豁銀成,秦小永,熊冠宇,孫洋洋,鄭偉莉,宋金萍,曹亞永
(1.河南省中醫藥防治慢性病院士工作站,河南 開封 475001;2.河南省開封市中醫院,河南 開封 475001)
過敏性哮喘(簡稱哮喘)是呼吸系統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據統計,全球患病人數多達3億,我國有1 000~3 000萬哮喘患者[1]?,F代化的生活方式使哮喘的患病率不斷上升,給家庭和社會帶來了巨大的負擔。筆者采用強基固本三伏貼治療過敏性哮喘,取得一定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觀察選擇2016年7—8月在開封市中醫院進行強基固本三伏貼治療的過敏性哮喘患者34例。
1.2 診斷標準 參照《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中的過敏性哮喘診斷標準及中醫哮病緩解期和發作期診斷標準[2]。
1.3 納入標準 符合以上診斷標準;根據支氣管哮喘慢性持續期病情嚴重程度分級,屬于輕、中度者;能夠正確描述本人意愿,自愿填寫知情同意書,同意參加本次觀察者。
1.4 排除標準 貼敷穴位局部有感染、潰瘍者;合并嚴重肺部疾病及心腦血管、肝、腎和造血系統等嚴重危及生命的原發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孕婦。
34例患者分別于2016年7月7日(初伏前10 d)、7月17日(初伏)、7月27日(中伏)、8月6日(中伏)、8月16日(末伏)進行強基固本三伏貼治療,共治療5次。穴位選擇:邵氏三穴五針(三穴:大椎、肺俞、風門,五針:大椎、雙側肺俞、雙側風門)及天突穴。常規皮膚消毒后,用0.30 mm×25 mm環球牌無菌針灸針對邵氏三穴五針快速刺入,得氣后拔出;給予邵氏三穴五針中心區域拔罐治療,以皮膚潮紅為度,一般留罐3~5 min;起罐后在拔罐區域和天突穴施以大小約6 cm×8 cm的伏貼貼敷治療,時間30 min,以溫熱為度,防止燙傷。
3.1 觀察指標 分別對患者伏貼前及伏貼后1年進行肺功能測定。以第1秒鐘用力呼氣容量(FEV1),1秒鐘用力呼氣容量占用力肺活量(FVC)比值(FEV1/FVC)、最大呼氣流速(PEF)作為主要觀察指標。

3.3 結果 34例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比較,見表1。

表1 34例過敏性哮喘患者伏貼前、伏貼后1年肺功能比較
注:與伏貼前比較,△P<0.05
冬病夏治是中醫的一個重要特色,即利用夏季陽氣盛,機體陽氣亦較為充沛的有利時機,調整人體陰陽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復。中醫認為,“人與天地相參,與日月相應”“天與人為一體”,季節的變化直接影響人體的健康。哮喘多為虛寒性疾病,患者多體內陰盛陽虛,冬為陰,夏為陽,夏季陽氣漸盛且可達到盛極之時,體內凝寒在此時處于易解的狀態,運用補虛助陽藥物或溫里散寒藥物,天人合一,最易把冬之病邪消滅在蟄伏狀態,這也是中醫強調“春夏養陽” 的原因。冬病夏治的方法很多,穴位貼敷是其中較重要的方法,其以中醫經絡學說為理論依據,把藥物研成細末,用介質將藥末散于膏藥上,再直接貼敷于穴位,進而治療疾病的一種無創無痛穴位療法。研究表明,夏季用中藥穴位貼敷治療冬天發作或容易發作的疾病,療效顯著[3-4]。
強基固本三伏貼是我科在長期伏貼工作中發展起來的,初伏前10 d即強基貼,末伏即固本貼,能加強伏貼的治療作用。“邵氏三穴五針一火罐”對呼吸系統疾病有明顯的療效,特別是對過敏性哮喘療效顯著[5]。筆者通過針刺及拔罐使肺部經絡疏通,促進藥物吸收,使藥物直達肺經,祛除體內凝寒,改善患者肺功能。本研究通過比較貼敷前后患者肺功能,表明強基固本三伏貼能夠改善過敏性哮喘患者的FEV1、FEV1/FVC及PEF,且此方法操作簡單,安全經濟,痛苦小,無毒副作用,是一種治療過敏性哮喘簡單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