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延
【摘 要】電力能源是我國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基礎能源,因此國家對于智能繼電保護措施的技術實施也在逐漸提升。通過智能變電站運維繼電防護技術的實施,能夠提升電力傳輸安全,保障電力企業的供電需求。鑒于此,本文簡述了在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在運維的過程中使用的防誤技術進行分析。
【關鍵字】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運維防誤技術;應用
一、引言
作為電力企業的建設和運維管理者,在進行電力企業變電站的繼電保護措施處理過程中,應該根據變電站的自身因素,及時調整和轉變防誤研究技術,保障在防誤研究技術的實施中,能夠提升整體的繼電保護效果。
二、智能變電站概述
智能變電站是電力系統的核心部分,具有較強的綜合性與專業性,在技術方面涉及多方面領域,是對傳統電網技術的改革與創新。現代化技術水平發展下,網絡技術對電力技術具有很大影響,推動了變電站、電網工程的智能化發展步伐。當前智能變電站具有高度集成性特點,在運用過程中通過智能操作、運維一體化、信息及時傳輸等功能,大大提高了電力系統運行的質量與效率,其主要以網絡通信技術為核心,對變電站設備運行進行實時監控,通過科學的操作與運行管理,提高變電站的運行效率,促進變電運行的穩定發展。
三、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運維防誤技術
(一)主動式綜合防誤技術的應用
主動式綜合防誤技術的應用,主要針對繼電器保護實施中的母線控制而言,在進行繼電保護裝置的控制實施過程中,相關的人員為了能夠提升裝置應用的效果,在進行防誤技術的實施過程中,對于繼電器保護中的間隔SV接收板做出了整改,按照電壓接收效果,相關的人員在進行繼電保護裝置的控制實施過程中,應該按照主動式綜合防誤技術實施的因素去控制相應的電力繼電傳輸因素,比如借助主動式綜合防誤技術的落實實施母線裝置繼電保護措施工序,相關的繼電保護措施管理者,應該針對主動綜合防誤技術的實施進行控制,將原有的SV接收板轉換,降低在接收板轉換中的電力損耗,保障電力的運行和輸送安全。
(二)主動式綜合防誤技術的實現
在進行智能變電站的運維管理措施實施中,首先要運用到的一項技術就是主動式綜合防誤技術,在該技術的實施過程中,應該注重對技術實施中關鍵性因素控制的分析,保障在分析和落實過程中,能夠提升整體的技術實施效果,進而能夠提升整體的技術應用效率。從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裝置運行的規律來看,其在運行和維護過程中,主要分為以下幾點防護處理措施:一是在進行操作防護的實施過程中,應該將裝置在一體化配置技術控制實施下,進行操作實施。二是將繼電保護裝置實施范圍內的斷路器以及隔離開關等都做出及時的建設和評估。三是對防誤設備的檢查力度應該逐漸加大,保障在防誤技術的處理和實施過程中,能夠將整體的電力傳輸運行信息,以及電力傳輸中的二次設備工程概況明確,便于相關的施工人員運行施工工序時,減少失誤性因素出現
(三)故障狀態下的維護
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設備運行中,信號是傳遞繼電保護裝置狀態的關鍵所在,當繼電保護裝置出現異常時,如果信號傳遞、轉發存在故障,很容易對數據采集造成影響,不能及時的上傳到終端系統中,影響繼電保護裝置的作用效果。對網絡設備運行中出現的信號傳遞、轉發故障,應該結合具體情況分析原因,找出發生故障的具體部位,采取措施及時解決,確保智能變電站的保護效果。另外,公用信號轉發故障還會給母線、變壓器等保護設備帶來不利影響,在維護中應該加強這方面的重視,判斷故障范圍的大小,有專業的技術人員進行處理。另外,繼電保護裝置經常會出現合并單元故障,在面對這種問題時,單雙套的解決方法有所不同,單套設備退出單元、斷開開關;雙套設備退出故障間隔與合并單元,同時退出其他保護設施。
四、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運維防誤技術的應用
(一)裝置就地操作防誤技術
