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亞波
【內容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素質教育理念的普及,高中階段歷史教學目標為培養學生的歷史意識、文化素養和人文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其中家國情懷教育是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中華傳統優秀文化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將針對如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滲入家國情懷教育進行分析,并結合筆者多年教學經驗談談看法和體會。
【關鍵詞】高中歷史 家國情懷 滲透策略
歷史能夠開拓學生視野,增長學生智慧,使學生能夠借助歷史思考實際問題,從而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而歷史教學中的家國教育,是培養學生民族精神,提高學生人文素養的重要手段,也是歷史教育功能的具體體現,有利于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使學生認知自我,了解社會。
一、家國情懷教育的概念及意義
1.家國情懷教育
家國情懷教育與社會關愛教育和人格修養教育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三大重要內容,是培養學生歷史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家國情懷在古代與現今的含義略有不同,古代家國情懷主要表現在以下三點:第一,古代家國觀以血緣關系為基礎。古代政治是一種倫理政治,與血緣關系密不可分,為家和國的統一提供了基礎。第二,君父理念。君臣如父子,君主在國家中的地位與父親在家庭中的地位一致,都體現了難以撼動的權威。國家就是家庭,君主是一家之主,依靠著家庭倫理維持國家秩序。第三,忠孝統一觀。對父親孝順,對君主忠誠。雖然忠孝二者在實際內涵與表現上并不相同,但是對于古人來講,家國觀念幾近統一,二者于是統歸于禮,是道德的規范。
2.家國情懷教育的意義
如今時代背景下,家庭是組成社會的最小單位,國家是保護家庭的外圍環境,二者相互依存,因此家國情懷教育具有重要的實踐和發展意義。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當從家和國的良性互動出發,滲透個人與集體發展、家庭與國家強盛的共同理想,既要重視家與國的統一又要認識到其中的區別,使學生關注國家發展,保有對國家的責任感和認同感。
二、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滲入家國情懷教育的策略
1.挖掘教材內容,注重備課效果
歷史課堂教學是教師進行家國情懷教育的重要載體,因此教師應當注重課堂開始前的備課工作,深入挖掘教材內容,通過對不同教材之間的資源利用,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現代教學中,教材版本之間的不同使教師僅掌握一門教材是不夠的,比如在中國近代史的抗日戰爭的教材編寫中,人民版教材趨向于專題式編寫,人教版傾向于歷史的時序性編寫,版本之間的素材選取也不盡相同,教師應當能夠充分挖掘教材內容,積極備課,在課堂上為家國情懷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2.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
在傳統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經常采用講授法進行教學,這對于教師的專業素養和講述技巧有著較高的要求,教師在采用講授法教學時,務必要注意講述的邏輯性和感染力,使學生對歷史產生濃厚的興趣,在進行家國情懷教育時,要能夠旁征博引,促進學生對家國概念和關系的深入理解。
圖表教學法是一種簡潔的教學方法,能夠借助圖片和表格直觀的展示歷史的真實和數據,使學生對歷史的細節有更多的了解。其中歷史圖片是重要的資料,教師應當注重對圖片層次的歸納,提高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在進行家國情懷教育時,教師可以通過展示圖片表格,激發學生對于國家的認同和責任。比如展示圓明園遺址照片,黃海海戰中日雙方兵力、損失對比表等圖表,加深學生的印象。
多媒體教學是如今被廣泛應用的教學方法,以其科技性、高效率和趣味性贏得了教師和學生的青睞。對于高中歷史課堂來說,多媒體教學能夠彌補講述法中貧乏的感官體驗,能夠使形、聲、色展現在學生面前,有利的提高學生的感官體驗和學習興趣。教師應當善于發現并利用教學資源,深化教學內容,給學生以心靈上的震撼,促進學生對于家國情懷的理解,不斷提升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責任意識。
3.結合高中歷史課程性質實施家國情懷教育
筆者所在學校用的教材為人民版必修三冊,人教版選修三冊,在教材內容上紛紛體現了對于培養學生歷史核心素養,提高學生人文精神的目標。以人民版《必修一》專題二的第三課《偉大的抗日戰爭》為例,首先應當確定課程主線,細化具體的學習目標,按照點線結合的教學方式,將抗日戰爭中的歷史發展和重要事件進行串聯,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歷史情境感,增強歷史課程的開放性和生活化,促進學生的歷史學習效果和核心素養提升。
總結
總而言之,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家國情懷教育,應當從教師和學生兩個角度進行。家國情懷教育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對于高中生的人文素養、道德修養以及愛國主義精神都有很強的現實意義。教師應當以學生為本,積極開發歷史課程資源,拓展家國情懷的教學意義,使其滲透入教學中的方方面面,避免流于口頭和形式。對于家國情懷教育的探討,使學生能夠領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真正意義,有益于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師繼峰. 銘記歷史 不忘國恥——談中學歷史教學滲透國恥教育的意義[J]. 甘肅教育,2014(23).
[2] 韓秀英. 高中歷史教學情感教育的研究及實施策略[D]. 東北師范大學,2016.
[3] 陳鈞. 民族精神引領下歷史新課程中的愛國主義教育初探[D]. 四川師范大學,2014.
(作者單位:浙江省上虞市春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