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敏佳
【摘要】目的 探討神經介入手術的護理要點及其療效觀察。方法 對符合納入標準的40例介入治療的腦血管狹窄患者的康復護理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 40例介入患者全部成功完成介入治療,術后1例出現腹股溝穿刺處出血,其余患者均無并發癥出現。結論 對神經內科介入術實施康復護理可預防和減少并發癥的出現,提高神經介入治療的成功率。
【關鍵詞】血管狹窄;介入治療;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09..02
近年來,隨著醫學水平迅猛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明介入手術前后優質護理的重要性,它可對患者進行有效地心理干預,從而協助患者釋放過大的心理壓力,保證神經介入手術可以順利有著重要臨床意義[1]。神經介入手術圍術期的優質護理可大大降低各種因素所引起的并發癥,明顯降低介入手術的風險等級,使介入手術達到最為滿意的效果[2]。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呼倫貝爾市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介入組收治的神經介入治療患者40例進行優質護理,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呼倫貝爾市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介入組收治的神經介入治療患者40例。其中,男27例,女13例,年齡42~78歲,平均年齡53歲。頸動脈狹窄17例,椎基底動脈狹窄13例,鎖骨下動脈狹窄10例。所有患者均經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的檢測存在血管狹窄并需經介入術治療。
1.2 方法
1.2.1 術前護理
(1)由于患者缺少對所患疾病的科學了解及對高難手術技術存在危險性的正確認識,極易產生畏懼心理,介入護理人員需用簡單易懂的言語對患者進行疾病宣教,并可簡要介紹手術的操作步驟、安全性及優點,使患者樹立強大的信心戰勝疾病;(2)介入術前準備工作的細致程度,是確保手術成功并降低術后并發癥關鍵因素。患者入院后,對其進行細致的常規檢查,包括血、尿、便、常規、凝血系列、心電圖、肝腎功檢查及傳染病篩查等;(3)介入部位備皮應選擇股動脈,細致清潔會陰部。(4)術前對患者進行床上排尿及排便訓練,如患者不能配合自主排尿,需給予留置導尿。
1.2.2 術中護理
(1)協助患者于手術臺上采取平臥位,并充分暴露腹股溝處穿刺部位,如患者出現煩躁情緒,需給予言語安慰必要時采用約束帶約束四肢,防止患者從床上掉落。(2)密切關注患者的血壓、脈搏、血氧飽和度、心率等生命體征的平穩。(3)在推注造影劑時,部分患者可出現一過性的頭脹、頭昏等異常感覺,護理人員需及時給予安慰,避免因患者的躁動而影像圖像的質量。
1.2.3 術后護理
(1)介入術后定時測量生命體征、瞳孔大小的變化、意識狀態、嚴密觀察患者肢體運動情況,如發現問題,需第一時間報告醫師及時進行對癥處理。(2)
患者術后肢體需絕對臥床制動6~8小時;(3)嚴密觀察腹股溝穿刺處敷料有無滲血和血腫的發生;(4)觀測足背動脈搏動是否良好,肢體皮溫是否適中,肢體近遠端血運是否正常。
1.2.4 術后并發癥護理
(1)血管支架置入24小時內,極易發生腦出血,其死亡率極高,介入術后護理人員應反復告知患者本人不能用力排便、避免因腹壓增加或情緒激動而引起腦出血,同時,患者術后需盡量少量肢體活動,嚴格禁止患者做屈髖和屈膝動作,避免穿刺處出現皮下血腫。如果患者已經出現局部血腫、皮下瘀血,護理人員可應用5硫酸鎂進行局部熱敷。(2)造影劑過敏:造影劑輕度過敏可出現頭痛、惡心、嘔吐等癥狀,造影劑重度過敏可出現呼吸困難、休克、四肢抽搐等嚴重反應。醫護人員應在術前仔細詢問患者過敏史、嚴格遵行程序進行皮試。(3)促造影劑排出體外,術后如患者清醒囑其多飲溫水,如患者暫未清醒可在正常范圍內加快液體輸注速度,有利于造影劑排出體外。
1.2.5 出院指導
積極告知患者出院后應進行科學的康復訓練,6個月內避免從事劇烈活動,可適當從事健身運動,如散步等。保持積極、樂觀、平靜的心態,避免過激的情緒出現,指導患者進行健康飲食,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避免進食不易消化的食物引起便秘,如患者出現便秘情況可給與適量緩瀉劑,以預防因用力排便而出
現腦血管意外。
2 結 果
本研究40例介入手術均獲得成功,術后僅1例患者因突然翻身出現腹股溝穿刺處出血,余患者均無并發癥出現并順利治愈出院。
3 討 論
腦血管病具有高病死率、高致殘率、高復發率、預后差等臨床特點[4]。神經介入治療作為新興的醫學技術治療缺血性腦血管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目前已被臨床所廣泛應用。然而,神經介入術雖具有諸多優勢,如傷口創傷小、適用范圍廣、安全性高、耗時短等優勢,但其術后還存在某些并發癥風險[5]。因此,優秀的康復護理可減少和預防并發癥的出現。本項目通過對患者進行康復護理可顯著降低并發癥的出現率,在保證介入術順利完成的同時,也加快了患者的術后康復速度,值得臨床進一步研究和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李寶民主編.神經介入管內治療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4:1.
[2] 劉亞紅,王興花,呂雙春,等.腦血管支架置入術圍手術期護理[J].醫學研究生學報,2005,17(5):477-478.
[3] 曹亞蘭,臧巧利,沃西文.淺談腦血管病介入治療術后護理及出院指導[J].中醫學報,2013,29(12):270.
[4] 劉琪雄,廖 耿,蔣學軍.神經介入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病的護理體會[J].廣東醫學院學報,2008,26(2):230-231.
本文編輯:王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