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武
習主席在古田會議上指出:“要細致分析官兵思想觀念、價值取向、行為方式、精神文化需求,找到穴位、把準脈搏,有的放矢做好工作,增強時代感和感召力。”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性體現著時代發展變化的新趨勢、新信息、新風貌和新要求。感召力則是一種感染、凝聚、吸引的力量,體現在真理的力量、教育者人格魅力、教育藝術等方面。增強時代性和感召力既是抓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在要求,也是其生命力所在。在古田會議召開以后就如何有效增強政治教育的時代性和感召力全軍上下做了大量的學術研究和實踐嘗試,但是真正對基層官兵的思想教育起到實效的方法和招數不多,下面,我就結合自己的工作體會談幾點粗淺的認識。我認為要想增強政治教育的時代性和感召力需要在“真、深、活、實”四個方面下功夫、用力氣。
一、以“真”字為本,著重解決政治教育不實的問題
世上唯有“真”字最動人。理論學習講究學習真理,政治教育需要真實管用。習主席也強調教育要體現“三真”:一是用真理說服人。當前基層官兵多以“90后”為主,正處在“三觀”形成的關鍵期,什么樣的觀點先進入,就會留下什么樣的思想烙印;什么樣的道理被接受,就會植入什么樣的精神基因。特別是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各種信息形形色色,歪理邪說不脛而走,對官兵的思想侵蝕和危害不容低估。這就要求理論學習和政治教育必須在增強說理性戰斗性上下功夫,既要生動形象地講清“新時代”、“強軍夢”這些大道理,也要善于用先進理念、通俗語言、鮮活事例說清小道理;既要用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教育人、啟迪人,又要用部隊發展變化、先進典型鼓舞人、激勵人,把大道理與小道理有機結合起來,使黨的創新理論在心靈深處開花結果,讓教育似春風化雨般滋潤心田,做到以真為上,以理服人。二是用真情感染人。眼中有兵,方能帶著真情育兵;心中有情,教育才能貼近官兵、激勵官兵。現在,有的教育者不能真心與戰士交朋友、誠心與戰士拉家常,不能靜下心來傾聽基層官兵的意見和呼聲,有的甚至搞團團伙伙,沒有在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間架起心靈之橋、感情之橋。用真情感染人,就要求我們心中要始終裝著戰士,做到“心中常念兵之苦,耳里如聞饑凍聲”,從關心衣食住行醫等生活小事抓起,及時關心回應官兵的冷暖和意見建議。三是用真實打動人。理論學習和政治教育能不能解決官兵的現實思想問題,關鍵在于教育者講的道理、用的情感、說的話語是否真實。當前我們有一些教育者,說的和做的不一樣,當“兩面人”,擺“陰陽臉”,讓官兵很難信服,不真實。
二、以“深”字為要,著重解決政治教育存在深層問題
習主席強調,思想政治教育要往深里想、深里做,不能停留在表面、滿足于“大路貨”。理論學習和政治教育,只有像打井那樣真的深入進去,才能鉆出真理的清泉。一要突出問題導向求深。問題是時代的聲音,增強理論學習和政治教育的時代性感召力,唯有抓住問題,才能抓住官兵活的思想。有些時候我們并不是盯著問題、扭住問題、破解問題抓教育,而是就教育抓教育,甚至回避問題,這樣的教育沒有任何意義。就像醫生給病人看病,光態度好沒有用,重要的是要找準病根,才能藥到病除,否則也只是貽害病人。二要扭住思想源頭求深。思想性是理論學習和政治教育的內在要求,缺乏思想性教育就“深”不下去。有些教育者抓教育不注重從思想源頭入手,把教育當作“滅火隊”,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有的亂開“藥方”,“一人生病、眾人吃藥”,治表不治本,只有從思想上入手,把真理給大家講明白,才能“標本兼治”甚至“舉一反三”。三要圍繞增強說理性戰斗性求深。說理性是理論學習的主要目的,也是政治教育基本功能,理不通、情不到、學不透,效果就出不來;戰斗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特征,俗話講 “真理不發力,壓不住歪歪理”,講的就是戰斗性。現在,一些錯誤的思想觀念,如軍隊非黨化、非政治化、軍隊國家化等等,對官兵思想的沖擊和侵蝕不可忽視,作為基層教育者,就要直面這種挑戰,將錯誤的東西批駁倒,讓真理占據“制高點”,奪回“指揮權”。
三、以“活”字為源,著力解決政治教育手段不新問題
“活”是理論學習和政治教育的動力源,有了“活”,就能為理論學習注入源頭活水和生機活力;有了“活”,政治教育才會出色彩、顯靈氣,才會有創造力和吸引力。一要把“活”體現在與時代要求同步的教育觀念上。要樹立求真務實的觀念,從官兵實際出發設置學習教育內容,接好基層的“地氣”、進入官兵的“心田”;樹立服務打仗的觀念,始終緊貼中心使勁、用力、發威,為能打仗提供精神動力。二要把“活”體現在符合官兵觀點的教育主體上。引導官兵積極參與“十九大理論知識競賽”、“士兵講堂”、“理論之星評比”、“微課堂”視頻制作等等,讓官兵走上講臺,講身邊事,述心中理,形成人人熱愛學習、主動參與教育的生動局面。三要把“活”體現在多元開放的學習教育手段上。信息化是當今最鮮明的社會特征,有問題找百度、買東西上淘寶、交朋友用微信,數字化生活已經成為廣大官兵的新常態。作為教育者,就要運用好這些資源,樹立與時俱進開展教育的理念,開展好“微教育”,幫助官兵在駕馭網絡中跨越時空界限,從“虛擬課堂”中獲取知識和能量,提升教育效果。
四、以“實”字為靶,著力解決政治教育目標不強問題
實事求是是我們黨的思想路線,形式主義則是理論學習和政治教育的大敵。當前,有的單位在制定計劃時,“看天候”多、“接地氣”少;備課時,從“百度”上搜來的多、從“基層”中挖來的少;組織授課,照本宣科的多、解析“活思想”的少;組織活動追求表面熱鬧的多、引發官兵思考的少,這些都嚴重影響了學習教育效果。因此,一是要在指導思想上實起來。堅持有什么問題就搞什么教育,什么問題突出就重點抓什么教育,認準了必須抓的教育,就下決心搞好,可搞可不搞的教育,那就不搞,需要干部掌握的,不要往戰士跟前捅,層次分明才能提升教育實效。二是要在方式方法上實起來。堅持什么辦法有效就用什么方法,什么形式最符合官兵的接受規律,就用什么形式。該推開大課的就要搞大課,該分組辨析的就組織分組辨析,該課堂灌輸的就課堂灌輸,該網上教育的就網上教育,要符合教育的規律,符合官兵的認識規律。三是要在關鍵環節上實起來。《思想政治教育大綱》規定的教育“六個環節”(計劃、準備、授課、活動、討論、總結),是經過長期實踐積累總結的科學經驗,是我們組織學習教育最有效的方法,作為基層教育者,要嚴格按照規定,環環相扣抓好落實,不能偷工減料、隨意發揮,影響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