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媛 姜旭霞 姜小麗
【摘要】技能比賽是提升教師教學能力的重要途徑,能夠準確了解教師的技能水平,使教師能夠根據自身的不足之處進行自我強化,進一步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對我國教師能力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作用。鑒于此,本文就以技能比賽為切入點,希望能為教學評價的改革提供有效參考依據。
【關鍵詞】技能比賽 教學評價 改革
【基金項目】本文系保定市教育科學規劃辦公室“十三五”規劃2017年度課題“以技能比賽引領高職院校專業教學的實踐研究”階段成果,課題編號:174037。
【中圖分類號】G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7-0194-02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迅速發展,我國越來越重視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對教師的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技能比賽與教學評價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能夠利用技能比賽對教師的教學技能進行客觀評價,不僅能夠有效促進教師的持續發展,也能夠為教學評價的改革提供有利條件,使教學評價更具有合理性、科學性和全面性,對我國教育事業的持續發展起著良好的促進作用。因此,有必要以技能比賽為切入點,為教學評價的改革提供有利依據。
1.對技能比賽與教學評價的認識
技能比賽為教師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臺,不僅強化了教師的教學技能,也激發了教師的職業發展熱情,為我國教師隊伍的建設發展提供了有利支撐。但是技能比賽中的負面問題也逐漸顯露,技能比賽對教師個人技能水平的體現轉變到教學團隊技能水平的體現,雖然這種轉變對提升教師教學技能的效果依舊較好,卻抑制了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甚至造成教師過于注重名次和獎項[1]。同時,教學技能比賽的內容和項目都比較穩定,整個過程貫徹了教師教學技能發展的核心要求,其主要目的就是確保教師能夠準確了解自身職業能力的實際情況和發展方向,并通過科學有效的教學評價促進教師教學技能的持續發展。然而在技能比賽過程中,教學評價具有一定的主觀性,這就需要根據技能比賽的實際情況對教學評價進行改革,從而有效促進技能比賽與教學評價的有機融合,為教師的職業發展提供有利依據。
2.技能比賽中教學評價的現狀問題
2.1不同學科之間的比較
每一種學科的性質都各不相同,若是對不同專業的教師進行評價就很難保證評價標準的科學性。就目前來看,技能比賽采用的評價方式主要就是百分制或十分制,在短時間的技能比賽中很難對每一個教師的教學特點、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進行客觀的評分,這就導致教學評價的結果不具備規范性和可靠性。同時,對不同專業進行比較的時候,教學內容也很難一一對應評委專家的專業,這就導致一些評價專家無法真正理解教學內容,教學評價的內容就比較傾向于教學形式,而不是教學內容,這顯然違背了教學評價的初衷。
2.2教學時間短,難以體現動態教學的全過程
根據現狀來看,我國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課堂時間都在40分以上,合理的時間長度不僅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也符合學生的作息規律,能夠有效確保課堂教學的節奏[2]。但是在技能比賽過程中,不足40分鐘的教學過程僅僅能夠反映出教師的教學水平,無法體現教學過程的動態特點和整體特點,也無法對教師之間進行合理的比較。由于技能比賽和動態性的教學活動存在著較大差距,進行技能比賽的意義很難得到體現。
3.以技能比賽為切入點,對教學評價的改革
3.1將學校評價體系作為教學評價指標體系的依據
通過技能比賽可以反映出學校教學評價體系的問題,采取有效措施對學校評價體系進行優化和完善,能夠有效提高教師教學技能。而教學評價體系需要在學校教學現狀的基礎上制定,其中教學技能的評價和發展、不同學科的比較都是需要及時解決的問題,若是將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作為教學評價指標體系的依據能夠有效保證評價質量,且評價的方法也能夠得到完善,不僅能夠確保教學評價的效果,也能夠避免教學評價出現松散型和隨意性等不良問題。
3.2做好教師教學技能的日常管理
技能比賽作為一種有效的激勵手段,雖然可以提高教師的技能水平,但對于教師職業發展的促進作用就比較有限[3]。而技能比賽作為一種有效的評價手段,其主要作用就是使教師了解自身教學技能的現狀,并采取有效措施進行強化,使教學水平得到有效提高。想要促進教師教學技能的持續發展,就需要做好教學技能的日常管理,不能將教學評價理解成一種特殊過程,而是要使教學評價成為教學過程中的日常環節,以此形成有效的教學技能發展機制,為教師的職業發展構建有利環境。
4.結語
綜上所述,為促進教學評價的改革,不僅要充分發揮技能比賽的激勵作用和評價作用,也要將學校評價作為教學評價指標體系的依據,并做好教師教學技能的日常管理,從而有效提高教學評價的效果,為教師的職業發展構建提供有利支撐。
參考文獻:
[1]向靜文,吳鍵.全國中小學體育教師教學技能比賽評價分析[J].體育教學,2017,(01):6-7.
[2]胡德鋒,李秀娟.課堂教學評價的現狀及改革策略研究[J].中國新通信,2016(14):139.
[3]朱平.職業素養視角下的高職課程教學評價改革[J].職教論壇,2013(08):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