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霞 姜振淼 方敏 席元肖
【摘 要】通過充分利用多方資源,構建社會支持網絡,為離退休人員提供全方位的精細化、個性化服務,有效緩解了當前離退休人員多、居住相對分散、情況復雜、離退休工作人員少的狀況,為離退休人員提供了更多的學習和交友平臺,豐富了離退休人員的晚年生活,提升了他們的幸福指數。
【Abstract】Through making full use of various resources, a social support network is constructed, which can provide omni-directional fine and personalized service for retirees. It effectively alleviat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 large number of retirees, relatively dispersed residence, complex situation and few retired staff, and provides more learning and dating platforms for retirees. The later life of retirees is enriched, and the happiness index of whom is promoted.
【關鍵詞】社會支持網絡;非正式支持網絡;離退休人員
【Keywords】social support network; informal support network; retirees
【中圖分類號】F224.3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069(2018)06-0105-02
1 研究背景
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國家及行業對離退休人員政策的調整和完善,面對當前新形勢,離退休人員對離退職能部門工作的要求已不僅僅滿足于兩項待遇落實、搞搞活動、下下通知等簡單管理服務模式,他們希望能獲得更加專業化、日常化、親情化和個性化的服務,和老有所學的機會、擁有老有所樂和老有所為的平臺,以此來提高自己的晚年生活質量[1]。
2 社會支持網絡的構建與應用
2.1 成立研究小組
研究小組利用1個月時間在全市系統開展調研、查閱相關資料,在了解當前離退休工作面臨的形勢、制約因素、老同志訴求等基礎上,確定社會網絡構建初期所需要素,并走訪社區、醫療單位等各個社會資源所有部門,嘗試合作。在研究過程中,我們分為三個階段:一是在對前期資料分析、研究和論證的基礎上,形成研究思路;二是在思路的指導下,開展調研,形成框架及內容;三是在機關完成試點運用,并在全市系統推廣[2]。
2.2 社會支持網絡構建
社會支持網絡指的是一組個人之間的接觸,通過這些接觸,個人得以維持社會身份并且獲得情緒支持、物質援助和服務、信息與新的社會接觸。依據這個理論,我們將家庭支持、鄰里支持、社會支持作為構建社會支持網絡的主要要素,其中社會支持涵蓋了社區、醫療機構、義工機構、老年教育機構、志愿服務等眾多因素,意在通過各種機構功能的相互交織,形成對離退休人員現有狀態下物質、精神生活的促進與提升。
2.3 非正式的支持社會網絡構建
非正式的支持主要來自家庭、親友、鄰里及各類非正式組織的支持。我們通過根據離退休人員住址、性格習慣、特長等多因素,重新調整離退休人員黨小組的劃分,同時將非黨員納入其中,形成活動小組,定期開展組織學習和文體交流活動,提高了離退休人員之間的凝聚性和情感交流頻率,小組長作為第一責任人,對每名離退休人員的基本情況做到第一時間掌握,及時反饋,做到老同志有困難及時幫助,有問題及時解決。
2.4與老年大學聯合辦學
自2015年9月起,我們通過與老干局、老年大學的積極協調,以舞蹈班為試點,老年大學煙草分校正式掛牌成立。根據老年大學的統一招生、管理,市局(公司)系統內退休職工及周邊社區居民均可報名,學員自己繳納學費,老年大學安排老師授課。老年大學運行一年來,得到了離退休人員的廣泛歡迎。每周兩次定期課時,不僅豐富了老同志們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時,愛好文藝的老同志脫離了過去自娛自樂、苦于無老師指導、提升空間小的局面,在專業化水平和理論知識上得以豐富和支持。
較之以往,遇到地方及行業上級安排的文藝演出任務,我們都要拿出專門經費,聘請老師、排練節目。2015年,為參加“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系列活動,我們聘請老師教學、排練、錄制音樂等費用共計花費28000元。現在,老年大學每學期學員自行承擔學費120元,學期結束均能形成成品節目一個,大大減少了企業開支。
