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洙作為朝鮮近代文學的先驅作家,享有無數贊美與批判,是風靡一時的人物。李光洙在文學上提出了許多新概念,也影響了很多作家的創作,對于朝鮮近現代文學的發展有著極大的貢獻,同時也奠定了韓國現代文學的基礎。李光洙的小說及作品代表了當時民族資產階級的啟蒙主義和理想主義傾向,其中,啟蒙主義是李光洙最具代表性的文學觀。
李光洙是韓國文學現代化過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李光洙的文學功績代表了那個時代的面貌。通過對李光洙文學觀的研究,人們在某種程度上能夠科學且全面地了解韓國當時的社會現實、人們的思想以及以李光洙為代表的韓國文學史。
一、李光洙對現代文學的接受
一個人的成長經歷會對他的人格形成產生重要影響,青年時代就是思想的萌芽期,也是形成某種思想的重要階段。知道一個人青年時期的思想,人們就能找到考察他思想整體性的入口。李光洙思想形成的初期是日本留學時期,所以,了解李光洙的成長背景和他在日本留學時期的思想形成過程及其特點無疑是很重要的。
(一)李光洙的早期生平
李光洙是一個沒落封建家庭的獨子。他幼時很聰明,但因生計問題不僅要上山砍柴,還要賣香煙來賺取學費。李光洙的父親雖然沒有給他多么富有的生活,但從李光洙在父親去世后將祖國比喻成父親可看出他對父親深沉的愛。李光洙的母親不是接受了教育的才女,但和李光洙的父親一起給了他深深的愛。只是,在李光洙的作品中,母親衣著整潔干凈但面容不好,為了孩子不辭辛苦,母親是讓人同情的對象。
在李光洙父母皆離世后,他被親戚收留,受親戚家姐姐的影響開始接觸文學。這一時期,李光洙接觸到了不同種類的文學,拓寬了他的文學視野和文學道路,為以后的文學創作奠定了一定基礎。可以說這段經歷是其日后走上文學之路的發端,也對其文學創作思想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但這畢竟是寄人籬下的生活,其間李光洙感到十分痛苦,人生的試煉也由此而展開。直到有一天,李光洙接觸到了“東學”。自小的經歷以及遭受到的各種苦難讓他與東學的思想產生了共鳴,因而很快就接受了東學。從那以后,他加入東學之中,這也是他的人生中重要的轉折點之一。
(二)李光洙日本留學期間的思想來源
李光洙于1903年加入東學,先后于1905年、1907年和1915年赴日,分別在大正中學、明治學院和早稻田大學求學。
在日本留學期間,對李光洙的思想影響最大的是進化論和基督教。
李光洙在日期間涉獵了許多西歐的思想,其中當時日本盛行的進化論中的適者生存理論對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李光洙的小說大都帶有啟蒙主義精神,而啟蒙主義精神中當然也包括弱肉強食、適者生存和文明改造等社會進化論思想。
除此之外,對于李光洙來說,比起朝鮮,西歐社會是人權思想更發達的社會。而且,西歐社會是尊重個人權利意愿的一個社會,重視每個人的個性。據他所講,基督教把每個人的標準當作每個人的靈魂,因此基督教的人間觀把所有人看成是“具備個性靈魂的”存在。李光洙認為個人意識、個性觀念的根底就在于此,這種基督教的人間觀不僅成了個性觀念的源泉,也是平等思想的源泉。
二、李光洙的文學觀
李光洙的一生創作了許多作品,他的作品世界不僅具有大眾化傾向,還有啟蒙主義傾向。李光洙的啟蒙主義文學觀是他最重要的文學觀。這種啟蒙主義就含有弱肉強食、適者生存以及文明改造等社會進化論思想。進化論思想是帝國主義國家在掠奪殖民地國家時提出的理論,因此殖民地國家要是接受了這種理論,就等于是擁護帝國主義的侵略。當時,許多知識分子并沒有意識到社會進化論的這一本質,盲目標榜現代和啟蒙,陷入了日本帝國主義的強盜邏輯之中。李光洙就是這類人物的一個代表。
