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妙珍
[摘要]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全面從嚴治黨和反腐敗斗爭中,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使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并鞏固發展。“零容忍”猶如開啟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的智慧密鑰,一以貫之、步步深入,持之以恒,初心不改,堅如磐石。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決策力、凝聚力、果斷力,有“破”有“立”在“破中立”的辯證統一的強大思想智慧和戰略智慧。
[關鍵詞]反腐敗;零容忍;智慧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勇于面對黨面臨的重大風險考驗和黨內存在的突出問題,以頑強意志品質正風肅紀、反腐懲惡,打贏了全面從嚴治黨的階段性勝利,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并鞏固發展,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①。在這場階段性勝利后面,“零容忍”一詞,猶如開啟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的智慧密鑰,成為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的最強音。
一、“零容忍”:十八大以來的反腐敗斗爭的最顯著特征
自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反腐敗斗爭中,自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起點,從中紀委二次會議到七次全會,每一次全會都提到對腐敗問題的“零容忍”,而且力度不減、決心不變、層層加壓。
(一)一以貫之、步步深入
2013年12月9日習近平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體情況匯報會議上指出:對違規違紀行為“零容忍”,使規章制度真正起到防火墻、防波堤的作用。
2014年1月第十八屆中紀委第三次全會上提出:反腐敗高壓態勢必須繼續保持,堅持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
2015年1月中紀委五次全會提出:查處腐敗問題,必須堅持“零容忍”的態度不變、猛藥去疴的決心不減、刮骨療毒的勇氣不泄、嚴厲懲處的尺度不松,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發現多少查處多少,把反腐利劍舉起來,形成強大震懾。
2016年1月中紀委六次全會提出:懲治腐敗這一手必須緊抓不放、利劍高懸,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
2017年1月中紀委第七次全會強調:要做到懲治腐敗力度決不減弱、零容忍態度決不改變,堅決打贏反腐敗這場正義之戰。
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鞏固壓倒性態勢、奪取壓倒性勝利的決心必須堅如磐石。要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堅持重遏制、強高壓、長震懾,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堅決防止黨內形成利益集團。
(二)持之以恒,層層傳導
對腐敗的“零容忍”,從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打開了一個突破口之后,由中紀委第三次全會開始,以猛藥去疴、重典治亂的決心,以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勇氣,層層加壓傳導,工作力度之大前所未有!管黨治黨真正從寬松軟走向嚴緊硬。
(三)初心不改,堅如磐石
中紀委七次全會之后,當“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時,“零容忍”仍然態度不變,力度不減。特別是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即使是在“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并鞏固發展”時,仍然“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堅持重遏制、強高壓、長震懾”,“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不斷增強黨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彰顯了奪取壓倒性勝利的堅如磐石的決心。
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習近平強調,要建立健全相關制度,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零容忍”無疑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反腐倡廉的長遠之策、根本之策,這是中國共產黨植根九十七年輝煌歷程的自信,是著眼于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責任、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擔當。
二、“零容忍”:彰顯了習近平強大的戰略智慧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戰略思維是習近平反復強調的重要思維方法。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就向世界描繪了一幅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圖景——中國夢。以“兩個一百年”為目標。為實現這個奮斗目標,立足中國實際,堅持問題導向,形成了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為關鍵、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增進人民福祉為根本的治國理政的戰略矩陣,彰顯了習近平在反腐敗斗爭中強大的戰略智慧。
(一)“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決策力
“萬山磅礴必有主峰,龍袞九章但摯一領”。把“零容忍”引入反腐敗斗爭領域,正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靈活運用優秀傳統文化的高度戰略智慧。
