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云
【內容摘要】漢字教育是中小學語文教育的奠基石,而低年級的教學的核心任務則應是培養學生識字方法和識字習慣。除了常用的三種識字途徑外,識字教學還應在“讀”、“寫”、“用”三方面圍繞以下兩特點進行:變“先識字,后讀書”為“邊讀書,邊識字”以及堅持在閱讀中識字,加強說寫。此外,預防和糾正錯別字也是教學重點并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關鍵詞】識字教學 雙行閱讀 預防性 歸類區別
漢字教育是中小學教育的奠基石,小學識字教學又是漢字教育的正常開端,作為閱讀和寫作的基礎,識字教學歷來都是語文學習的一項重要任務。語文課程標準就是要求一學段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寫字的愿望,”對學習漢字有濃厚的興趣,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我認為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核心任務是培養學生“邊讀書邊識字”,寓識字于讀書之中,通過“有師指導”與“無師自通”相結合的方法掌握漢字。
一、具體說,識字途徑有三種
1.寓識字于大量閱讀之中,讓學生通過大量閱讀,與漢字反復見面,越讀越識。
2.在寫字課中識字。
3.在寫話、作文中鞏固識字。
二、低年級識字教學在“讀”、“寫”、“用”三方面圍繞以下兩個特點進行
1.變“先識字,后讀書”為“邊讀書,邊識字”。“先識字,后讀書”常把識字和閱讀割裂開來,導致教師“死教書,教死書”、學生“死識字,識死字”,不但師生吃力,而且易把學生引向“讀死書,死讀書”的歧路,嚴重違背了教學規律,對學生能力的培養產生不利的影響。“邊讀書,邊識字”將識字和閱讀統一起來,達到“識中助讀,讀中帶識”的高境界教學,教師教得有味,學生學得有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誘發和培養學和的興趣,是教學成功的重要條件。在興趣的影響下,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感知事物,對事物的觀察變得比較敏銳,邏輯記憶加強,想象力豐富,情緒高漲,克服困難的意志力增強。那么,如何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呢?(1)將生字編成字謎、畫謎,讓學生去猜。例如:“左邊畫一個太陽,右邊畫一個月亮”,這就就是一個“明”字,再如“寫點東西留人間”是“火”字。(2)利用形象識字。如教會意字“休”時告訴學生“一個人靠在樹邊睡覺,表示休息”。教指事字“刃”時告訴學生“在‘刃字一撇處加一點,表示這兒有好鋼,是鋒利的刀口”。(3)在游戲中識字,即智力識字。如給“大、日、今”各加一筆變成什么字?(大-太-天,日-目-白-申-旦,今-令);把“城、伴、臟”換個偏旁變成什么字?(城-誠,伴-拌,臟-樁);識字激趣法很多,教師在教學中要靈活運用,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堅持在閱讀中識字,加強說寫。老師應經常鼓勵學生多讀一些自己能看懂的書籍,引導學生在閱讀拼音與漢字的雙行讀時,視線要逐步由只看拼音轉向拼音漢字兼看(即一目雙行)。引導學生在反復誦讀課文的過程中鞏固對生字記憶;在多次見面的前提下強化字形,在實際語言環境中了解字義。這樣學生不斷訓練,時間一長,那些最常用的漢字就從陌生到似曾相識到比較熟悉了,從而達到“無師自通”增識漢字的目的。
說話、寫字訓練也是鞏固識字、寫字、用字的有效途徑。教師要鼓勵學生多說、多寫。起初是訓練學生說一句完整的話,如老師說“我是……”讓學生把句子補充完整:“我是一名小學生”、“我是爸爸媽媽的好孩子”……緊接著要讓他們把這句話完整、正確的寫下來。同時,還要認真進行課文中的《聽讀說話寫話》教學。鼓勵學生平時用筆簡單記下自己身邊發生的事情,提倡盡量用學過的漢字寫,提高識字能力。
三、低年級識字教學還應指導學生預防和糾正錯別字
具體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在閱讀教學中,強調預防性的指導,主要方法有:(1)讀。讀中識字、讀中區別。讓學生在同音字組成的詞語、以及字在具體的一句話中的字義來認認、讀讀,達到識中區別的目的。(2)找。突出異同點,強化易混處。如教學同音字“凍-洞-動”、“聲-生”、“城-誠”等字,可先讓學生認讀,再引導學生對這些字進行比較區別,比出它們的細微差別,然后放到具體語言環境中,幫助學生認識字義,加深理解,達到記憶目的。
2.在寫字教學中,注重歸類區別功能:(1)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做好對比分析,讓他們給形近字注音,弄清讀音再分析、區別字形,最后用它組詞、說話,從面對這些漢字逐漸由生到熟。同音字教學,可讓學生用一組同音字分別組多個詞,再用詞練習說話。(2)利用聲旁記住字音,糾正錯字,引導正確思維。例如,在學生書寫中常發現把“狼”寫成“狠”,把“搶”“掄”等,原因是這些形聲字的聲旁本身是形近字,形聲字“槍”讀qiāng,可推出聲旁是“倉”(韻母為iang)不是“侖”(韻母為un)。(3)在練習運用中,突出多方鞏固。讓學生反復練習、強化識記。但要注意反復練習并不意味著練習次數越多越好。它不僅指讓學生抄寫生字,教師還應設計形式多樣的練習,讓學生復習鞏固所識記的生字,如看拼音寫漢字、同音字歸類、形近字組詞、解釋多義詞、造句等。
總之,識字教學在小學語文中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教師在實際教學當中應準確有度地掌握識字教學在各個階段的獨立性和聯系性,有條不紊地、有計劃地進行教學,發揮特長,糾正其不足,讓識字教學逐步走向高質量、高層次的發展道路。
【參考文獻】
[1]《小學語文新課標及課標解讀》.
[2]《小學語文教學匯編》.
(作者單位:安徽省合肥市安居苑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