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和智能學習終端的普及,基于智能手機的移動學習已成為大學生學習的新型方式之一。本文以寧波大紅鷹學院學生為研究對象,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對學生英語移動學習的現狀進行調查。通過對研究數據的統計和分析,對大學生如何有效地開展英語移動學習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碎片化學習;英語移動學習;調查
【作者簡介】鄧蓉年(1981- ),女,漢族,湖北荊州人,寧波大紅鷹學院,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教學、應用語言學。
一、引言
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人們的工作、學習、生活和娛樂都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革。移動學習指的是一種在移動設備幫助下能夠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實現無時無刻,無處不在的學習方式,現已成為當今社會一種新型的學習形式。如何將英語移動學習和傳統英語教學有效地結合起來,實現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自主性、個性化學習的新模式,已逐漸成為英語教學研究的新熱點之一。因此,開展大學生英語移動學習情況調查,深入了解英語移動學習目前開展的情況和存在的問題,對于推進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是必要的。
二、研究方法和對象
本研究選取了寧波大紅鷹學院的大學生為調查對象,共發放問卷500份,回收有效問卷486份,有效率為97.2%。在有效調查對象中男生占45.12%,女生占54.88%;專業涵蓋文科、理工科和藝術類,并從中選取30名學生進行訪談。結合訪談記錄,對問卷數據進行了相應的統計和分析。
三、研究結果分析
1.移動設備用于英語學習的基本使用情況。調查數據顯示,近100%的學生都擁有移動學習設備,并能熟練地使用手機上網。從使用時間和頻率來看,42.73%的大學生會在需要的時候運用移動設備查詢學習資料,27.73%的學生會經常使用移動設備開展移動學習,29.09%的學生偶爾會開展移動學習。關于使用時長,50.5%的學生認為30-60分鐘較為合適,其次是30分鐘以內和1~2小時,分別占總人數的38.6%和19.1%。以上數據反映了大學生移動學習的時間比較碎片化,移動學習雖然有不受時間和空間局限的優點,但對學生的主動性和專注度要求較高,所有不利于過長時間的學習。
2.英語移動學習內容。統計數據表明,在學習內容方面,使用頻率從高到低排列依次是:查字典、記單詞、完成作業、觀看英文電影或聽英文歌、自學網絡課程、上英語學習論壇等。大多數學生主要使用移動設備進行溝通和娛樂,用于英語學習的意識相對淡薄,并且缺乏目的性和規劃性。
3.英語移動學習動機。90.2%的學生選擇了愿意進行英語移動學習,這表明絕大多數學生愿意接受這一新型的學習方式;涉及到學習動機方面:68.4%學生選擇為了提高英語學習成績,能通過英語學科考試;81.6%的學生表示是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32.6%的學生認同移動學習可以幫助自己利用好碎片時間,隨時隨地獲取知識;僅有10.4%的學生出于自身對英語感興趣,希望通過移動學習豐富自己的語言文化知識。
4.影響英語移動學習的因素。調查結果顯示影響學生英語移動學習的因素主要可以歸納為三點:(1)無線網絡信號及網速不夠穩定、上網費用偏高;(2)網上移動學習資源太多,自己難以選擇,而免費的移動學習資源又十分有限;(3)鑒于移動學習多數是在非正式學習環境及碎片時間內進行,導致學生會受到外界和網絡上其他信息的干擾,從而降低了學習效率。
5.教師在英語移動學習中的作用。為了解教師在英語移動學習中的所起到的作用,問卷設計了問題:“在移動學習中,老師有沒有給予要求和指導?”統計結果顯示,67.2%的學生希望老師能全面指導英語移動學習,并及時給予學生評價和反饋;21.95%的學生希望老師給予適當的指導,比如推進學習資源和檢查學習效果等;僅有1%的學生認為不需要老師介入。在大學英語課程學時學分都在壓縮的背景下,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英語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開展移動學習,使之成為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
四、思考與啟示
移動學習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學生們原有的英語學習時間、空間和內容,能夠使學生將碎片化時間充分利用起來,并能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由選擇學習內容,安排學習進度。本研究結果表明,想要在泛在移動學習環境下,提升學生英語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效果,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從學校層面來講,應加大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搭建更多的網絡學習平臺,降低無線上網費用,為廣大師生提供穩定可靠的軟硬件支持;作為大學英語教師,應充分認識到普及和推廣移動學習的重要性,積極嘗試和探索將移動學習和傳統教學相結合的新型學習模式,并引導和鼓勵學生進行英語移動學習,適時地給予評價和指導;作為大學生,應提高自身在網絡時代的學習能力,如搜索能力、選擇能力、自學能力、時間規劃管理能力等等。
參考文獻:
[1]姜強,趙蔚,王朋嬌.碎片化學習視域下基于智能手機的大學生移動學習認知研究[J].現代遠距離教育,2015,(1):3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