2.5 成立興趣班
根據老同志興趣特點及自愿報名,成立太極拳、歌舞、烘焙、臺球、乒乓球、棋牌等9個興趣班,由離退休人員自行推舉班長和副班長,負責興趣班的日常活動與管理,推舉教員負責興趣班的授課。全體離退休人員自教自學,走出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新路子。
以太極拳班為例,退休干部呂紅是太極拳的愛好者,一直參加市老年大學的太極拳班學習,同時又經常參加各類太極拳的培訓學習及比賽活動,并取得了太極拳一級裁判員資格證書,對太極拳的各項專業知識十分精通,同時又極富熱情,責任感強。現在每周二、四上午,太極拳班定時開展活動,教授專業技法和拳腳,固定學員30余人。而在此之前,在接到上級安排的太極拳類比賽時,為取得優異成績,我們都是聘請專業老師授課,排練,僅聘請教師費用花費均在2000~5000元。
2.6 聯合社會義工組織
積極聯系當地的社區義工組織,最大限度爭取,將機關高齡、多病、空巢老人納入義工幫扶范圍內。義工的定期上門探望和幫扶,利用義工組織就地就近、專業化的優勢,為離退休老同志提供心理疏導、家政服務、日常醫療檢查等服務。此項工作的深入推進,為這些需要重點幫扶的離退休人員及時送去服務,緩解了當前專職離退工作人員少,不能及時、周到、高頻次提供服務狀況。
2.7 聯合社區
積極協調離退休人員所居住的社區,了解調研之前已納入社區服務的老同志身體生活情況,及時反饋老同志意見建議;對于未納入社區管理的老同志,積極協調其所在社區,將其納入。目前,利用社區公共資源,已為老同志提供定期體檢(80歲以上行動不便老人入戶體檢)、日常電話咨詢、生活困難幫助等服務。協調各醫療機構,為老同志提供義診、健康講座等服務,方便老同志就醫、咨詢,同時協調醫院為離退休老同志提供相應優惠政策。
2.8 充分利用社會資源
家屬院門球場一直是機關門球隊的主要活動場地,同時每年都承接全市的多項門球比賽,利用率極高,多年都未能得到完善的保養。在經過離退科與老年體協的多次協商后,將門球場的維修工作納入了市老年體協的改建項目中,由市政府撥款15萬元,對門球場進行徹底修繕。目前已經完工,既達到資源共享目的,又為企業節約了資金,為離退休老同志改善了活動場地,一舉多得。
3 結論
通過社會支持網絡的構建,有效解決了當前離退休專職工作人員少而離退休人員多的客觀矛盾。將多方社會要素注入,為離退休人員服務管理工作注入了更加專業化的元素,有效提升了離退休人員晚年生活水平,同時節約了企業成本。
一是充分將社會資源為我所用。積極協調老干局、社區、老年大學、醫療機構等社會公共資源,使我們在對社會資源整合和利用上較之以往社會資源的利用范圍更加廣泛、內容更加豐富,并形成長效機制,為離退休人員帶去實惠[3]。
二是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為老同志求知求樂,健康生活搭建平臺。通過離退休黨小組定期活動、鄰里間、志愿服務等形式,讓老同志之間相互結成對子,活動結伴、生活照應、快樂互分享、心事互吐,做到了老同志之間困難第一時間掌握,最快時間解決。同時,我們自己開設的各類興趣班,立足老同志實際需求,滿足老同志希望在學習中掌握新技能、結交新朋友、與老同事共敘感情,從而發揮余熱,服務社會的愿望。構建特色化老年自我教育模式的思路應運而生,通過立足老同志需求,開設特色培訓班,讓老同志展示特長,豐富自我,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是精益管理,降本增效。通過精益管理工作的穩步推進,開源節流,一改過去辦活動先想經費的舊思想,積極挖掘潛在資源、充分利用身邊資源,將離退休人員的活動經費降至最低,同時保證活動成效不減。例如,我們開設的各類興趣班,9個興趣班,每周固定活動1~2次,涵蓋了機關全體離退休老同志,同時吸引了家屬、居民及基層單位部分老同志前來旁聽,充分利用了離退休活動中心的良好平臺,自教自學的活動形式,完全沒有費用,老同志在學中樂,樂中學,也給有特長有能力的老同志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臺,取得了良好成效。
【參考文獻】
【1】王永平. 淺談新形勢下如何做好離退休人員管理的服務工作[J]. 新聞研究導刊, 2015(20):254-255.
【2】邵祖陳. 淺談離退休管理工作人員應具備的素質[J]. 科技視界, 2012(32):162-162.
【3】劉效森, 王麗梅, 陳文婷. 淺談如何做好離退休人員的服務管理工作[J]. 科技創新導報, 2015(23):20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