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正東,高俊霞,賴小丹
跳遠作為田徑運動的主要項目之一,至今已有數百年的歷史,同時也是奧運會的主要項目。從古代希臘奧林匹克運動會到現在,跳遠已經發展多種多樣的形式:蹲踞式、挺身式、和走步式等。國際上跳遠項目的最高水平為1991年鮑威爾創造的男子世界記錄8.95米,至今無人打破;女子世界記錄為奇斯佳科娃在1988年創造的7.52米的成績;我國的跳遠男子記錄為李金哲在2014年創造的,成績為8.47米;女子跳遠記錄為姚偉麗1993年創造的,成績為7.01米[1]。由此可看出,我國的跳遠運動水平與國際跳遠運動水平仍具有很大的差距。
體育類核心期刊是我國體育期刊論文的代表,是學術成果的展示平臺,同時也是體育科技工作者的主要交流平臺。由于體育類核心期刊作為高水平科研學術成果的載體,因此對體育行業更具有引領作用[2]。通過對跳遠運動相關的體育類核心期刊論文進行研究和整理分析,可了解到國內跳遠項目研究的發展狀況及發展水平。因此,對體育類核心期刊加以研究,找出跳遠項目的發展規律,了解先進的訓練指導理念,掌握最新的選材依據。就可以為跳遠領域提供實用和有價值的參考。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2000年至2017年發表在體育類核心期刊中跳遠運動相關的論文文獻。
2.2.1 文獻資料法
以中國知網全文數據庫(CNKI)為文獻數據來源,采用高級檢索策略。進入高級檢索頁面后,輸入檢索主題詞為“跳遠”,檢索時間設置為2000年至2017年。在文獻來源(精準)頁面后,點擊 “核心期刊”(第三編文化、教育、歷史),選擇“體育”類,選擇16類核心期刊。其中有效文獻392篇,將有效文獻導出并保存。

表1 16種體育類核心期刊
2.2.2 數理統計法
對檢索到的392篇文章進行歸納整理,運用Citespace(R8 SE)版本軟件對其進行整理分析。
2.2.3 邏輯分析法
通過比較、分析、歸納等邏輯分析方法對2000年至2017年的核心期刊發表的跳遠運動論文文獻進行橫向及縱向的比較分析。
3.1 文獻年代分布特征

圖1 發文量年代分布統計
發表文獻數量的歷年變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該類學科研究背后動態發展的趨勢[3]。我們將這18年分為不同的時間段,圖1可發現,自2000年至2001年發文量呈想了快速增長達到頂峰39篇,但在2002年又出現下降趨勢。至2004年呈持續增長幅度,發文量達到37篇。在此之后,核心類期刊跳遠運動類文獻呈現直線下降趨勢,雖然在2008年、2011年有微弱上升趨勢,但仍保持下降趨勢。由此得出,從2000年至2017年,核心類期刊跳遠運動文獻量雖在少數幾年出現增長,但總體呈持續下降趨勢。
3.2 核心期刊來源發文量特征

圖2 核心期刊發文量統計
統計得出,2000年至2017年,共有392篇文獻來自體育類16種核心期刊。核心期刊分別是北京體育大學學報、武漢體育學院學報、中國體育科技等。其中,以北京體育大學學報為首的核心類期刊發文量為61篇,占15.56%。武漢體育學院學報、中國體育科技及廣州體育學院學報則緊隨其次,發文量均為36篇,占9.18%。前五名期刊中,共發文量203篇,占總發文量的51.79%。
3.3 文獻高頻關鍵詞特征

圖3 高頻關鍵詞知識圖譜

序號關鍵詞N中心度序號關鍵詞N中心度1跳遠1170.7714體質健康80.092起跳350.2215運動學70.043三級跳遠230.2816起跳技術70.014助跑220.7717水平速度70.045身體素質210.2318女子70.006田徑210.1219垂直速度70.047大學生190.1920跳遠成績60.058體質190.0021成績60.029助跑速度150.0422速度50.0210男子100.1023運動員50.0011中國100.0924蹬伸50.1312跳遠運動員90.0525身體形態40.0113男子跳遠90.0326運動訓練40.00
關鍵詞是一篇文章主題的高度概括和研究重點的提煉,在文章中反復出現,則反映出該研究領域的研究熱點[4]。本文利用CiteSpace軟件對392篇文獻進行關鍵詞分析,將核心期刊發表跳遠運動的文獻數據導入該軟件,節點類型設置為關鍵字,從而得出關鍵詞圖譜、頻次及其中心度。通過分析關鍵詞圖譜及其中心度發現,整理出排前26位高中心度的關鍵詞,可明顯地看出跳遠、起跳、三級跳遠、助跑、身體素質、田徑等高頻出現并具有較高的中心度。說明這些高頻關鍵詞以后可能為跳遠研究的未來方向。
3.4 文獻發表的機構特征

圖4 發表機構知識圖譜

序號機構N%序號機構N%1北京體育大學133.32%8山東日照第一中學20.51%2上海體育學院133.32%9天津體育學院20.51%3首都體育學院41.02%10西安體育學院20.51%4廣州體育學院41.02%11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20.51%5上海市南湖職業學校30.77%12天水師范學院20.51%6江漢大學體育學院30.77%13山西大學體育學院20.51%7華東師范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20.51%14浙江工業大學20.51%
由圖譜和表可得知,2000年至2017年,北京體育大學和上海體育學院為核心類期刊跳遠運動文獻的主要發表機構。其中,榜首北京體育大學和上海體育學院均發文量13篇,各占總文獻量的3.32%;首都體育學院和廣州體育學院均以4篇的發文量排名其次,各占總文獻量的1.02%。上述機構均為專業體育學院,由此可看出體育院校是發表跳遠運動文獻的主要機構。除此之外,一些研究所和綜合性大學也投入到跳遠的研究當中。從各機構的地理分布狀況來看,機構多在經濟較發達的大型城市,機構分布不均衡。
4.1 在所研究的392篇跳遠項目的文章中關于生物化學、解剖學、心理學、運動醫學及生理學只有9篇,僅占2.3%。這些學科能在微觀層次上解決跳遠運動的本質。只有從多個學科的角度進行研討,才能推動我國跳遠項目的發展[5]。但相關專家對這些方面研究還不夠,我國相關的研究者可以在這些學科上探究跳遠運動發展的規律。
4.2 在跳遠運動的文獻中,大量研究跳遠運動技術、教學與訓練的文獻,但有關運動損傷、疲勞預防及醫務監督、體能恢復的相關研究仍是空白。相關研究人員可以在這些觀點上進行研究。
5.1 自2000年到2017年,體育核心類期刊跳遠運動文獻量雖在少數幾年出現增長,但總體呈持續下降趨勢。
5.2 體育類核心期刊發文量前五名分別是北京體育大學學報、武漢體育學院學報、中國體育科技、廣州體育學院學報和西安體育學院學報。其中,以北京體育大學學報為首的核心類期刊發文量為61篇,占15.56%。
5.3 通過分析關鍵詞圖譜及其中心度可發現,跳遠、起跳、三級跳遠、助跑、身體素質、田徑等高頻出現并具有較高的中心度。說明這些高頻關鍵詞以后可能為跳遠研究的未來方向。
5.4 從機構發文量統計中發現,專業體育學院發文量為主要陣營,研究所和綜合性大學也投入到跳遠的研究當中。但從機構的地理分布狀況來看,經濟較發達的城市為主,機構分布不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