(一)李光洙啟蒙主義文學觀的來源
李光洙本身具有功利主義文學觀,因為他所強調的藝術是為了人生的藝術,認為文字是依附或者說是依存于人生的,而這些又都是通過人生而存在并表現出來的。也就是說,無論是做出的藝術作品還是寫出的文字都帶有明確的目的性。正如李光洙所言:“我寫小說的第一個目的是朝鮮人民讀它時能得到受益”。
李光洙被認為是新理想和新思想的先驅者,他強調藝術的道德性這一事實,即主張文學的功利性。也許李光洙的功利主義文學觀就是在日本留學時期形成的。當時,有許多像李光洙一樣想通過文字來尋求當時朝鮮社會唯一希望的突破口的年輕知識分子,他們試圖通過文字來呼喚并維持他們民族的民族性和朝鮮精神。不得不說,這是一個珍貴且有效的方法。而李光洙就是如此,以其文學創作來維持民族精神和朝鮮精神,真正做到了將想法付諸于實現。或許正是因為這種功利主義文學觀,其才派生出了啟蒙主義文學觀。
(二)李光洙啟蒙主義文學觀的提出
作為20世紀初的資產階級啟蒙文學,李光洙的文學在擺脫封建倫理道德束縛的“表露真情”這一文學旗幟下,因惟妙惟肖地描寫上流社會青年男女的自由戀愛而廣受人們歡迎。李光洙認為只要建設反封建的新文化,朝鮮的政治、經濟也將日益向著文明世界發展,基于這種匪夷所思的樂觀主義,他的文學一味倡導新文化建設,尤其是戀愛婚姻風俗的現代化,因此是不健全的文學。但是,李光洙的啟蒙主義文學觀依舊帶來了許多積極的影響。
為了克服封建主義的思想和制度,他常作為先驅者出現,以文學來引導大眾。與此同時,他因憂心大眾的愚昧性而向人們宣傳并呼吁自由戀愛,引導大家接受新教育,以圖啟蒙。
李光洙的小說主要刻畫了優秀的人物。這些人物無一例外都具有先見之明,并且在這些作品中,他們的對話可以說都是強有力的宣傳或演講。在小說《無情》的結尾,李光洙借幾名年輕人之口呼吁“給他們以力量,給他們以文……盡自己所能地去引導他們”。小說《開拓者》和以啟蒙農民為主題的《土地》刻畫了優秀的全知全能者的形象,小說《開拓者》還批判了封建家庭倫理制度。
李光洙在強調文學時不僅強調了情教育的重要性,還批判了只重視德與智慧教育的封建教育。李光洙的小說《無情》《有情》《愛情》等都是通過男女主人公的情感面貌來刻畫“情”和“義理”的沖突,表現了他在落后的封建社會以情來正面面對一切的啟蒙思想。
綜上所述,李光洙的文學觀首先是民族的啟蒙,其次是個性的啟蒙和愛情的啟蒙。
(三)李光洙啟蒙主義文學觀的影響
李光洙是20世紀初具有代表性的小說作家,也可以說是象征著韓國近代文學史榮辱的代表性人物,他的文學給后世帶來了許多積極的影響。
就積極性來看,李光洙的小說在文體方面有所創新,如使用口語體文章,敘述和描寫相結合,適當運用現在時和過去時,使用倒序手法等,給他人以新思路。
就小說內容來看,如他的代表作《無情》,亨植是從日本留學回來的知識分子,英彩從受儒教教育的女性轉變為具有現代倫理觀的女性,善馨雖然接受了新式教育卻是個過著被動人生的人物,秉旭則是幫助英彩開辟新生活的反封建人物。小說的主人公們都是處于新舊秩序相沖突的劇變時期朝鮮社會各類人物的代表,這對如何描寫各種不同的人物及劇情的起承轉合都有所幫助。
三、結語
研究韓國社會文化和文學史時不可或缺的是對現代小說家文學觀的研究,特別是對李光洙文學觀的研究。李光洙一直都致力于通過文學來啟蒙大眾,因此啟蒙主義文學觀是他最具代表性的文學觀。本文主要從這一點入手,帶人們走進那一時期的韓國,走進李光洙的啟蒙主義文學觀。
(吉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作者簡介:宿珊(1995-),女,山東平度人,碩士,研究方向:亞非語言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