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廣金
【內容摘要】班級是高中教學管理的基本單位。班級管理成效直接影響學校整體的教學質量。從大眾心理學角度對班級問題的產生做理論剖析并以此指導班級管理,是一個可以借鑒和選擇的操作。
【關鍵詞】大眾心理學群體高中班級管理
從事多年基層普通高中工作的同行有一種困惑,為什么同一屆學生不同班級之間學習、生活狀態截然不同:有的文靜,有的活躍,有的沉悶,有的問題不斷。“問題班級”的存在,令教育教學管理者抓狂,影響教學質量和工作成就感。有些問題固然與班主任管理以及任課教師有關,有些則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同一個教學團隊、帶領的不同屆別班級,卻也出現判若云泥的不同效果。基于個人教學管理中的疑惑,本文試圖從大眾心理學角度做一些思考,希冀對班級管理有所助益。
19世紀末,法國學者古斯塔夫·勒龐發表了《烏合之眾——大眾心理學研究》一書,奠定了大眾心理學理論基礎。盡管古斯塔夫·勒龐的大眾心理學是基于法國大革命時期的法國社會為范本而做的剖析,但這一理論對從事教學管理者仍有一定借鑒作用,提供了處理“問題班級”的一些思路。勒龐認為,在形成一個群體中的個人,個性消失、理性缺失、易受暗示影響,體現了低智化、情緒化傾向,易沖動、走極端。從大眾心理學角度,班級也是一個群體,具備組成群體的基本特點。它是由一群年齡、學識甚至地域也相似的學生組成,按教育行政的規范組建,由班主任直接領導,并有著相對一致的目標。作為工業化時代的產物,班級授課制的批量化人才培養模式,適應快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
如何破解“問題班級”之困局?根據近幾年教學管理的經驗和教訓,我把它歸之為“破”與“立”兩個方面。
一、破“問題班級”之“勢”
勒龐認為,有些情緒特別容易在群體中傳染開來。情緒的相互傳染,決定著群體行為選擇的傾向。作為鄉下普通高中,學生生源相對重點高中有著明顯劣勢:學習水平參差不齊,相當部分學生有厭學心理,學習主動性、自覺性不足。在此情況下,不良情緒的傳染有了絕佳的對象。三五成群的后進學生,逐漸成為班級負面情緒的傳染源,如不及時化解這類小團體,問題班級之“勢”形成,后患無窮了。
破解之道,一要針對問題成員,凈化周邊環境,在班級座位調整與寢室安排上做針對性處置,盡力減少負面信息傳染的機會。同時加強心理疏導與班級班會課教育,形成對負面情緒的輿論壓力,對違紀行為則要堅決果斷處理。二要注意意見“領袖”的處理。勒龐認為,有群體的地方就有領袖。只要形成群體,他們就會弄出一個頭領,并且本能地讓自己處在他的統治之下。那些在班級里問題不斷,多次違紀的學生,其實隱隱已在班級中成為一方的意見領袖,在群體心理的傳染下,越來越多學生被卷入這樣的群體,整個班級學風逐漸渙散。對這類“領袖”的處理,要抓住關鍵,有的放矢。否則,問題未解決,反而鞏固了他的領袖地位。要抓住“問題“學生問題產生的關鍵,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他是什么類型的問題學生?厭學型還是表演型?抓住關鍵,嚴之以紀,導之以路。高中學生,進入高二面臨選課走班和未來的人生規劃問題,再有問題的學生,也不希望被放棄,也需要歸屬。只有找到了目標,有了清晰的人生選擇,才能終結其繼續制造問題的狀態。三要注意觀察課堂細節,防止一些不起眼的習慣的傳染擴散。比如,有些班級少數同學會有在班上起哄的行為,有些雖無惡意,可一旦形成風氣,情緒傳染開來,那些平時文質彬彬的同學也會參與其中,而不會有負罪感。勒龐認為,社會運動中領袖的動員手段就是斷言、重復與傳染。對于明顯的不良風氣,班主任必須果斷結論并加以強調,壓縮負面情緒的生長空間。四是突發事件的處理,無論是學生之間的沖突,亦或師生間的沖突,都要果斷處理,做好情緒安撫,防止產生情緒傳染,阻斷群體性心理的產生。
二、“立”和諧班級之“風”
破解問題班級中存在的負面心理因素畢竟屬于見招拆招的被動之舉,要真正形成和諧班級,還應在“立”字上下功夫,主動引導、培育和諧之風。大眾心理學家勒龐認為,群體心理狀態中的個人出現個性卻失、易受暗示影響,易屈從領袖權威。我們何不培育這樣的一個正面的“領袖”?這個領袖具有較高素質,他能把班級凝成一個有明確目標的群體。這個人,一是班主任和任課老師,以自己的榜樣作用對學生形成暗示,在潛移默化中完成對學生的情緒傳染。二是班干部。一個合格、負責的班委,是班級管理的關鍵之一,班長、各委員、學科代表、小組長、寢室長責任分工明確,防止責任不明導致的旁觀者效應。
大眾心理學認為,群體需要領袖,群體也需要信仰。信仰的形成,來自自我的意識強化,也需要外部感染。班級管理中就需要樹立目標、打造信仰。目標要明確化,讓目標顯示在明顯處,對學生自己產生暗示,形成激勵效應。
信息化時代,班級管理還可以延伸到新媒體上,通過微信、QQ等手段將班級的目標引領、信仰構建等以新技術的手段加以鞏固。群體心理要往良性角度引導,新媒體手段不可放棄。不能讓新媒體成了小道消息與謠言的集散地,否則,在這一渠道內,群體內部成員的低智化、情緒化、易受暗示影響、個性缺失等特點將以負面形象對班級產生誘導作用。新媒體主動占領陣地,利用周末、假期這些學校管理空窗期,對學生進行信息暗示,加強學生在監管缺失環境下的自我管理。
班級管理千頭萬緒,普通低層次生源背景下的高中的班級管理更是難乎其難。多年班主任工作,有得有失,有成就有狂躁,在一次次的教訓中思考,在一次次的成功中總結,希冀找到管理之秘鑰。面對剪不斷理還亂的問題班級,從大眾心理學視野的觀察與實踐,給了班級管理一個新的操作選擇,也是后續值得進一步思索的方向。
【參考文獻】
[1](法)古斯塔夫·勒龐著戴光年譯《烏合之眾》新世界出版社,2011.
(作者單位:浙江省義烏市樹人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