的基礎之上,其精度要求也會受到限制。大比例尺填圖的作用是為礦產勘查工作的開展以及礦山設計工作而服務的,因此該比例尺的選擇應該以礦床規模、形態作為參考依據。同時在地質點的布置方面也有一定的要求,需要借助相關的儀器將其繪制到圖中,并標注。另外,也不能忽視薄礦層、標志層等具有一定特殊性的地質現象,在有必要的情況下,可以對其進行擴大表示[1]。
(二)化探法
化探法主要是通過利用現代測試技術,充分發揮先進性作用,根據“來樣品、出數據”的方法進行找礦工作。其具體的步驟就是通過實地的地質采樣,利用化學手段去對采集樣品中的礦物質進行分析。具體的找礦方法有兩種:第一種為環境分析方法。通過對環境綜合性因素進行分析,利用化學分析的方法明確礦藏種類以及其他相關指數。該方法要求要熟練掌握區域地質普查的概括知識,并對特定地質區域的礦石、沉積物以及土壤進行化學測量。第二種就是針對性法。該方法主要是以地質普查的結果為標準,對某縣市區域進行針對性的某種礦物的找礦工作。
(三)礫石找礦法
礫石找礦法主要是通過礫石產生的途徑來確定礦的位置。礦石長期暴露在空氣中經過風化作用就會變成礦礫與巖石礫巖,并會在外力作用下,分散散落在礦床的附近,且散布范圍會超過礦床的范圍。為此,技術人員可以利用外力作用的原理,對礦床的位置進行判斷。
三、地質勘查與找礦技術的創新途徑
(一)“地、物、化三場異常相互制約”的技術
“地、物、化三場異常相互制約”技術主要適用于老礦山的深部與覆蓋區。該技術在具體的應用過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因此就要對其加以改進。首先,由于磁、重、電法在圈定非正常的情況下會呈現出自身的優勢,但是當其處于界定隱伏異常體的邊界以及深度的圈定時,其優勢并不顯著;其次,雖然非常規的深穿透地球化學勘查技術在應用的過程中有顯著的優勢,但是其測量出的埋藏深度數據卻不夠精確[2];最后,地震勘探技術雖然在檢測圈定地質體內的構造界面方面具有顯著優勢,但是其在圈定成礦構造部位方面的作用并不是很大,針對上述不足就要需要借助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來進行改進。在這一過程中,鉛鋅礦找礦技術就是一個典例。
(二)加大X熒光技術的研究力度與應用范圍
由于X熒光技術具有一定的準確性與時效性,因此被廣泛的應用與地質勘查的工作過程當中。充分合理的應用X熒光技術不僅快速、準確的確定地下礦藏結構的位置,同時也可以有效的區分各資源間的界限[3],從而確保資源的開采工作可以順利進行。但X熒光技術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由于其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容易受到其他方面因素的而影響,因此就會導致分析結果與實際結果之間產生一定的誤差。
(三)科學應用甚低頻電磁探測技術
甚低頻電磁探測技術為深層礦產資源的開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隨著我國開采工業的不斷發展,大部分表層開采難度比較小的礦床已經被開采殆盡,這就導致我國的開采公工業即將進入深層次的開采階段。與表層開采相比,深層開發的難度比較大,且找礦的準確度比較低,這就會在無形中降低開采工業的開采效益與經濟利益。但甚低頻電磁探測技術在勘察礦床的過程中,不僅速度快、成本低,且其勘察與找礦效率也比較高。
(四)將GPS感應系統合理的應用到采集信息中
要想充分發揮GPS感應系統的作用,首先就要建立完整的GPS體系。GPS感應系統應用的主要原理就是地礦物質具有較為穩定的光譜吸收特性,且地礦物質中的化學成分以及物理結構較為穩定。在一般情況下,地礦物質都具有特殊的輻射能力,因此,在勘察找礦的過程可以利用波普儀測量采樣的光譜曲線來把測量結果與資源庫中的光譜進行對比分析,準確的識別出地質礦物質中的結構成分[4]。
四、結論
總而言之,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持續活躍的狀態下,我國各行各業在生產的過程中對于能源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相對于現代化的地質勘察與找礦技術來說,傳統的地質勘查與找礦技術已經無法滿足現代社會的發展需求,因此,在地質勘查與找礦技術的基礎上,要充分結合現代的科學技術來對其進行創新與完善,以此來進一步提高能源的搜尋效率與開采質量,從而促進我國采礦業的持續發展,為社會發展提供充足的能源。
【參考文獻】
[1]熊虎林,張飛.淺談地質勘查和深部地質鉆探找礦技術[J].世界有色金屬,2018,(5):116-117.
[2]朱朝剛,楊新發,李彪.礦山地質勘查與找礦技術要點分析[J].世界有色金屬,2018,(3):87-88.
[3]何記磊,宋飛鵬.地質勘查和深部地質鉆探找礦技術的研究[J].世界有色金屬,2018,(4):98-99.
[4]黃宇,吳特赟.當前地質礦產勘查及找礦技術研究[J].世界有色金屬,2018,(3):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