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圍繞各個階段的反腐態勢和目標任務,人們發現,“零容忍”就象一根紅繩,把黨的十八大以來從嚴治黨的一系列舉措和方案有機地串起來,使“一崗雙責”“一案雙查”“兩學一做”“兩個責任”“三嚴三實”“四風建設”“四個意識”“四種形態”“五個必須”“七個有之”“八項規定”等舉措,綱舉目張、緊密聯系、相互貫通、相互作用、前后呼應,形成了一串閃耀著熠熠光輝的全面從嚴治黨的“中國智慧”鏈,為推動全面從嚴治黨不斷向縱深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和前進動力。
(二)“文明互鑒,直指人心”的凝聚力
“零容忍”原指不寬容任何輕微的犯罪行為,后來引申到反腐敗領域。這是黨在從嚴治黨領域的一大突破。1982年,美國預防犯罪學家喬治·凱林和詹姆斯·威爾遜提出了“破窗理論”②。該理論認為,如果一幢大樓的一扇窗戶遭到破壞而無人修理,肇事者就會誤認為整棟大樓都無人管理,從而得到可以任意破壞的暗示,緊接著就會發生一系列犯罪行為。“破窗理論”從心理學視角揭示了輕微違法與犯罪之間的關系。要消除犯罪現象,必須對輕微的犯罪行為予以嚴懲。美國警署把“破窗理論”應用于社會治安管理,對犯罪分子實行“零容忍”,取得了明顯成效。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義是最強的力量。十八大以來,黨在反腐敗斗爭中逐步采取“零容忍”的做法,是世界文明互鑒的結果,更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人心向背”“下最大氣力解決好消極腐敗問題”的最直接表現!以實際行動和成效回應人民期盼,厚植了黨執政的群眾基礎。
(三)“壯士斷腕、氣壯山河”的決斷力
“零容忍”,就是“橫下一條心糾正‘四風”,就是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老虎蒼蠅一起打”的“釘釘子精神”,就是“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氣概,就是“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的果敢,就是“善始善終、善作善成”的作風,就是“讓黨員干部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的制度,就是“得罪千百人,不負十三億”的錚錚誓言!“讓廣大人民看到了執政黨的擔當和總書記的擔當”③。
有外媒評論,中國當前的反腐敗成績,是“足以同在中國這樣一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解決溫飽問題、極大消除貧困相提并論的一個巨大貢獻”④。無禁區、零容忍、全覆蓋——黨的最高領導層這種巨大的政治勇氣和決心,是反腐敗斗爭能夠取得成效并形成壓倒性態勢的關鍵所在!
三、“零容忍”必須堅持“破”和“立”的辯證統一
習近平曾經在中紀委五次全會中強調,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做出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部署,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做出戰略部署,體現了“破”和“立”的辯證統一。堅持反腐敗“零容忍”、繼續促進“壓倒性態勢”的形成和鞏固發展,同樣要做好“破”和“立”這兩篇文章。
(一)堅持高標準和守底線相結合
黨的十八大以來,“零容忍”利劍高懸,一個又一個貪腐高官的落馬,這種的高壓反腐,群眾拍手稱好。在保持高壓態勢的同時,“拍蠅”力度持續走強。嚴厲懲治群眾身邊的微腐敗、小官巨貪,堅決打擊“村霸”和宗族惡勢力,快查嚴處脫貧民生領域突出問題。這些可見可感極具顯示度的“精確打擊”,收獲的是群眾由衷的點贊。
無忌諱言,也有個別干部對“零容忍”的過度理解,對糾風肅紀矯枉過正,把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當作不作為、不創新的擋箭牌。對群眾失去熱情,對工作缺乏創新,使黨組織生活變得死氣沉沉。慶幸的是,這種偏頗的行為已得到糾正,一個生機勃勃的良好政治生態已逐漸形成。
(二)堅持依規治黨和以德治黨相統一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了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這已經成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約因素。同樣,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也決定了腐敗問題的反復性、長期性和復雜性。
堅持反腐敗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要把從嚴治黨實踐成果轉化為道德規范和紀律要求,既要堅持紀嚴于法、紀在法前,實現紀法分開,讓領導干部知曉為官的尺度,更要加強理想信念教育,補足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增強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才能切實經受住各種風險和困難考驗,自覺抵御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蝕,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
(三)以優良的政治生態帶動良好的社會生態
十八大以來,在“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的高壓態勢下,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正在逐步形成,并以此帶動了良好社會生態的形成。但是,不可否認,在少數地方和部門,政治生態還沒得到根本改善,從政環境還需持續凈化。
當前,一些地方的干部雖然落馬了,但其之前主政的地方,卻因其嚴重腐敗而不作為亂作為,導致政治生態污濁,社會風氣也受到受嚴重污染。這必須引起高度重視!貪官雖然已經繩之以法,但其造成的影響卻不容忽視。當前,一些地方經濟落后,城鄉之交農村用地糾葛嚴重,個別村民怨聲載道,成了反腐敗“零容忍”還未打通的“最后一公里”。著力整治庸懶散奢等不良風氣,以優良政風帶動優良的社風民風,應是十九大以后反腐敗斗爭“零容忍”的著力點。
隨著黨的十九大的勝利召開,新時代新征程的號角已經吹響。有了“零容忍”的智慧之光,黨一定能夠聚合十三億多中國人民的磅礴之力,奪取反腐敗斗爭的最后勝利,帶領人們走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之路。
[注釋]
①習近平.中國共產黨十九大報告.新華網,2017-10-18.
②王國琦,陳莉.美國警察的“零容忍”制度[J].人民公安,2007(07).
③劉宗洪.“零容忍”視角下的反腐倡廉建設.中共中央黨校學報[J].2010-03.
④田宏.黨的十八大以來反腐敗斗爭成就述評.新聞頻道. 來源:人民日報 ,2017-09-18,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