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欣
【摘 要】對于大學舞蹈教育工作者而言,舞蹈教學中節奏意識的培養決定著教學目的是否能達到。培養節奏意識,才能將舞蹈思維與舞蹈動作相連接,增強對舞蹈節奏意識的感知,才能提高學生舞蹈水平。然而目前大學舞蹈教學中對節奏的把握尚未完善,導致學生在學習時相對來說有些困難。因此本文就節奏意識地培養展開論述。
【關鍵詞】大學;舞蹈;節奏
使舞蹈蘊藏著靈魂。掌握節奏,將動作與音樂完美融合,展現出剛柔兼具的舞姿。大學舞蹈教育者要在日常生活中將節奏意識訓練深入學生心中,通過對節奏的把握,跟隨音樂不斷變化動作,將音樂通過舞姿完美地表達。
一、舞蹈節奏基本含義
將一段無序的節拍通過不同的模式進行組合,將長短不同且重復的部分進行整合,將音樂旋律中長短、強弱變化突出便為音樂的節奏。而舞蹈根隨音樂節奏變換不同的動作便是舞蹈節奏,人們根據音樂節奏做出相對應的反應與動作。節奏在每個學生的行為中形成了不同的風格。所謂“節奏于個體,乃人之性格;節奏于藝術,乃作品之風格”。動作與節奏相伴而生,節奏源于生活,而生活中又充滿了節奏。因此,生活中的某些動作成為了舞蹈動作的來源,加之藝術進行處理,將動作韻律化、情感化,賦予其靈魂,便使舞蹈有了節奏,有了生命。
二、培養舞蹈節奏意識的重要意義
(一)發現生活、提高美感
舞蹈節奏源于生活,舞動動作隨節奏而生,把握節奏的韻律跟隨節奏衍生動作是令人心情愉悅的。因此,不斷提高節奏意識,能夠提高習舞者在日常生活中發現美、感受美的能力,豐富學生對生活的客觀世界的認識,在日常生活中發現舞蹈動作的來源。例如:晾衣服時伸手的動作,洗衣服時彎腰的動作,以及伸懶腰時雙手舉過頭頂腳尖向上抬的拉伸動作等,都能夠從中探尋美的來源,創作舞蹈的動作,并發現生活中美的事情。
(二)發展肢體運動,鍛煉身體協調與平衡
舞蹈節奏意識的培養需要不斷地聯系動作,因此,加強節奏意識培養,也能夠鍛煉學生發展肢體運動,從而鍛煉身體的協調能力與平衡能力。而肢體運動來源與生活活動,生活中處處存在節奏。由此生活活動加強肢體運動,而肢體運動又能夠增強舞蹈節奏意識,三者之間聯系密切,相互作用。
(三)培養綜合素質人才、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節奏意識的培養對舞蹈者的氣質、形象以及審美都將帶來積極地作用,給學生協調意識與動作配合帶了很大地幫助,有利于其心身健康,全面發展。動作與音樂節奏相配合能夠激發學生大腦迅速運轉的能力與空間想象的能力,有利于其智力的開發,培養美創造美的能力。從而培養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綜合素質人才。
三、節奏意識在舞蹈教學中的應用
舞蹈教學需要動作與音樂的完美配合才能展現出爆發力強、視覺沖擊震撼的舞蹈。同時也要把握音樂所要表達的情感,只有深入理解其中內涵才能將自己的感情融入進去,從而舞出帶有靈魂的步子。同時,節奏意識的培養不能急于求成,需要在不斷的積累與訓練中培養,在日常生活中善于發現,而教師也要經過不懈的努力,無論何時何地都要將節奏意識潛移默化地傳授給學生。
(一)加強對音樂節奏的把握、增強節奏感
舞蹈節奏源于音樂節奏,因此若想提高舞蹈節奏的把握需要加強對音樂節奏的訓練,增強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從而創造出豐富的人物形象。增加音樂作品的鑒賞需要教師與學生共同努力,音樂鑒賞是高尚的,是藝術的,通過對音樂的鑒賞增加自身見識與理解能力,把握音樂中的節奏感并運用到舞步中。借助音樂作品練習舞姿,通過舞姿解讀音樂作品,將二者緊密聯系共同運用而推進舞蹈節奏意識的鍛煉。
教師引導學生將基礎舞步在腦海內刻畫。然后再放第二遍,根據歌曲創作背景感受音樂內涵。《北京北京》這部作品是汪峰希望回到當年搖滾風格中去,希望能用成名作出品時的狀態再次放眼這座自己生長的城市,具有引起大多數人共鳴的東西藏在歌曲中,能夠被歌曲中的情緒所感染。這部作品不僅是汪峰寫給自己的,也是寫給每一個在北京生活過的人。
(二)加強動作節奏訓練
在培養節奏意識的訓練中,要著重通過動作來感受舞蹈節奏的存在,通過音樂節奏的快慢、聲音的大小等變化帶來不同的音樂感受。單純依靠音樂或動作都不能增強節奏的訓練,需要將二者結合體會音樂節奏并通過節奏表達出來。在教學過程中根據生活中的聲音、快節奏的音樂、優美的音樂所帶來的節奏變化培養學生節奏感,可以模仿動物的動作,如貓的優雅、輕聲挪步、迅速追趕、伺機等待潛伏等特有的動作節奏感。選擇一些簡單的活潑的節奏感強烈的音樂進行伴奏,讓學生利用肢體動作的變化表現音樂節奏的變化,要求熟練運用手、腳、胯以及四肢來表現節奏。例如:在最基礎的訓練時選擇節奏感強但是韻律簡單的歌曲作為訓練配樂,主要練習學生對音樂節奏感的把握,教師引導學生將音樂節奏利用節拍的形式打出來,例如“一、二、三、四,二、二、三、四,上轉圈、下踢腿、左動、右動”這種富有韻律與節奏的語言將音樂節奏表達出來,再將動作加上去。
熟練訓練學生動作與節奏的合拍情況。基礎訓練經過幾堂課后,教師需要逐漸增加難度。將節奏感強且帶有韻律的歌曲播放給學生,讓其找到音樂中的節奏并利用語言表達出來。例如:周杰倫的《告白氣球》,這是一首歡快且節奏感較強的歌曲,掌握起來需要一點難度,首先仍需要詳細掌握這部作品的內涵,編排出符合其風格的舞蹈。這部作品是以初戀、小清新的步調為準,較為簡單且具有童心。在節奏訓練上,把握好“塞納河畔”空,“左岸的”空“咖啡”,節奏在“一——二、一二三”的控制。“留下唇印的嘴”則是“一二三四五”順序流暢的表達出來。反復聽歌曲,跟隨歌曲的旋律與節奏感受舞蹈動作的變化,開始有一點緊張,左右擺步,轉身低頭害羞的看,逐漸進入愛情的海洋,舞步則變為輕快,一大大、二大大、轉身抬頭的動作。整個舞蹈編排跟著音樂節奏,建議教師先由學生自行想象與編排,隨后及時予以反饋,找出節奏把握錯誤的地方進行修改,不標準的動作加以訓練。一段時間的節奏感受后,教師可將節奏感非常強烈的印度歌曲作為伴舞音樂。這類音樂節奏感強,但整首音樂風格保持一致,且蘊含豐富的情感在內。
【參考文獻】
[1]劉天宜.如何培養大學舞蹈教學中的節奏意識[N].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5,(10):382.
[2]楊勐進.大學舞蹈教學中節奏意識的培養思路研究[J].戲劇之家,2015,(13):166.
[3]章春和.節奏意識培養在大學舞蹈教學中的重要性分析[J].新課程(下),2014,(12):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