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修福
綜合中國人大網消息,2018年7月9日、10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召開第四次會議,聽取和審議了栗戰書委員長所作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于檢查大氣污染防治法實施情況的報告,并舉行聯組會議進行了專題詢問,在此基礎上作出了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依法推動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決議。讀了上述系列消息,給筆者第一感覺就是此次會議打破常規不尋常,且有值得稱道之處應點贊!
首先,這顯然是一次臨時召集的會議,不尋常!依據全國人大常委會議事規則第三條之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會議一般每兩個月舉行一次;有特殊需要的時候,可以臨時召集會議。”顯然,這是一次有特殊需要而臨時召集的常委會。因為,上一次會議(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是6月22日才剛剛閉幕,僅相隔了17天。縱觀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召開的33次會議,除第一次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因人事任免的需要,安排在十二屆全國“兩會”閉幕后的3月19日,一般都在逢雙月的中下旬召開,只有兩次例外:一次是第二十三次會議依法處置衡陽賄選案(2016年9月13日),另一次是第三十二次會議依法審議通過憲法修正案(草案),所涉議題特殊,不同尋常。新一屆人大常委會本次臨時加開的會議,就檢查大氣污染防治法實施情況首次進行專題詢問,聚焦藍天保衛戰并特別作出相應決議,顯然也不同尋常。
其次,這顯然是一次特殊需要的會議,不能拖!依據全國人大常委會2018年監督工作計劃的安排,本次常委會會議的議題本來計劃安排在8月份,卻提前到7月上旬單獨加開,足見其議題不能拖。至于緣由,栗戰書委員長在6月22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閉幕會上的講話,作了如下說明:“為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決策部署,增強大氣污染防治法執法檢查的實效,根據委員長會議意見,計劃在7月上旬加開一次常委會會議,專題審議大氣污染防治法執法檢查報告和相關決議草案,并開展專題詢問。”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2018年6月16日)精神,全國人大常委會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之重中之重——打贏藍天保衛戰,行使監督權(執法檢查、專題詢問)和重大事項決定權(形成決議),顯然宜早不宜遲。
再次,這顯然是一次榜樣表率的會議,要點贊!全國人大常委會這次打破常規加開會議聚焦藍天保衛戰,為地方各級人大常委會打贏藍天保衛戰履職盡責作出了表率。同時,全國人大常委會根據特殊需要臨時加開常委會會議的做法,也為地方各級人大常委會根據需要臨時召集常委會提供了樣榜。地方各級人大常委會應圍繞本級黨委的中心工作和政府的重點工作,以及上級人大常委會的監督工作重點,及時調整年度監督計劃,必要時也可以加開常委會會議,以響應黨委的號召,或與上級人大常委會上下聯動,以推動“一府一委兩院”的相關專項工作。還有人大常委會職權范圍內的一些特殊事項,諸如個別任免、撤職、許可等職權的行使,不能嫌麻煩失職缺位(不管不問),甚至于造成錯位(由主任會議代行常委會之責),要及時加開人大常委會會議履職行權到位。
(作者單位:安徽省蕪湖市三山區人大常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