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彥輝,孫新穎,葛海芬,劉曉麗
(1.上海海利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奉賢 201403;2.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農業畜牧水產局,唐山 豐潤 064000;3.石家莊市牧工商開發總公司,河北 石家莊 050041)
豬圓環病毒感染主要侵害懷孕母豬、保育仔豬和育肥豬。引起的疾病包括母豬繁殖障礙、仔豬先天性震顫、仔豬斷奶后多系統衰竭綜合征、增生性壞死性肺炎、豬皮炎腎病綜合征、豬呼吸系統綜合征等。同時感染產生的免疫抑制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極易引發其他病原混合感染或繼發感染。在臨床上豬圓環病毒病最易與豬藍耳病協同感染,致病力明顯增強,死亡率增高,增加臨床控制難度。曾處理一起典型的豬圓環病毒病和豬藍耳病混合感染的案例,分析如下。
某豬場,存欄母豬800頭,自繁自養,2017年9月—12月期間,保育豬50~70日齡發病。
仔豬免疫情況:出生時采用豬偽狂犬病疫苗滴鼻免疫,2周免疫豬藍耳病,4周免疫豬瘟,6周免疫口蹄疫,8周免疫豬偽狂犬病,9周加強免疫豬瘟,10周加強免疫口蹄疫。
保育豬50~70日齡,出現食欲下降、逐漸性消瘦、呼吸困難,皮膚蒼白,腹股溝淋巴結腫大5~10倍,體溫升高、黃疸和腹瀉等癥狀。發病率40%,死淘率高達13%,耐過的豬生長緩慢、整齊度差,使用抗生素治療沒有明顯效果。(見圖1)

圖1 病豬消瘦
剖檢病變主要是全身淋巴結,特別是腹股溝淺淋巴結腫大,肺腫脹,出血,脾腫大,腎臟水腫、蒼白,被膜下有白色壞死灶等。(見圖2、見圖3、見圖4)

圖2 腎白色病灶

圖3 腹股溝淋巴結水腫

圖4 肺腫脹,大葉肺炎、出血

圖5 仔豬藍耳病抗體

表1 PCR檢測結果
檢測豬偽狂犬病野毒、豬圓環病毒2型、豬瘟病毒、豬藍耳病病毒,結果如表1。評估4周、8~9周仔豬藍耳病抗體,見圖5。豬場在2周齡免疫過豬藍耳弱毒活疫苗,8周齡豬藍耳病抗體水平突然增高,結合臨床癥狀評估存在豬藍耳病野毒感染。
根據豬場流行病調查、實驗室檢測、臨床癥狀及剖檢變化,豬場保育豬是由于豬圓環病毒2型與豬藍耳病混合感染導致。
淘汰沒有治療價值的豬,減小飼養密度,嚴格采取“全進全出”策略,保育豬舍空欄、清洗消毒及晾干至少1周后再轉入豬群。最大限度降低環境中病毒數量,減少病毒對新轉入豬群免疫系統的攻擊。
飲水中添加多維,飼料中添加替米考星和中藥制劑防治繼發感染。
豬圓環疫苗免疫,優先免疫母豬,降低仔豬早期感染壓力;母豬普免2次間隔1個月。后備豬配種前免疫2次,間隔1個月。仔豬2~3周免疫1次,間隔4周加強1次。
豬藍耳病疫苗免疫,仔豬2周免疫豬藍耳病弱毒活疫苗1頭份,5周加強免疫豬藍耳病滅活疫苗2 mL。
采取如上措施后,保育豬成活率提高10%,死淘率由原來的13%下降到3%,效果顯著。
目前豬場圓環病毒病和豬藍耳病病毒帶毒普遍,在多重致病因素影響下,引起的臨床問題越來越復雜。
采取生物安全措施和科學免疫同時控制繼發感染,可以有效降低豬圓環病毒病和豬藍耳病對養豬生產的影響,提高母豬繁殖成績,提升豬群健康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