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峰
[摘 要] 以《汽車構造》課程為出發點,分析課程教學中應用基于問題學習(PBL)+案例教學法(PBL)教學模式的效果,持續推進教學改革,為社會輸送高質量的技術人才。
[關 鍵 詞] 汽車構造;PBL+CBL;應用分析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4-0183-01
《汽車構造》課程含有較多的基礎理論知識,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學習興趣普遍不濃,也習慣于死記硬背相關知識點,實踐中很少有學生可以靈活運用知識點。通過引入PBL+CBL的教學模式,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一、PBL與CBL結合教學模式分析
PBL與CBL結合教學模式通過利用問題探究的方法激發學生興趣與求知欲望,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幫助學生掌握理論知識與技能,有利于融合入理論與實踐知識。PBL的問題設置緊緊圍繞CBL案例提問,讓學生圍繞案例搜集相關資料,同時分析整理資料,課堂上匯報給教師并進行點評,讓枯燥的理論知識變得生動起來。
在教學中,作為培養學生主動性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教師利用實踐操作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效果顯著。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專業教學時,一定要盡可能發揮實訓室功效,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的訓練。而且,在對學生進行實踐教學時,不能將教學時間局限在課堂教學時間內,可以適當利用課余時間對學生進行實踐指導。PBL教學法是以小組為一個整體進行教學,每一個小組成員都可以發表自己的意見或觀點,同時又要相互交流討論,達成統一的觀點,在學習的基礎上對學生團隊協作能力進行鍛煉。PBL教學法的目的就是解決實際問題,將問題作為學生學習的指導。接下來詳細分析PBL與CBL結合教學模式的應用。
二、PBL與CBL結合教學模式的應用
《汽車構造》課程的主要內容就是發動機的結構與原理,但這部分內容涉及較多的理論知識,且發動機工作原理抽象復雜,學生難以快速掌握與理解。因此,選擇以這部分內容為切入點,分析PBL+CBL教學模式的應用效果。
(一)設計問題情境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為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探索興趣和求知欲望,教師可以圍繞汽車發動機結構和實際工作原理設置相關問題情境,在課堂正式講解前向學生進行提問:(1)傳統老式發動機主要由哪些部位和零件組成?(2)汽車發動機基本的工作原理是什么?(3)在對汽車發動機進行拆卸和裝配時,其先后順序是怎樣的?(4)簡要說明一下新型發動機在結構方面的特點等。
(二)主動查找資料
學生根據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借助圖書館資源、互聯網搜索和網上教學資源對相關資料進行查找、分析和整理,對現今市場上各類型發動機的結構和特點進行了解,并根據實際調查結果進行整理和匯總。這里就以豐田V6的發動機為例進行教學,首先了解一下發動機內部構造,其主要包括進排氣門數目、發動機氣缸數目、凸輪軸的位置、做功順序、配氣機構的傳動方式等等,另外還要熟悉掌握汽車發動機的拆卸和裝配次序。在整個資料查找過程中,由于教師對問題式教學情境的合理利用,學生探索的積極性很高,學到很多和課程教學內容相關的知識點,不僅對專業知識面進行大范圍拓展,而且加強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極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自身綜合素質。
(三)分組討論交流
在資料搜集整理完畢之后,學生可以自行分為若干小組,每個小組人數為5~8人為宜,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討論,同時對教師所提問題進行細化,從搜集到的資料中對實際問題進行分析并尋求答案。小組之間也可以進行討論、互換資料等,在信息傳遞的過程中加大資源的有效利用率和討論的力度。同時,針對搜集的不同類型的發動機,對其實際結構和工作原理進行分析對比,找出其中的相同點和區別之處。利用這樣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對新知識的興趣和探索積極性,同時鍛煉學生對實際問題的分析和解決能力。
(四)教師匯總評價
依據分小組討論結果,對小組學習情況進行總結,各小組派出代表進行總結并展示成果,教師對學生成果從專業知識與行業高度進行評價,指出優缺點。學生通過教師評價與自我評價正確看待問題,找出不足之處并進行改善,達成提高自身素質的目的。此外,需要注意一個問題,教師評價時要注意措辭,避免傷害學生學習積極性,盡量不要使用過激言辭。
總而言之,《汽車構造》教學中PBL與CBL結合教學模式的應用,可以改被動為主動,活躍課堂氛圍,提高教學質量。希望通過本文論述,為類似研究提供經驗借鑒與參考。
參考文獻:
[1]侯占峰,劉海洋,佟鑫,等.基于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汽車構造課程網絡教學平臺建設[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2).
[2]修輝平,徐敏.基于翻轉課堂的汽車構造課程教學改革實踐探索[J].科技資訊,2017,15(28):155-156.
[3]王華.3D打印教具在《汽車構造》課程中的研發與應用[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9):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