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亞倩
[摘 要] 為了進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創新型人才,在燃氣行業教學過程中,燃氣輸配教研組通過調研及討論教改模式的創新,強化數字化教學技術,逐步加強《燃氣輸配》課程數字化“虛擬”教學模擬場景在教學中的應用,建立和開放數字化教學資源平臺,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基礎上嘗試建立一種更加科學合理的新的教學模式。
[關 鍵 詞] 燃氣輸配;數字化教學平臺;教學改革;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4-0187-01
一、概述
根據學校提出的繼續圍繞“建立學習型組織、凝聚務實型團隊、打造文化型平臺;關注細節、注重質量;關注效率,提高效果、效益”的提質增效年整體要求,燃氣輸配教研組以本組的“典型任務”為切入點,通過加強組內省思懇談,大膽創新,通過燃氣行業的專家如徐姜老師、周衛老師、呂瀛老師對教學方法的指導,以及結合我校實訓師資設備、學生的客觀實際,于2018年5月輸配組在教學理念上、教學形式上、教學組織上進行了創新和轉變。利用現代化教學平臺,為專業知識與學校文化的傳播帶來了驚喜。
二、數字化教學平臺的介紹
數字化教學是以數字化信息和網絡為基礎,通過網絡技術 建立起來的對教學、教研、市場等知識信息的收集、處理、整合、存儲、傳輸和應用,使數字資源得到充分優化利用的一種“虛擬”教學環境。燃氣輸配教研組可通過增設“網絡教學”,依托數字化教學平臺展示教學視頻、專業精品課程、輸氣工藝仿真模擬教學等。
(一)創建“燃氣輸配小課堂”公眾號
“燃氣輸配小課堂”公眾號可實時上傳及更新燃氣輸配課程方面的專業知識及實訓技能標準操作,公眾號上傳的內容是各個班級下星期的新授內容,對有實踐操作的項目,輸配教研組會提前組織人員討論課程內容與標準,由專業老師親自做示范錄制標準視頻,方便學生提前預習上課內容以及熟悉操作流程、記錄疑難問題,以便在上課時能夠讓學生與教師及時溝通、討論。教師在視頻錄制前需要精心準備,故可提高專業教師的專業能力,學生在課下提前預習和討論,可增強學生的積極創造性,最終可達到“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完整性。另外,在實操視頻拍攝進入正軌后,我們會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已學過的學生為公眾號做標準示范操作,并錄制視頻至“燃氣輸配小課堂”公眾號上,這樣可提高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和班級的團隊合作意識。
(二)開發《燃氣輸配場站》精品課程
自2013年至今,燃氣輸配教研組一直在研究開發精品課程,切實推進教育創新,深化教學改革。燃氣輸配教研組開發了《燃氣輸配場站》精品課程,燃氣輸配場站是公司輸氣、配氣的主要承擔和執行機構,負責管輸氣體的過濾、分離、計量、調壓、分配、加臭和相關輸氣管線、工藝設備、閥門的巡檢、維護保養等方面工作。本項精品課程是圍繞企業及市場需求,加強與企業溝通交流,充實教學資源,主要針對燃氣行業新進人員的基礎知識培訓、一線技能型人員的崗位操作培訓、技術管理人員的深層次技能提升培訓等。
本項精品有一支專業的教學隊伍,配有專業骨干教師及專業帶頭人,形成健全的教學梯隊。同時本項精品課程使用的“做學教”一體化教學方式與方法,配備有相應的標準課件,鼓勵組內成員參與標準課件的教學討論,夯實自身業務素質水平,提高教學質量,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共享。為了完善《燃氣輸配場站》精品課程,本組出版了《燃氣輸配場站工》一書,本書以工種應知應會的專業知識為主線,把實操內容嵌套到其中,形成以技能操作為中心的知識模塊,同時理論聯系實際,員工崗位技能要求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既注重模塊的系統性,也照顧到模塊與模塊之間的聯系性,同時本書設有二維碼,對專業操作性較強的知識點,可通過掃取二維碼觀看視頻講解及操作,為了實現精品課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本項目配備一套完整的燃氣輸配場站實訓基地,將數字時代與技能時代完美融合,使數字化教學平臺真正得以應用。
(三)輸氣工藝仿真模擬教學
學生在學習工藝流程時,往往會出現工藝流程模糊以及工藝操作不標準的現象,為了完善《燃氣輸配》課程工藝流程的教學,輸配組引進了“中國石油《輸氣工藝教學模擬軟件》”,該軟件是針對輸氣場站工藝流程操作,主要包含了正輸流程、分輸流程、越站流程、增壓流程、調壓操作、清管操作、流程切換、排污操作、放空操作等項目的介紹,在教學上更為形象和直觀,尤其是針對剛入燃氣行業的學生和學員,對輸氣場站的各項工作有更直觀的認識。
在燃氣輸配教研組,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的主體是一線專業教師,對各級別的教學資源庫中使用最多的是教師自己制作的教學資源。針對這一實際情況,進行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不能只是一味地追求外在的表現效果,應是以教學內容的呈現和教學設計的體現為基礎,然后再從教學技術角度考慮如何達到最佳的表現效果。
《燃氣輸配》課程數字化教學平臺的建設為組內教師、學生創造了一個可實現實時、互動、時移、情景模擬教學等多種教學手段的平臺。組內通過數字化教學平臺的建立,組內教師會不斷勤于外出實踐,提高自身專業素質;夯實自身業務素質水平,提高教學質量;加強企業溝通交流,充實教學資源;加強組內省思懇談,履行本職教學任務;團結協作,開發精品課件。并且組內要加強同省內各大燃氣公司及全國各大優秀燃氣培訓院校交流培訓,進一步通過培訓渠道,加強與各單位專業工程師的進一步溝通學習,走出去、進企業,了解實際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專業需求與培養人才需求情況,同時彌補自己在專業領域內的短板與不足,通過“曬曬丑、洗洗澡、整整衣、梳梳頭”的方式凈化使自己在專業技術教學業務上有進一步的提升,進一步完善組內教師在數字化教學資源方面的開發及利用,使教學資源與數字時代完美融合,盡快符合學校“提質增效年”的總體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