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7-0207-02
教學評價歷來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課程改革深入發展后必須要突破的瓶頸問題。如何在新體育課程實施的過程中正確有效地進行體育教學評價,真正發揮其診斷、激勵和發展的功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是課程改革成功的關鍵,是每一位體育教師都應當認真思考和回答的問題。
隨著小學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推進,推動了小學體育的改革,為其發展帶來更多的可能性。很長時間以來,小學教學評價體系中偏重于學生的身體能力判斷,而忽略了運用教學評價督促和鼓勵學生進一步發展。上海市《體育與健身》教育課程既重視學生健身能力,也重視給學生自由發展的空間,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對學生進行全面科學的評價,新課標下小學體育與健康的評價體系更趨于科學化與合理化。
體育教學評價是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所掌握的運動技能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態度、能力、學習方法等方面作出評價。其目的是通過對學生學習情感的評價,培養學生學習運動技能、知識的興趣;促進健康理念的形成;通過對學生參與能力的評價,發展學生社會適應能力和運動參與能力;通過對學生學習策略、方法的評價,為學生的終身體育奠定基礎。這樣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獲得成就感,增強自信心,加強合作意識,增強參與意識,提高健康意識及運動能力;能根據評價的反饋情況及時有效地調控自己的學習過程,不斷改進學習方法,提高運動技能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習效率。
《體育與健身》課程在實施多年來,上海的小學體育教學發生了巨大變化,課堂教學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教學中能夠認真把握體育課堂教學的基本規律,教學內容選擇適當,教學方法靈活。其的教育理念是以體育與健身學習的課程目標為評價依據,全面反映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的表現和學習水平。評價內容和方法以課程標準中的“學習評價”為基礎,保證體育與健身教材的全面貫徹,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體育與健身學練,有利于學生、教師和學校對體能、技能等指標的比較與分析,促進體育與健身課堂教學,使學生體質健康發展真正落到實處。
根據以上的特征和要求,我們在實際操作中要學會靈活運用、嚴格把關等第制評價,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我感覺以下幾點值得交流。
一、注重過程性評價
在教學過程中要發揮評價的功能,提高教學效率,就必須改變一次性終結評價的方法,將評價體現在教學的全過程中。學習過程評價不只是對學生掌握體育技能的情況做出評價,對其他方面如關心、思考、判斷等影響學生學習的因素都要做出客觀的評價。如學習過程評價周期短,教師就可及時獲取學生的大量信息,經過加工處理過的信息由教師再反饋給學生,指導、幫助學生的學習,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二、巧用即時性評價
即時評價是教學過程中依據一定的評價標準對教學現象做出的實時評估,通過調整、控制受評者的后繼行為取得最佳教學效果,是一種有效促進教學目標實現的教學手段。
體育實踐課是在動態中進行的,而學生在活動中最容易表露自己的思想和行為習慣,有正確的,也有錯誤的。如果教師如果在教學過程中能運用即時評價,及時發現并加以表揚或糾正,就能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所以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觀察學生,以及能憑經驗具備教育的預見性,即事先估計到可能會出現什么樣的思想教育苗子。
在體育課的進行中情況是千變萬化的,不少是教師課前沒有遇見到的。這就要求教師課前善于觀察,抓住瞬間即逝的教育契機,及時給學生表揚或批評,這樣,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評價時關注學生差異
由于地區差異和學生自身的能力水平、學習風格與發展需求等方面的差異較大,教師評價時要正視這種個別差異,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應采用不同的評價標準來衡量。對后進生采用表揚評價,尋找其閃光點,及時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對中等生采用激勵性評價,既揭示不足又要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們積極向上;對優生采用競爭性評價,堅持高標準,嚴要求,促使他們更加嚴謹、謙虛,不斷超越自己。
四、堅持以人為本的學生觀
對于學生而言,發展與成功是他們所需要與渴望的,因此學校必須滿足他們的需求,除此之外還應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讓他們學會主動學習,這樣才更有利于學生的發展與成功。學校作為教育的主要場所,其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者不應根據學生的發展差異而將學生分為三六九等,應堅持以人為本的學生觀,相信所有的學生都能夠學好,相信每個學生都有發展的潛能,并鼓勵每一個學生努力做最好的自己,這樣才能使每個學生都得到良好的發展,將來成為有用的人才。教師評價是教育活動的一個重要環節,能很好地體現教師對每個學生的看法與態度,教師教育學生所采取的觀念態度將對學生產生深遠的影響,而且教師評價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在實行等第制評價時應堅持以人為本的學生觀,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學生,相信學生是有獨特個性的人,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來培養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選擇適合學生的評價方式,使評價確實成為促進每一個學生充分發展的有效手段。
五、評價方法要多樣化
新課程倡導評價方法要多樣化,即要運用多種評價方法、評價手段和評價工具,綜合評價學生在情感、價值觀、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等方面的進步與變化。教育是一項塑造人的龐大工程,受到多種因此的制約,使得任何一種教育評價方法都不可能是萬能的。
由于信息技術課程的特殊性,往往采用量化評價和質性評價相結合進行評價,尤其強調質性評價方法的應用。如教師除了語言外,可用某種動作(如鼓掌、點頭、拍拍學生肩膀等)或用表情(凝視、沉默等)表示贊賞或不贊賞、積極的教師期望和教學評價、學生欣賞式的自評和互評等,這些都是促進學生良性發展的有效刺激,帶著親切、友善情感的積極評價可以激勵孩子,和使他們樂于接受的指導和幫助。《體育與健身》的教學評價當中提倡評價要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師要以友愛的情感,真誠的語言,溫和的表情,民主的態度調控評價過程,使學生增強信心,以愉悅、高漲的情緒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又使學生看到自己的點滴進步,受到鼓舞,體驗到成功的快樂,促進每個學生個體的良性發展。
六、堅持等第制評價
在當前素質教育的背景下,百分制評價已經呈現出許多的弊端,它對于學生的發展乃至教育教學的發展都是不利的,它已不能適應教育發展的需要。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以適應快速發展的社會,人們意識到必須轉變評價觀念,更加科學合理的等第制評價便應運而生。等第制評價可以克服百分制評價的多個弊端,但是等第制評價也不是全能的,應在實行等第制評價的同時轉變評價的有關觀念,堅持以人為本的學生觀,采用多元評價等方式并不斷完善,使等第制評價真正能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輕松的學習環境,最終達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綜上所述,新課堂通過新評價讓學生看到自己前進的足跡,進而享受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習的信心和力量;通過新評價讓學生發現自己的不足,明確努力的方向,形成對自己的鞭策;通過新評價融洽師生關系,加強師生的溝通和理解,進行心與心的撞擊,使學生能“尊其師而信其道”。因此,教師要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展示課堂評價的魅力,在評價中師生共同演繹課堂的精彩。
參考文獻:
[1]《體育與健身》教學參考資料,上海市中小學(幼兒園)課程改革委員會,2009年8月第一版
[2]陳鋒.上海閘北區教師進修學院 《有效利用體育教學評價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2010.23-24
[3]李珈騏.《體育時空》,2015.45-47
[4]胡增榮.《學生學習評價策略的研究》,體育教學,2005. 78-81
[5]章繼東.《小學低段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即時評價初探》,2016 吉林教育 綜合 56-57
[6]甘金梅.《小學體育教學中多樣化評價的設計與意義》, 2016 讀與寫:上、下旬
[7]茅汝青.《小學體育課堂多元評價的實踐與探索》,2010 教育科學:全文版 15
作者簡介:
賈天武(1973.07.17-),男,漢族,河北人,大學本科,中學高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