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芳
【摘 要】公益,它在社會發展過程中承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本文將基于對公共傳播與公益傳播的相關文獻基礎上,采用質性研究方法,運用新媒介賦權理論、公共傳播理論以及社會資本等視角對99公益日進行案例分析。研究發現,99公益日有懶于網民的起心動念,網民與網民之間的信任連接打造更美好的共同體。
【關鍵詞】連接;善念;賦權;反賦權;信任成本;資本
公益,它在社會發展過程中承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我國作為互聯網發展的先進國,擁有著13億網民,但近年來公益界的各種負面事件對公益事業的正常發展造成了很大的困擾,使中國公益組織和網民普通感受到不信任,不斷的挑戰每個人的信任成本。公益傳播亂象頻出,政府與民間組織之間,媒體與公益組織之間,公益組織與公眾之間及媒體與公眾之間存在著“資本信賴”。99公益日,打造全民公益日。為了更好的傳播慈善文化,培養網民慈善意識,發展慈善事業,以配捐的方式助力公益界,打破傳統公益組織籌款難和傳播路徑難的問題,雖然發起的時間短,但是卻在中國互聯網歷史上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力和歷史意義。本文將基于對公共傳播與公益傳播的相關文獻基礎上,采用質性研究方法,運用新媒介賦權理論、公共傳播理論以及社會資本等視角對99公益日進行案例分析。研究發現,99公益日有懶于網民的起心動念,網民與網民之間的信任連接打造更美好的共同體。基于互聯網的連接,迭代,顛覆的特性,99公益日開創了指尖公益時代。人之初,性本善。互聯網指尖公益是一個有機生命體,它的建構基于每個人的念頭,人與人之間的弱連接和強連接的內部關系網絡,以及公益組織外部的社會網絡,這兩個網絡的有機結合,構成了99公益日的社會資本。但是這樣的共同體以及其所建構的社會關系網絡是處于動態之中的。因此,如何保持這一共同體和其關系網絡的可持續性,是99公益日發展的關鍵。本文從公益傳播生產與再生產的角度來探究這一點。最后,著眼于99公益日在實踐過程中的不足,并對此進行討論。99公益日雖然一直在擴大其影響力,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也暴露了不少問題。比如,如何提高公益組織的專業化程度、資金透明程度、如何權衡公益項目與企業之間的關系等等。
公益,在中國起步的晚,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我國的公益組織如雨后春筍般,遍地開花,出于對災難事件的各種感性和同情心,滋生了一種慈善公益文化噴涌而出。媒介技術作為傳播的助推器,公益作為社會發展的推助器,又經過廿年,隨互聯網技術的發展,99公益日作為全民公益日以席卷之勢占據互聯網平臺,并逐漸參透到現實生活中去,在電子快捷支付的社會背景下,“指尖公益”成為了一種逐漸走向主流文化的景觀。從日常生活的感受與體驗來看,99公益日助力的項目處處可尋。99公益日成為一種節日,基于這種演變的過程延續和特性,并歸結為背后的解構性,草根性,迭代性。本文以公開的數據資料為背景,并通過訪談內容分析99公益日的背后的深層特點和需求,并得出互動連接、身份認同、資本欲望這三個主要的使用與滿足的機制。99公益日作為一種文化,基于訪談資料探討其背后的意義,并得出它對于受眾而已的感情情緒調節、社會調整的功能,以及作為軟文化對于當下的貢獻與意義。通過訪談研究,99公益日經過潛在的追尋資本,在資本中迷失,狂歡,失真等問題作出理性思考與深度分析,并指出在公益不斷發展求新求變,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回歸本性、返璞歸真、迷途知返的重要性。
公益,承擔了連接社會各個階級,各個方面的橋梁,公益是媒介融合的產物,它承載了社會功能,它是公共利益和公眾權益結合體,本文雖然以99公益為案例作為研究對象,對其究竟是對商業邏輯注入公益領域,對其公眾對公益的意識提升和發展路徑的研究。探究商業邏輯對公益領域的參透變革,而在公益領域中發展對公益領域本身自帶公眾性基因,是否被資本操縱,公益組織的公共價值在資本的追逐下,都發生了什么變化,最終連接,是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新媒體的發展互聯網公益的走向趨勢是?新媒體賦權下的公益組織能否反思,追問?公共資本,信任成本,是否被商業資本亂用。是后續要討論研究的話題。
【參考文獻】
[1][英]利薩·泰勒、安德魯·威利斯著.吳靖、黃佩譯.媒介研究:文本、機構與受眾[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2][英]斯圖亞特·霍爾著,徐亮等譯.表征:文化表象與意指實踐[M].商務印書館,2003年版.
[3][英]邁克·費瑟斯通著.消費文化與后現代主義[M].譯林出版社,2000年.
[4][美]戴安娜·克蘭著.趙國新譯.文化生產:媒體與都市藝術[M].譯林出版社,2012年。
[5][法]居伊·徳波著,王昭風譯.景觀社會[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3].
[6][法]費斯克.解讀大眾文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7][法]布迪厄著,許鈞譯.關于電視[M].遼寧: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8][加]麥克盧漢。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M].商務印書館,2000年版.
[9][法]??轮瑒⒈背傻茸g.規訓與懲罰[M].三聯書店,1999年版.
[10][德]馬丁·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M].生活 讀書 新知三聯書
[11]師曾志、胡泳等著.新媒介賦權及意義互聯網的興起[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年版.
[12]師曾志,新媒介賦權:國家與社會的協同演進[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版.
[13]資中筠著作,財富的責任與資本主義演變:美國百年公益發展的啟示[M].上海三聯書店,2015年版。
[14]北京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等編著,互聯網+公益開啟全民公益時代[M].北京日報出版社。2016年版
[15]程楠.99公益日回歸日 共筑全民公益3.0時代[J].中國社會組織,20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