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華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在電力能源方面的需求量越來越高,使得電廠建設數量不斷增多,并推動了相關技術的改進和創新,在滿足電力使用需求的同時,進一步推動了經濟建設的發展,特別是在當前階段,各地電廠紛紛開展技術改造活動,使機電一體化改造已經成為了電廠創新發展的重要途徑。但在此過程中,還有部分電廠由于受到種種原因的影響,未能對該項改造技術進行合理的應用,導致改造效果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因此,本文結合相關案例,針對電廠當中的機電一體化技術改造方式進行具體的探討和描述,意在提升該項技術的應用效果,有效推動電力產業的發展。
【關鍵詞】電廠;機電一體化;技術改造方式;研究
在電廠當中落實機電一體化能夠使其生產過程中的各項問題得到有效的解決,對電廠的穩定發展具有至關重要作用,尤其是在經濟建設快熟發展的情況下,用電量持續上漲,原有的機電一體化形式已經無法對社會需求進行有效的滿足,這也為電力事業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的挑戰,而只有在電廠機電一體化過程中加強技術改造工作,才能將電廠的效用充分的發揮出來,使人們的用電需求得到有效的保證,因此,有必要針對相關內容進行深入的研究。
一、電廠機電一體化實現技術改造的具體需求
在社會的發展過程中,人們對于可持續發展的認識不斷增強,有效推動了節約型社會的發展,而對于電廠而言,想要對其工作的質量和效率進行提升,要從技術方面入手,通過改造對其進行有效的強化,特別是在機電一體化方面,具有非常強烈的技術改造需求。某電廠機組運行規程主要是以原有運行規程為基礎,結合國家相關規定以及歷年來設備改造具體情況進行修訂的,該電廠當中的1、2號機組投產于1995年,并分別在1997、2004以及2014年對原運行規程進行了修訂,使該廠當中的兩臺超臨界發電機組運行的安全性及經濟性得到了有效的保證[1]。
二、自動化系統的主要特征
(一)設備智能化
案例電廠當中的一次設備主要通過光電技術設計對傳動、運行進行控制,并對信號回路進行檢測,使傳統形式的機電繼電器得到有效的改造,但隨著科技的發展,電廠越來越注重設備的智能化需求,使得數字信號網絡逐漸將原有的有線連接方式取代,并且在電廠電路當中,原有的邏輯回路以及大型繼電器也逐漸向可編程程序轉變,模擬型號及控制電纜也都被光線所取代。
(二)設備網絡化
傳統電站設備主要由在線監測裝置、電氣裝置、保護裝置以及測量控制等裝置組成,而這些裝置基本都是以設備的標準化及模塊化為基礎,通過計算機實現設計的,而各設備之間則借助網絡來達到數據集資源共享的目的,實現了設備功能模塊的轉變。
(三)自動化管理系統
對于電廠而言,其自動化管理系統與無紙化電子生產操作數據具有非常密切的關聯,能夠對數據的自動分層加以保證,在對電廠的運行進行管理時,能夠對各項管理故障進行全面的分析,并對解決措施進行及時的落實,通過自動化管理系統能夠對設備進行實時的檢修,在進入設備維修階段以后,系統會自動完成維修報告的編制,使原有的定期檢修模式逐漸轉變成了狀態檢修模式[2]。
三、對電廠進行機電一體化技術改造的具體措施
(一)技術改造的基本原則
與一般工廠相比,電廠在性質方面具有很大的不同,它是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對其進行機電一體化技術改造期間,必須要對相關原則加以遵守,否則會對改造的效果造成一定的影響,而對工作的基本需求加以滿足是技術改造的原則所在。例如,由于原有液壓執行器在性能方面依然處于良好狀態,因此,在對1、2號機組的DEH系統進行技術改造時,對機組原有的保安系統及油動機進行了保留,在完成改造以后,將液壓系統部套取消,包括調速器隨動閥、液壓調速器、同步器以及功率限制器等,在電調部套方面,取消的部分包括電流卸載機構、電液轉換器、H210面板以及聯通閥SE839等,同時增設的REXA電液執行器有4臺。主要對中高壓調速器門油動機進行控制,并完成了邏輯及電調畫面的修改,增設的OPC電磁閥有2個,使超速限制控制功能得以實現,系統經過改造以后成為了純電液調節系統[3]。
(二)對相關規程進行嚴格的遵守
在對電廠進行機電一體化技術改造時,對上述內容加以落實,確實能夠推動技術改造的有效進行,但在此過程中,必須要對相關規程加以遵守,包括電廠自身規程、技術改造規程等等,例如,在完成凝器改造以后,需要對運行指標加以保證,即在額定工況為320MW且循環水溫度為20℃的狀態下,要保證設備能夠具有良好的真空嚴密性,在循環水量達到33975t/h的情況下,凝汽器的壓力應該在4.8KPa以下,如果循環水量設置為28000t/h,要保證凝汽器壓力在5.4KPa以下,若循環水量設置在22000t/h,要保證凝汽器壓力處于6.5KPa以下[4]。
(三)對測評機制加強建設
電廠在進行機電一體化技術改造之后,繼續使用原有測評機制并不能滿足新技術的具體要求,因此,在技術改造完成以后,電廠應該根據自身工作狀態及相關操作模式,對測評機制進行合理地編制,在此過程中,應該認識到,測評機制并不只是完成編制即可,需要對其進行有效的落實,同時還要保證測評結果的正確性,確保該項機制在工作過程中的權威性,使人信服,在對測評機制加以落實的過程中,新舊機制出現矛盾問題是在所難免的,但要盡可能的按照新機制的要求執行各項操作,避免應用老舊機制,影響技術改造的效果,實現工作領域的有效創新,此外,在對測評機制進行階段性使用之后,應該對各部門的反饋加以關注,以此為基礎,做好相關優化工作,并爭取電廠內部的支持,使機電一體化方面技術改造能夠產生更高的價值。
(四)對相關管理制度進行不斷的完善
相關設備管理部門,應該針對設備運行情況,對管理制度加以建立并進行不斷的完善,要針對設備運行崗位建立責任制度,通過科學的管理對設備操作人員進行有效的指導,提升設備運行管理的規范性,以此來提升設備管理質量,使設備管理方面的各項要求得到有效的滿足,除此之外,還要針對設備的保養維護建立相關制度標準,通過制度約束,使機電設備運行的安全性及穩定性得到保證[5]。
四、結語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機電一體化改造技術在電廠發展建設過程中得到了有效的普及和應用,很多電廠根據相關規程對上述技術改造方式進行了應用,并獲得了良好的改造效果,但在具體改造的過程中,電廠還要對自身的情況進行綜合的考慮,對技術體系進行及時的優化,通過對技術改造方式的合理應用和有效創新,使改造效果得到進一步的增強。
【參考文獻】
[1]宋波.電廠機電一體化技術改造方式分析與研究[J].價值工程,2017,6(16):161-162.
[2]柳可.電廠機電一體化技術改造方式分析與研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7,8(19):3984-3984.
[3]楊衛光.火電廠機電一體化技術改造的分析[J].民營科技,2013,2(9):69.
[4]陳峰.火電廠機電一體化技術改造的分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6,2(13):4571-4571.
[5]趙昆.火電廠機電一體化技術改造分析[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5,4(1):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