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媛 張曉玲
[摘 要] 評價模式的構建是提高教師專業水平、促進雙語教學質量和跟蹤記錄學生學習過程的必要監控手段。營銷課程的評價體系需要圍繞職業技能培養這個中心,同時注重課程中語言與技能全面考核的原則。從學生、教師、教學管理三個層面進行評價。
[關 鍵 詞] 旅游營銷;教學評價;評價模式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4-0031-03
一、引言
所謂的雙語教學質量評價,本文認為,是指教學活動的本體(學校、教師和學生)在雙語教學活動中對其所要達到的質量效果進行測量、分析和評定。
構建高職院校雙語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形成良好的雙語教學運行機制,是推進雙語教學進程和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這有利于提高雙語教學管理水平,改革原有的評價手段。
關于雙語教學的評價體系,我國的學者對此做過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是教育部的雙語教學小范課程建設的評審體系和國際關系學院的雙語教學評價體系。國際關系學院評價體系較完善,分專家評價表和學生評價表,但是在評價指標的分值上難以量化。教育部評審體系雖不存在難以量化的問題,但是在指標設計上比較片面,學生的重要性、地域性、雙語教師的評價標準等都不全面,不能適用所有開展雙語教學的院校[1]。
二、評價目標
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與評價目標密切相關,不同的目標需要有不同的評價指標體系來進行評價,因此必須先要明確評價目標。
本文認為,高職高專項目課程雙語教學質量評價目標主要有:
(一)教學質量監控
雙語教學評價體系是雙語教學質量評價的有力工具,使得教師、學生、學校管理部門對雙語教學質量狀況有足夠清晰的認識[2]。
通過建立評價體系,可以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接受程度,了解教師自身存在的問題,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進行調整。同時,為學生的自我檢測提供了依據。
(二)教學體系完善
通過雙語教學質量評價指標的構建及量化,以促進教師教學過程中形成合理的、可操作的分析系統,掌握雙語教學的內在聯系和外在影響因素,便于從宏觀與微觀雙層次兼顧考慮,從而完善雙語教學的體系[3]。
三、多維評價模式的構建
由于項目課程除了雙語教學外,非常注重實踐活動的展開和對學生平時的考查,因此,為了能夠更加全面地評估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授課情況,我們建立了平時成績、期終考試成績及教師評學的學生評價體系,同時構建了雙語課程教師評價體系,從而建立了一個融合橫向評價、縱向評價、多角色評價為一體的綜合性多維評價模式[3]。
(一)建立學生學習檔案——平時成績的縱向評價體系
對學生的評價不僅僅只關注最后的考試型評價結果,要想更加科學、全面地了解及評估學生的學習狀況,平時的考勤情況、課前課中的表現、課后的作業完成情況及團隊協作等實踐項目完成狀況成為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4]。
在雙語教學的過程中,建立學生的學習檔案。學生的檔案袋建議由三部分組成:學習過程、課堂紀律、作業完成情況和實踐評價。
1.學習過程
記錄個體學習過程就是指學生的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等個體和小組學習情況可以通過課堂回答問題和討論的方式進行評分[1]。其中“學生積極主動”這一項賦予相對較多的分值,讓學生明白自己每次課堂主動參與獲得的良好評價,是對學生主動參與學習行為的肯定,激勵他們自主學習。同時,檢查學生閱讀教材、聽課效果的情況。學生做完練習后,教師進行點評,并將點評結果記錄在評價表上。
2.學習紀律
包括對學生平時上課的遲到、缺勤、曠課等考情評估。一般教師會通過課前的點名來進行此項評分。
3.作業完成情況
要是檢查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掌握運用情況。書面作業可以由教師評或其他學生評,主要是對學生的作業態度、書寫格式、正確率、作業完成的情況進行評價,將結果記錄在學生作業評價表上[5]。
4.項目實踐評價
項目課程雙語課程與其他雙語課程很大的不同在于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和關注,因此在項目教學過程中貫徹雙語教學有一定的難度。在實訓作業的布置、要求等方面要體現雙語教學的特色。以《旅游市場調查》這一實訓活動為例,要求學生根據調查內容完成一份英語調查問卷,調查主要針對南京旅游的外國游客或入住飯店的外國客人。針對此實踐,我們設計了相應的評估表格。
(二)構建教學狀況評價表——教學質量的多角色評價體系
1.確定評價主體及對象
楊勁松、雷光和的《關于構建雙語課程“學·教”評價體系的思考》一文,建議采取“以學定教”的策略,建立體現“學生本體地位”的“學·教”評價體系。強調學生自評與過程性評價的重要性,以評價體系的本質功能一一診斷功能和激勵功能來促進雙語教學的發展。
目前多數教學評價體系以“管理者”為評價本體,以“被管理者”為評價對象,不僅形成了強勢管理方式下的被動教學觀,而且有失公正[6]。因此本文嘗試建立多元評價主體和對象。
