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吉卓瑪
[摘 要] 自黨的“十八大”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進入了新的時代。堅持以黨的科學理論為基礎,黨執政興國是我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路線的主要方針。黨校是培養黨員干部,學習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思想的革命陣地。在這樣的形勢下,時代對黨校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綜合黨校建設的必要性分析,針對黨校建設遇到的問題,給予相應的應答方法,以期參考。
[關 鍵 詞] 社會主義;黨校建設;問題總結;方法分析
[中圖分類號] D261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4-0025-01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社會形勢不斷發生變化。但唯一不變的是以中國社會主義為特色的黨的理論基礎。隨著時代進步與社會發展,要求我們以更新的視角去觀察社會與經濟發展的規律。這一切都離不開黨的指揮與領導。因此,黨校建設任務光榮而艱巨。但在新形勢下,黨校建設遇到了瓶頸,為了為黨培養更優秀的黨員干部,更好地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思想,有必要對問題進行分析,從而找出針對性的策略辦法。
一、黨校建設的必要性
黨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執政黨的后方基地,直接為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而服務。特別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繁榮發展,社會風氣不再質樸安寧。黨校宣傳勤儉節約、質樸謙虛、努力奮斗等作風,幫助扶正社會風氣,明確黨的指導方針。另外,要想促進中國的快速發展,就要不斷完善黨的理論建設,找出更科學合理的路子,來實現新時代下新中國的偉大夢想。
二、新形勢下黨校建設面臨的挑戰及原因分析
(一)基礎設施落后
目前,有的地方黨?;A設施條件沒有得到及時更新,有的甚至沒有以信息化網絡為基礎的計算機教室,這就嚴重影響了黨校教育培訓的順利開展,發揮不了黨校應有的職能作用,黨校建設也就跟不上時代節奏。
(二)年齡層老齡化,整體素質不高
有責任心、有能力、有水平的黨校隊伍才能及時傳遞黨中央的政策信息,才能形成品牌教學。但在實際的黨校建設過程中,辦公人員大多為退休職工或其他老年群體,黨校團隊不具活力,造成年輕人不愿加入等現象,進而導致其不具備正常的師資接替能力,影響政策的及時宣講。
(三)教學方式落后
黨校在安排培訓或學習的過程中,有的教學方式太過傳統,只是將理論知識進行宣講,缺乏教學趣味,降低了學員學習的積極性;這樣的教學過程缺乏啟發性,培訓講師無法引領學員圍繞講述內容作出相關思考,從而造成學員無法學習到更全面的知識,降低了教學質量,影響了政策宣傳效果。
(四)部分黨校被邊緣化
黨校建設過程中,經濟相對落后地區的黨校正出現邊緣化的現象。輔助基層宣講黨的政策,路線及規劃是黨校建設的重要任務。而有的黨校培訓的業務已經嚴重萎縮,無法按規定計劃進行基層培訓。黨校邊緣化的具體現象表現為:黨校建設經費得不到保障;培訓與實際脫節;師資隊伍青黃不接;黨校建設的具體實施工作協調困難等。造成地方黨校邊緣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地方黨校機制不健全,加上地方領導不夠重視,導致地方黨校難以有所成就。
三、應對策略
(一)加強領導對黨校建設的重視,逐步完善基礎設施
領導對黨校建設的必要性理解與認識要徹底改觀,所附屬的省委黨委應定期對地區黨校領導者進行培訓,使其正確領悟到黨校建設的意義。著力于黨校建設,完善基礎設施是黨校進行教育培訓的重要基礎。因此,黨校設施建設應從內部著手,也需省委黨校設施與地方黨校設施更加先進完善。黨校應統一所有資源,集中對教育和培訓作出定期規劃。比如,將整個地區以及中心的教師資源、設備資源、管理人員資源進行整合,同時安排相鄰地區的黨員進行培訓,實現黨校設施與師資力量的資源共享,逐步將黨校規模擴大。
(二)建立以常務校長為首的堅強有力的領導班子
黨校運行管理,不能與盈利性企業相比,也不能與公益性單位并論。黨校的運行管理,需要一支以常務校長為首且堅強有力的領導班子。這些黨校工作成員不但需要忠誠于黨,熱忱于黨校教育事業,還需要有健康積極的心態與充分的管理能力。因此,黨校成員的加入應注重素質化、水平化的選拔;師資隊伍應具有足夠的影響力。在培養新黨員時,可在年輕教師之間進行選拔,從內部著手調整,使黨校成員既能走進來,又能走出去,從而完善黨校隊伍,提高整體的素質水平。
(三)改善教學方式,引進名師培訓,講解精品內容
黨校的教學方式要從教學理念與培訓具體內容兩個方面進行改善。教學理念要徹底拋棄傳統嚴肅的說教,確定以人為本的新方向。所謂以人為本,就是站在新學員的角度上思考和學習,加強對新學員的關愛與啟迪,促使他們在黨的關懷下能積極主動地對黨的理論知識進行探索,激發他們的愛黨情懷以及對培訓學習的積極性。培訓內容方面要將師資力量與精品內容相結合。培訓內容既要抓住政策重點,聚焦社會熱點,還要對政策難理解的要點進行重點分析與解讀,最后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觀點。
(四)建立完善的考評獎勵機制
建立地區間黨校建設的評比機制,對黨校建設突出的地方黨校進行表彰,能促進黨校建設工作得到提高。上級黨委要決策好地區常務校長人員,對其工作職責與工作目標進行明確規定,把對黨校管理的建設意見形成督促指導體制并落實到日常管理中。地區黨校要主動干事,提高自身作為,從而引起并獲得領導的重視與支持,要主動謀事,主動尋找資源與拉動資金投入,從而形成領導重視、學員積極參與、資金靈活的黨校建設良性循環。
參考文獻:
王國賢,張世杰,岳婭.新時期加強與改進高校黨校建設的理論思考[J].黑河學刊,2015(3):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