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江榮


【摘 要】電力通信廣泛應用于人們生活中,其是人們生活、工作中一種交流媒介,采用電力通信技術方便人與人之間的信息交流,對人們工作和生活具有重要影響。光纜和電纜是電力通信傳輸線路中的關鍵,并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在設計和施工中,要對各種因素進行分析,并進行優化和協調,嚴格按照相關規范和標準進行設計和施工,提高電力通訊傳輸線路的可靠性。
【關鍵詞】電力通信;傳輸線路;設計與施工
當前,在信息時代的背景下,人們對電力通信傳輸路線設計和施工要求越來越高,并成為人們關注重點。雖然我國電力通信傳輸線路設計和施工已經有了一定進度,在發展中國家占有重要地位,但是,仍然與發達國家電力傳輸線路設計和施工水平存在差距,因此,在電力通信傳輸線路設計和施工中,結合天氣、地理等因素不斷優化設計方案,并嚴格按照相關規范要求進行施工,為我國通信行業發展奠定基礎。
一、電力通信傳輸線路設計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1.天氣情況對電力通信傳輸線路設計和施工的影響
外在環境對電力通信傳輸線路影響較大,因此,在傳輸線路設計和施工中,要考慮外界天氣對施工的影響,如果天氣較為惡劣,將會增加施工難度,例如雨天、大風天氣等,不利于施工,同時,要做好防范措施,避免施工中意外事故發生,保證傳輸線路施工安全。
2.地理因素對電力通信傳輸線路設計和施工的影響
隨著我國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電力通信傳輸線路不僅僅被應用于城市,還被應用于鄉村和城鎮,但是,有些地區的環境比較嚴峻,建設條件也達不到要求,增加了傳輸線路施工難度,因此,在施工前,要做好勘察工作,對施工地區地理環境有一個大致的了解,進而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施工方案。
二、電力通信傳輸線路設計與施工方案分析
1.桿路設計與施工
現階段,我國地區差異較大,因此,一些發展較快的城市中,電力通信傳輸線路比較完善,但是,一些欠發達城市中,通信輸電線路沒有完全覆蓋,還需要架設光纜。當在山區施工中,為了提高信號傳輸線路施工質量,在施工前,要指派專人對施工區域進行勘察,加強對施工地區的了解,并在設計過程中反復研究,以保證設計思路足夠清晰,為后續施工奠定基礎。此外,桿路盡可能地靠近公路設計,這樣有助于施工和方便日后維護工作。
桿路設計要結合施工地區的天氣情況和線路負荷能力進行優化設計,對于一些負荷較大的地區,桿路最好間隔50m設置一檔,另外,當遇到特殊情況時,要有針對的進行調整。在電力通信線路的施工中水泥桿最好是7m的重型桿,對于一些地形地勢較高的地區要合理選擇,最好選擇6m的重型桿;而對于一些地形地勢比較低的地方應該選擇10m的重型桿,這樣可以進一步地減小線路的傾斜角度。不同桿型之間的距離有所差異,因此,要合理控制架線桿之間的間隔,施工人員要對桿號,拉線樁位置、桿高進行進一步的測量并記錄,還要對地形和建筑物進行明確標注。在測量過程中要想避免遇到障礙物,可以采用分段的形式進行測量,但是所測量的數據必須保證準確無誤。
2.架桿設計與施工
當前,電力通信線路施工中采用的電桿長度通常為7m,梢經15mm,根據土質的不同電桿的埋藏的深度也是不一樣的,一般埋藏的深度在1.2—1.4m之間。在一些特殊的環境中還可以采用10m和9m的電桿,例如橫跨鐵路和公路等,而這時候的埋藏深度應該在1.5—1.7m之間。在架桿設計中,要將電桿標號標注清晰,嚴格按照要求進行,字體為阿拉伯數字、桿號字面向公路。在立桿施工前,要挖掘深度進行測量,當洞深達到要求后,才能進行立桿的施工,施工中必須保證電桿的垂直度,電桿中心與道路中心線偏差要控制在5cm內。一般角桿在埋藏的時候埋藏的深度應該加深10-15cm,桿梢的偏移度應該在梢徑的1/2以內,轉角桿在拉緊線后應向外角傾斜應該在1個梢徑內,架桿施工圖大致如圖1所示。在電桿立完之后,應該分層回填土,以用來加固土質,使電桿更加牢固。城市中回填土高度要和路面保持一致,而郊外回填土要高于路面10-15cm,此外,在電桿建設完成后,還要做好防雷接地工作,防止雷雨天發生危險。
、
3.架空桿路拉線設計與施工
受力于終端桿、跨越桿和角桿的光纜線路,受不同因素的影響所產生的張力也是不同的,例如受天氣的影響和自身重量的影響,都會對電桿的平衡能力造成影響。因此,要想杜絕安全隱患,要合理設置拉線,在拉線選擇中,要選擇質量較好的拉線,滿足質量要求,另外,在設置拉線中要注意以下三點:第一,為了保證拉線與桿梢之間的距離在在1300mm以內,要采用D164拉線抱箍;第二,當拉線與桿梢之間的距離大于1300mm時,應該采用D184拉線抱箍;第三,一些特殊拉線方式如圖2所示。另外,使用拉線襯環的時候也應該按照一定的要求來進行。
4.接地保護設計與施工
為了防止雷雨天氣影響通信信號傳輸,當輸電線路要做好接地保護工作,只有做好接地工作,才能保障線路在惡劣天氣中正常運營。我國四季分明,夏季雷雨天氣較多,因此,要保證拉線接地,并將接線設施安裝在位置較高出,需要注意的是,在接地保護施工中,要嚴格按照國家相關標準進行,強化接地技術,提升員工的技術水平和專業知識能力,鼓勵員工參與技術設計與施工,提高動手參與能力和實際應用效應,安排員工參與通信傳輸路線的學習中去,努力完善自我知識的不足與缺陷。國家要從根本上重視這一問題,協調社會多方面的力量,聯合不同的部門、企業,共同協調好光纜及吊線工作安全、質量管理,做好維護工作,保障傳輸線路安全、有序進行。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當前,信息化時代已經來臨,在這一背景下,人們對通信信號的需求更加迫切,通信傳輸線路覆蓋范圍越來越廣,為了保證電力通信線路設計和施工質量,在設計和施工中,要綜合考慮天氣和地形對設計方案和施工方案的影響,并作出合理的應對措施,做好桿路、架桿、架空桿路拉線、接地保護工作,不斷完善和創新,為人們進行信息交互溝通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吳焰.電力通信線路存在的主要問題及確保通信線路安全運行技術對策[J].通訊世界,2015(20):198-199.
[2]任瑞杰,王亞靜,閆斌.輸電線路在線監測通信傳輸網絡設計及實現[J].電力信息與通信技術,2017,15(03):89-94.
[3]白先國.電力通信傳輸線路設計與施工技術研究[J].通訊世界,2017(05):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