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前明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7-0109-02
“倒數的認識”是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內容,是倒數的概念教學課。這部分內容學生是在學習了分數乘法計算方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為后面學習分數除法的計算方法做準備,因為一個數除以分數的方法歸結為乘這個數的倒數,即甲數÷乙數=甲數×乙數的倒數。所以它是學習分數除法計算的基礎知識,溝通分數乘法和除法計算的紐帶,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學生只有學好這部分知識,才能更好地掌握后面的分數除法的計算和應用。
一、課前的思考與預設
針對本課內容,看似簡單,實質內涵非常豐富的特點,結合本班學生大多數基礎薄弱的現狀。認真思考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力爭能讓學生聽的清楚,學的輕松。所以課前思考時從兩個方面入手。
1.本課的關鍵點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中指出既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又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對倒數的意義教學,進行了仔細的剖析:把意義分為“乘積是1”,“兩個數”,“互為倒數”這三個部分,看起來簡單,但是每個部分再仔細推敲,就發現“怎么才能得到1;幾個數,是幾個什么樣的數;“互為”如何理解呢?在生活中有類似的思路可以遷移的事物嗎?這些方面對學生清楚理解倒數的意義非常重要。
2.本課的著力點
基于對關鍵點的認真思考,發現“互為”一詞比另兩個關鍵點更難理解,難說的清楚。因此,必須在這個方面需要花功夫,下力氣,因為理解這一關鍵點是學生掌握倒數意義的標志,也是幫助學生能識別“倒數”這一概念的方法之一。
二、課堂的實施與分析
1.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在課的導入部分,由杏—呆、吳—吞等一些有趣的文字發生的變化及生活中倒過來說的話引出本節課所要探究的問題——倒數,從而形象直觀的感受到顛倒位置,既激發了學生的探究興趣,又為學生學習新知識做了充分的準備,為學生較好理解倒數的意義做了鋪墊。又跟語文課進行了有機的整合,讓學生知道了數學來源于生活,又要服務于生活。
2.合作探究學習
本課的設計沒有按編者的意圖走,變例題教學為( )×( )=1的填空練習,引領本課所有內容,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找到倒數的概念,并進行剖析“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這一概念的層次,加深對概念的理解記憶,從剖析中發現特殊數1和0的倒數,這就是本設計的創新點,把富有練習性、挑戰性的問題拋給了學生,具有探究意義;( )×( )=1的答案不是唯一的,既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思維又為后面的活動判斷分數、整數、小數等數的倒數搜集到了素材;通過填空(育葉開花游戲)遷移默化的對學生進行一種思想教育:葉子有足夠的營養,花開得才美麗動人,那我們就像一棵棵小樹,只有吸收了更多的知識才能長成一棵參天大樹,長大后才能有所貢獻、有所作為。
通過教學,我感受到教師在教學中應相信學生的能力,并積極成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幫助者和促進者,教學中處理好扶與放的關系。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探索中走得更好、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