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利強,薛明保
“健康中國”是基于目前中國社會發展現狀和國民對全面健康要求提出的戰略性部署,其主要內容之一就是“健康教育”的實施。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綱要》明確指出:要將健康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把健康教育作為所有教育階段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以中小學為重點,建立學校健康教育推進機制,培養健康教育師資,將健康教育納入體育教師職前教育和職后培訓內容[1]。初中、高中教育作為培養青少年最重要階段之一,無疑是實施健康教育、促進人全面發展的關鍵期。近年來,隨著社會發展,對高考這根“指揮棒”的制度改革呼聲也在不斷加大,其中呼聲最高內容之一即把“體育納入高考”的改革訴求。那“健康中國”建設到底有怎樣的學校體育內涵?體育納入高考是否存在可能性?體育納入高考存在何種應然性?這些問題均需論證分析,為“健康中國”建設和高考制度完善廓清方向。
2016年8月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重視少年兒童健康,全面加強幼兒園、中小學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推動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健康中國”建設過程中,青少年的健康發展一定程度上是其目標所在,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體育強,則中華民族強。體育之于健康,健康之于青少年,青少年之于國家和未來,四者之間的關系奠定了青少年體育在“健康中國”中的重要地位[2]。學校作為青少年集中受教育場所,自然成為“健康中國”的實施“重地”,高考作為國家面向全社會青少年最大型的集中選拔,更是對國家和民族為了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故而“健康中國”戰略本身就包含著濃厚的學校體育和高考內涵。由此來看,“健康中國”建設,不能、更不可以回避高考元素,新時代背景下的高考,對健康身體的考量理應成為重要因素之一。
“健康中國”建設在青少年群體中的體育使命主要體現在促使其形成健康思想、塑造其健全身體、打造其健全人格幾個維度[2]。體育活動是一項綜合身體、思想、行為和人格的多維度實踐活動,學生參加體育實踐,不但能促進身體的健康成長,更能對其健康思想的形成、健全人格的塑造起到決定作用。學生在青少年時期,都希望通過高考平臺獲得更大、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在中國目前的社會發展現狀中,將高考成功作為自己青少年時期最主要目標的學生,可謂如數針氈。將體育納入高考,使其成為高考升學考試必考項目之一,并將獲得分數計入高考總分,可有效提高青少年對體育鍛煉的重視程度從而將運動能力和體育技能水平像數理化等傳統高考科目一樣,作為其自身能力培養的關鍵之一。體育納入高考,為學生塑造健康身體,提供了較大可能性。
1977年9月,原國家教委在北京召開全國高等學校招生工作會議,決定恢復全國高等院校招生考試,以統一考試、擇優錄取的方式選拔人才上大學,高考正式恢復。此后,隨著中國社會制度的發展,高考制度也日趨完善,形成了以文化成績為主的高考選拔制度模式[3]。十九大以來,中國社會發展已經進入了新時代,社會各項管理制度也均需順應社會發展趨勢進行改革,高考制度進行改革也成了歷史發展的必然。體育納入高考,成為普通高等院校招生考試的考核內容之一,可有效完善高考考核內容,使普通高等院校招生考試更具全面性,促使學生德智體的綜合發展。
根據第6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 10-29歲人口總數為 4.03億人,占總人口數的30.2%[2],其中青少年人口趨于主占比地位。此外《中國青少年體育發展報告(2015)》的相關數據表明:我國青少年體質持續下降的情況發生了轉變,但大學生體質下降情況仍然面臨嚴峻的形勢[4]。分析這個問題之成因,主要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我國青少年體質下降問題已經連續出現數年,并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強烈關注,為改善這一下現狀,國家曾提出“每天鍛煉一小時”倡議,后將體育考試納入全國初中學生參加高中升學考試的必考項目,從而促進了學校和學生鍛煉的雙向積極性;第二,體育被各省市納入中考才短短幾年,2015年《青少年體育發展報告》所調查青少年,正是經歷了體育納入中考這一批學生,而這一階段的大學生,則從小—初—高—大學,一路“文化成績通行”。綜合上述原因,不難看出體育納入升學必考科目對學生形成健康身體的重要作用,從而表明了體育納入高考的學生人本發展需求。
制度建設一直是黨中央、國家各主管部門較為重視的發展環節。高考制度自成形以來,一直都隨著社會的發展而逐漸變化,這也符合社會制度發展的歷史規律。一直以來,國務院和教育部對高、初中升學考試的相關制度改革從未停止,近年來個別省份也已率先將體育納入高考,這也使得其高考考核制度更趨于完善。相關研究也表明:將體育納入高考,是在這種支持性制度背景中運行的學校體育政策,也必將受到制度背景所提供的規范或激勵的影響,大大改變其落后的執行面貌[5]。十九大以來,新一輪的高考制度改革的車輪已經開始向前推進,高考制度完善的步伐已經不容阻擋,將體育納入高考,是加強國民體質的重要制度改革,也是高考制度自身制度發展和完善需要。
任何社會發展過程中的思想和戰略,都需通過相應制度實現。“健康中國”,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通過對改革開放30余年的理性思考而提出的戰略部署[2],是當前中國社會發展的一件大事。實現這一偉大戰略目標,需要調配社會資源供給結構,轉變資源分配思路。體育納入高考,是實現這一戰略目標的最有效舉措之一,也是高考制度發展和促進人全面健康的不二選擇。從這一角度來看,體育納入高考,是當前中國社會發展的必然需求。
黨的十九大以來,我國社會主義發展進入了新時期、新階段,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須緊跟黨和國家改革步伐。要實現體育強國的宏偉目標,實現《綱要》中提出的:青少年熟練掌握1項以上體育運動技能,青少年每周學生應參與3次以上中高等強度的運動等具體目標[6],體育納入高考的改革舉措在一定程度上必將起到決定性作用。未來,國家有關部門需要出臺相關政策,協調各方管理,為體育走上高考大道,為實現“健康中國”目標楊帆起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