根據裝置就地操作中的防誤因素分析,將其整個防誤技術的實施歸納為以下幾點:一是在裝置的控制中,運維人員需要按照裝置應用的需求,對整個裝置控制實施中的因素進行分析,從而實現就地操作的應用性能提升。二是在裝置的就地操作過程中,相關人員應該針對裝置就地中存在的某一種現象進行針對性的分析,借助對裝置就地防誤技術的應用分析,協調好相應的技術。三是在裝置就地控制運行過程中,相應的裝置控制操作者,應該針對裝置設計中的自動化控制因素進行分析,按照裝置控制的指令操作以及裝置控制的條件判斷確定其就地過程中的操作時間,以及就地操作中應該注意的因素等。
(二)對間隔合并單元故障的維護
就當前的智能變電站建設水平與運行狀況來看,間隔合并單元故障是一種最為常見的故障類型,也就是說,合并單元是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設備當中的薄弱環節。對此,需要運維人員加以重視,總結豐富的運維經驗,保證故障發生時能夠快速、準確地判斷故障原因,并通過先進的技術手段降低相關故障的發生率。例如,在單套配置的間隔當中,有可能發生合并單元故障,故障發生后,運維人員需要在第一時間發出“斷開”申請,即讓發生故障的間隔單元的開關及時斷開,并退出運行。當合并單元故障發生在雙套配置的間隔當中時,運維人員需要作出如下反應:將單線間隔與故障位置對應的保護出口壓板退出運行,同時將故障位位置對應的保護母線裝置退出運行。當發生合并單元故障問題時,退出處理能夠避免故障影響的進一步擴散,并為運維人員獲取到充足的維護時間。
(三)變壓器的維護
變壓器是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的重點內容,在實際工作中,智能變電站變壓器維護技術主要表現在兩方面。第一,變壓器內部維護,在這種狀態下應該重視非電量的保護模塊,盡量采取分布式的維護方法,結合電纜連接方式充分發揮變電器在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中的作用。第二,變壓器繼電保護后備部分的維護,在這種狀態下較多采用集中式的維護方法,以確保智能變電站中變壓器的安全而穩定。在應用變壓器繼電保護的時候,如果出現的了故障或者安全隱患,非電量保護模塊可以對智能變電站中存在的安全問題及時了解,并第一時間做出跳閘指令,降低問題現象對變壓器造成的損傷,實現智能變電站的穩定運行。
(四)線路系統的運行維護
線路系統是智能變電站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前的智能變電站線路系統中,必須嚴格按照電網運行情況、變電站需求安裝相應的線路測控裝置,同時確保不同的測控裝置之間能夠有足夠的空間距離,避免相互之間造成影響。在線路系統的繼電保護裝置運行時,能夠對線路運行狀態進行實時監控,收集數據并傳輸至goose網,運用網絡對數據進行分析整理,以此判斷智能變電站線路系統的運行狀態是否處于正常,如果在分析過程中發現線路系統出現故障或者存在安全隱患,繼電保護裝置會直接發出跳閘指令,從而傳輸至智能終端,實現智能變電站的保護目的,確保線路系統的安全運行降低故障帶來的不利影響。
五、結語
綜上所述,探究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設備的運行和維護,對提升智能變電站的運行效益具有重要意義。通過相關分析,對不同狀態下的繼電保護設備進行有效維護,能夠保證相關設備及智能變電站的長期、穩定、安全運行,從而為電網用戶提供更好的用電體驗,確保電力企業獲得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萬鵬.淺析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實際運行中存在的問題[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6(12):129~130.
[2]尚勇.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的運行維護分析[J].水利與電力,2015,(29):90.
[3]宋盛.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的運行和維護技術研究[J].科技與企業,2015(07):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