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芳斌
[摘 要] 我國在大規模實施中職資助政策之后,已取得了較大的成效,在具體執行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問題,為了進一步保障中職貧困生資助政策執行效果,就執行的問題進行了研究,同時提出了具體的對策。
[關 鍵 詞] 中職貧困生;資助政策;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 G717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4-0028-01
中等職業教育在發展社會經濟、提高勞動者素質等方面有著較為顯著的作用,由于歷史等各方面原因,人們對職業教育看法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而且中職貧困生資助政策自實施之后也沒有得到有效落實,這促使中職院校貧困生面臨著輟學、半途而廢的現象。在這種時代背景之下,如何有效地落實中職貧困生資助政策也成為主要問題,而本文基于此進行了分析和研究。
一、中職貧困生資助政策執行中存在的問題
(一)政策執行不夠到位
中職院校學生所招收的對象涉及范圍較為廣泛,學生也具有較大的流動性,在政策落實過程中,有些院校還會出現隨意擴大資助范圍、助學金發放以及管理不夠規范等現象。部分地區在執行資助政策的時候,甚至沒有將外地生源納入助學金政策資助范圍之內,這也就直接縮小了國家助學金發放范圍,無法真正落實資助政策。另外,部分院校沒有對國家助學金賬務進行規范管理,部分學校甚至還未能及時通過信息系統來對受助學生信息進行處理,這也就直接影響了學生信息的真實性。
(二)體制不夠完善
現如今,我國中職院校在管理體制等方面一直沒有達到統籌協調的效果,經常會出現交叉管理、多頭管理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職業教育資源整合難度也就加大了,這也促使中職資助政策管理與執行工作受到了影響,加大了政策落實的難度以及程序,最終也就影響了資助的運行效率和執行效果[1]。
(三)平均化現象沒有發揮出資助激勵功能
中職資助政策最為顯著的特征就是民生色彩以及普惠性,在具體執行過程中,因為考慮到我國不同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存在差異性,國家在執行中職資助政策的時候也提出了分類指導、向貧弱群體傾斜的原則,而且還積極鼓勵執行人員創造出符合當地發展的資助方式。可是,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有個別地區為了執行操作的簡單性,使用了千篇一律的政策實施細則,對助學金進行平均分配,這也就促使資助政策的激勵功能無法得以有效發揮。
二、中職貧困生資助政策執行對策
(一)將政策執行落到實處
中職貧困生資助政策要想真正得以執行,首先還是要對具體的資助政策實施細則進行完善和細化,在發展過程中加大監督檢查以及懲處力度,就中職院校資助金撥付等問題進行嚴格控制,探索較為高效的助學金發放模式。比如說,在發放過程中相關部門可以使用集中發放的方式,直接將國家助學金按月打入中職學生自助卡內,不用撥付給學校,這樣就能避免學校挪用、套取助學金的現象。另外,在具體執行過程中,相關部門需要結合不同專業以及學校,適當地向國家需要的農、林、水、地、礦等較為艱苦的專業學生比例較高的學校傾斜,這樣也就能夠進一步發揮出資助政策執行的效果。
(二)對執行體制進行完善
在管理體制方面,應該要逐漸構建出在中央領導下地方為主、分級管理、政府統籌的社會參新型職業教育管理體制,然后在實際管理過程中做好中職貧困生資助政策執行工作。為了能夠真正將中職貧困生資助政策執行有效落實下去,資助工作的實施最好要加強各個部門的溝通與配合,將勞動保障部門、學生、財政、教育以及銀行等參與主體協調在一起,然后對相關管理體制以及運轉機制進行完善,積極探索出中職職業教育管理體制的改革路徑,這樣也就能夠進一步保障中職貧困生資助政策的有效落實[2]。
(三)結合實際制定資助政策
相關調查顯示,越是經濟發達的地區其資助工作反而做得更加充分;而在那些經濟較為落后的地區,其財政配套資金落實工作反而會出現不到位現象,而這些地區又存在較多的貧困生,需要相關政府以及社會做好政策扶持工作。針對這一現象,在執行中職貧困生資助政策過程中,一定要按照中職院校所在地的消費情況以及群眾消費水平進行審核和界定,以此來明確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標準明確;之后,相關政府部門還應該要盡早出臺關于非全日制中等職業學歷教育學生的資助政策,亦或者是其他專項補貼政策,這樣才能真正避免一些學校因為不得已才將其納入資助范圍,確保中職貧困生資助政策的有效執行和落實,避免出現不好的社會影響。
綜上所述,中職貧困生資助政策的執行本身就涉及各個方面,工作難度較高,對學生以及學校等多方面都會造成影響,本文通過具體問題與對策研究主要目的是為了改善中職貧困生政策執行問題,最大程度確保社會發展的公平性。
參考文獻:
[1]徐桂庭.中職資助政策執行中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1(18):20-24.
[2]蘇靈萍.落實中職助學金資助政策的問題及對策[J].財經界(學術版),2013(13):25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