在雙語教學評價中,采用以專家評教、學生評教、教師評學、管理者評教為主體的多元化評價主體,并分別為評價的對象。從不同角度對雙語教師的價值作出判斷,對每位教師從業務素質包括良好的專業素質,純熟的外語聽、說、寫等五個方面運用能力,以及現代教育技術運用能力,授課過程、授課結果等方面進行全面的分析與評價,給出評價結果和建議,每個評價主體都能體現自己的特點,這樣能夠較好地體現評價體系的公正性。
2.建立專家督導組
通過建立專家教學督導組的方式實現專家評教。專家督導組可由有雙語教學經驗或教學管理經驗的教師、行業專家等組成。
雙語教學的專家評教應該突出體現雙語教學的一些實質性要求,引導教師明確努力方向。例如,引導教師緊扣行業的發展方向,引入最新的教學動態,處理好雙語教材選擇的問題,明確理論知識理解與課程實踐活動之間的關系,注重提高管理和駕馭課堂的能力。
專家評教應體現基礎性評價與發展性評價相結合的理念,注重教師教學的動態發展,通過評價對教師在雙語教學上的努力和進步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勵[7]。
3.構建教師評學體系
將教師作為評價主體,學生作為評價對象,對學生的雙語教學學習成果進行評價。在教師評學過程中,注重增強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克服語言困難,順利實現雙語教學上外語能力進步與專業技能掌握相結合的目標。我們在調研和參考了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構建了學生學習狀況評價指標,并賦予參考分值。從專業知識和技能、語言水平、知識結構、學習和實踐能力四個方面具體考察學生的項目課程雙語學習狀況。見表1。
對教師評學而言,評價指標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學過程中開展的評學實踐,扎實做好對學生學習過程的監控工作,通過改進學習過程來提高教學效果。
4.建立學生評教體系
在教學質量控制中,注重確立學生評價的主體,實現教學相長。為了避免學生評教的形式化,需要制定合理的、科學的評價體系。同樣,我們在調研和參考了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從教學目的、教學態度、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效果、教材選擇、教師素養七個方面構建了教學質量評價指標并賦予參考分值,見表2。
學生評教中,應該從學生的角度來反映教學能力,評價內容應符合學生的特點和能力,注重從學的教學來了解教的情況。同時建立開放性的問題,留下學生自由提出意見與建議的空間。
(三)打造期終考試新形式——終結性多元橫向評價體系
期終考試是對學生進行檢測的傳統方式。實踐性較強的項目雙語課程可采用筆試和實訓活動相結合的兩種方式,主要檢查學生對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的掌握。閉卷部分采用全英文試卷,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專業英文情況選擇英文做答和中文做答,采用英文做答將有一定的附加分,中文做答則沒有此附加分。
實訓考試采用項目組實踐活動的方式。將學生分為若干實訓小組,根據某一活動主題,確定活動項目、人員分工。例如,市場營銷雙語教學中,以“南京入境旅游市場消費結構”的市場調研為主題,實訓小組用英文撰寫調研方案、調研問卷,并最終以英文調研報告的方式提交期終考試作業。教師根據之前制定的實訓活動評價體系給予相應的成績。
因此,學生的最終成績將由平時、期終和學習狀況評估三個維度的成績共同構成。教師的成績將由專家督導評價、教師評學成績最終決定。
四、結語
評價模式的構建是提高教師專業水平和雙語教學質量,跟蹤記錄學生的學習過程的必要監控手段,有利于師生項目交流,最終實現教學相長的目標。根據不同的教學理論和研究方法、教學對象及教學管理方法的不同,構建的高職院校項目課程雙語教學評價模式也必然會有差異,但是多維度的評價方式應該是共同遵循的評價原則。這種評價模式應該貫穿于學習的每一個階段。在職業教育突出“以任務為導向”的主題思想引導下,項目課程的開發成為主流,而項目課程的雙語教學也更應以崗位需求為依據,評價體系需要圍繞職業技能培養這個中心,通過雙語教學評價模式,積極發現問題,使整個教學更加符合職業教育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白少君,喬磊,潘惠霞,等.陜西高校雙語教學評價體系設計.[J]理論導刊,2010(2):86-90.
[2]余敏軍.我國高校中英文雙語教學及其評價的初步研究[D].汕頭大學,2008.
[3]王韶輝,史儀凱.我國高校雙語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研究[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5):290-292.
[4]任福祥.高校雙語教學質量評價指標的構建研究[D].南昌大學,2007.
[5]劉小玉.以學生為本的中職市場營銷教學多元評價方法[J].科技創新導報,2008(35).
[6]吳平.五年來的雙語教學研究綜述[J].中國大學教學,2007(1):37-45.
[7]蘭頸華,李振泉,趙然,等.關于雙語教學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