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向輝
小王對今年的高考寄予了很高的希望,自己平時的成績也不錯,考前希望自己能考上二本以上的學校。高考成績公布后,自己的分數不理想,因此非常失望和懊惱,整日悶悶不樂,不愿和其他同學聯系,什么事情也做不下去。
在心理咨詢門診,像小王這樣的例子很多。受到打擊的學生心理發生了諸多變化,會產生失望、懊惱、自責、內疚、孤獨心理,嚴重的會出現抑郁、絕望和自殺行為。這些情緒如何調節呢?
接受和面對現實,積極樂觀特別是平時學習成績比較好的同學,考后發現考試的結果和理想的目標差距太大,可能承受的心理痛苦非常巨大,有情緒反應也是正常的。要接受失敗,明白現實是無法改變的;不承認現實,就是不給自己重新開始的機會。同時要看到,高考的過程及感悟是自己人生的寶貴財富,看到這個過程中對自己有利的方面。小樹必須經受一些風雨才能長成參天大樹,不必因一次受挫就喪失斗志。關鍵是要有信心,不可自暴自棄。
正確認識高考落榜,樹立信心高考并不是人生的全部,它只是人的一生中無數次拼搏之一。它不能決定一個人一生的命運,也不能阻止一個人對知識的追求。高考成績不是評價學生能力的唯一標準,比如,有的學生動手操作能力非常強,而這在高考中是無法體現的。
學會心理宣泄把高考落榜的痛苦與憂傷壓抑在心底,只會使自己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受消極情緒的影響。你不妨試著向長輩、知心朋友傾訴,甚至可以當著他們的面痛哭一場,以此來減輕內心的痛苦。你也可以獨自躲到一個僻靜無人的地方自言自語,或提筆寫信給遠方的老友,把煩惱隨信寄走。用大聲傾訴、大哭等手段宣泄不良情緒,恢復平衡。戶外運動和出游也可以達到放松的目的。
充實自己的生活經歷落榜的打擊后,失敗的沮喪、無助和孤獨感,都會使人不愿接觸外界,閉門思過,終日苦悶不堪。此時不妨主動增加生活情趣,如找個工作、做些家務或發展個人愛好,從情緒消沉的低谷中走出來,讓青春煥發活力。
總結經驗,再圖發展在情緒稍稍穩定之后,以書面的形式列出自己的特長、興趣、愛好、可能存在的潛力、家庭條件、可能擁有的社會資源等,據以選擇和確定自己今后發展的方向和具體途徑。特別要找那些去年曾經高考落榜而今年很成功的同學,找他們交流經驗,從那里學到對付落榜的措施和方法。
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孩子進行心理關懷
一是接受現實,勇于面對:家長要坦然接受孩子失敗的現實,用自己的鎮靜感染孩子,幫助孩子走出失利的陰霾。面對孩子的失利,家長也會產生各種情緒,郁悶、心煩、發脾氣、憤怒、攻擊等。出現這些情緒反應是正常的,要順其自然,接納這樣的情緒反應,及時調整。只有把自己調整好了,才能幫助孩子。
二是理解孩子,關心孩子:父母在這時候一定要理解孩子,不能去埋怨,而應從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給予他們更多的關心和愛護。家長應該想方設法活躍氣氛,每天找一兩件高興的事去講去做,都可以調動孩子的情緒,創造愉快的家庭氣氛。家長們不要在他們面前過多地談論那些高考的幸運兒們的得意之事,更不能對他們現在表現出來的一些反常言行過多的挑剔,而應多給予他們精神上的安慰和鼓勵。這樣可以給父母自己也給孩子疏導情緒和正確認識的機會,把高考失利的經歷變成一次很好的挫折教育。這對孩子的心智成熟,甚至對家庭的和諧都很有幫助。
三是總結經驗,灌輸希望以寬廣的胸懷安撫他們,讓他們明白只要自己努力了,不要過分看重結果。因為今后的路還很長,類似的挫折會不可避免。落榜并不可怕,關鍵是要從失敗中吸取教訓,重新開始。幫助孩子尋找考試失誤的原因,分析自己的利弊、長短,鼓勵孩子做好明年再考的準備,或者為他們尋找一份適合他們個性特長的工作,讓他們在新的學習或工作中找回當年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