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疆
【摘要】對核心素養加以概述,探討了如何引導學生閱讀,并且在閱讀中提高核心素養,指出了核心素養下閱讀教學的意義,得出將名著閱讀導讀能夠和語文教學形成有效融合,才能確保語文教學工作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才能全面的提高中學生語文素養。
【關鍵詞】核心素養 語文名著導讀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7-0039-02
一、核心素養簡述
學生核心素養指的是學生應當擁有且可以和自身發展以及社會需求相適宜的一些品格以及關鍵能力,是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以及價值觀等不同方面的綜合表現。核心素養中核心思想是培養能夠全面發展的人,核心素養包含有文化基礎、自主發展以及社會參與等不同方面,其綜合表現為科學精神、掌握學習、健康成長、責任擔當、科學思維以及創新實踐等素養。對學生核心素養內容的明確,不僅能夠更好的促進教師獲得專業方向發展,轉變目前學科本位理念以及知識本位理念,還能夠有效的幫助學生確定自身今后發展目標,并且確保學生一直朝著這一目標前進。
二、引導學生閱讀并在閱讀中提高核心素養
1.更新理念,突出名著閱讀
以往語文教育對于文學名著的閱讀較為忽視,在新課標之中明確提出了要確保學生能夠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這是語文教學工作所進行的較大改革。中學生通過閱讀名著能夠有效的提升語文素養,確保學生的心靈、人格等獲得更好發育。教師應當從我國豐富文學寶庫之中獲取能夠有效提升中學生語文素養的名著,并且采取科學方法對學生的閱讀活動加以指導,讓學生能夠獲得名著之中具有積極意義的內容,為中學生終身閱讀奠定良好基礎。名著閱讀屬于語文教學之中極為重要的內容,也是確保學生語文水平進一步提升的基礎保障。要求教師應當針對名著閱讀加以指導,確保名著閱讀能夠取得更好效果,這樣才可以更有利于中學生語文學習。
2.開展名著導讀,提升語文閱讀質量
由于中學生正好處在價值觀以及人生觀逐漸形成的關鍵時期,其自身也需要非常多的精神食糧,不管是文學名著或者是哲學名著等,中學生均可以進行閱讀,并且,在閱讀名著時,也應當兼顧古今,要求應當閱讀特定數量的名著作品。在開展名著導讀活動時,教師應當讓學生了解較為基本的閱讀方法,例如,在閱讀之前應當首先看一下前言、后記以及目錄等,這樣便能夠大致的了解名著的具體背景以及內容等。在閱讀過程中,還要確保精度以及略讀相互結合,要做好讀書筆記,讓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閱讀習慣。在學生閱讀名著的過程中,很多人會被其中的故事所吸引。不過,教師不可以就此止步,應當先讓學生能夠了解大致的故事梗概,再逐步的引導學生對故事中人物進行關注,然后讓學生掌握其中的內涵,如此才能確保學生可以從多方面收益,才能顯著增強學生的審美情趣。
3.名著促發展,導讀出成果
利用名著閱讀這一活動,能夠有效的提升中學生閱讀興趣,并且在長期的閱讀過程中,確保中學生能夠擁有更強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可以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全面促進中學生讀寫能力的提升,還能有效的強化中學生探究能力以及質疑能力,確保中學生的語文素養得體全面提升。
三、核心素養下閱讀教學的意義
1.激發興趣,愛上閱讀
教師進行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名著導讀教學能夠有效的激發中學生閱讀興趣,使中學生能夠愛上閱讀、樂于閱讀。當學生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之后,便可以在課下主動閱讀,不僅更加有利于學生視野的拓展,而且也能夠讓中學生掌握更好的閱讀方法,這對于語文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可謂意義重大,更有利于中學生的健康成長。
2.點亮思維,豐富理解
通過名著導讀教學最重要的作用是可以點亮學生思維。在對名著進行有效分析之后,學生便能夠抓住作品之中的內涵,并且結合實際生活會有更深刻的體會,在融會貫通之中確保學生思維被點亮,讓學生能夠獲得更強的閱讀能力,對于名著的理解更加豐富與深刻。
3.獨特體驗,升華情感
閱讀名著是屬于學生個性化行為的一種,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多閱讀名著,并且對名著進行多元化的解讀,形成自己獨特的理解以及體驗。讓學生能夠利用思維導圖去了解名著中的關鍵內容,并且在閱讀中不斷的揣摩,并將自身的獨特體會記錄下來。學生閱讀名著之后,還應當互相進行交流,通過交流可以確保學生在自由氛圍之中,對名著有更深的理解,進一步的提升中學生個性化閱讀能力,對于中學生終身閱讀發展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四、結語
在語文教學之中,名著閱讀是極為重要的內容,語文教學也需要通過名著導讀而獲得更強活力。不過,在開展名著導讀教學工作時,還應當結合語文教學的背景,將名著閱讀導讀能夠和語文教學形成有效融合,并且對語文教學進行一定的指導,這樣才能確保語文教學工作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才能全面的提高中學生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鄒娜波.基于語文核心素養的名著導讀教學[J].語文天地,2017(14):9-11.
[2]徐曉璐.基于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閱讀教學[J].新課程(中學),2017(08):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