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教學目標一方面是教育學生學習英語知識,另一方面是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因此就要求初中英語閱讀的教學策要包括:引導標題猜想,培養預測性思維能力;融入教學情境,培養比較性思維能力;挖掘文本內涵,培養發散性思維能力;理清文章主線,培養歸納性思維能力;巧用課堂追問,培養批判性思維能力;關注文章留白,培養推理性思維能力。
【關鍵詞】思維能力;閱讀教學;初中英語
【作者簡介】汪方正,浙江省浦江縣實驗中學。
引言
英語學科的核心要培養學生們的語言使用能力,思維能力。而且隨著我國英語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其中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越來越重視。英語課程承擔著培養學生基本英語素養和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任務。其中英語閱讀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最重要的方式,這就要求老師在進行英語閱讀教學時,圍繞文本信息進行分析、推理、概括和評價等思維活動,從而培養學生的多種思維能力。但是我國英語教學長時間只注重學生對于英語知識的學習和對于英語語言的使用能力,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還有待加強。
一、引導標題猜想,培養預測性思維能力
一篇文章的標題往往就是文章的中心論點。標題一方面可以給學生顯而易見的文章中心,幫助學生大致預測文章的內容;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較為輕松地抓住文章要點,帶著對文章中心的理解進行文章內容閱讀。例教師在執教7B Unit5 The ghost in the park這一課時,可以看到改標題比較神秘,不容易通過表面意思理解文章主體。因此教師可以在上課時先把文章標題寫道黑板上,先不要讓學生閱讀文章內容,先鼓勵學生猜測該標題想要表達的內容,可以激發學生興趣,增加課堂活力。What was the ghost? Who met the ghost? What happened to the ghost? Were they afraid of the ghost?然后老師把學生們的問題一一記錄在黑板上,再讓學生對這些問題進行預測,現將預測的答案寫下來。然后讓學生根據這些問題,帶著思索性的思維去閱讀文章,從而找到問題的真正答案。這樣,老師通過神秘的標題,引導、鼓勵學生猜測文章內容,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形成強烈的閱讀期待,帶著問題,以迫切的心態去瀏覽全文,如果發現文章表達的內容和自己的預測結果相一致,可以更有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融入教學情境,培養比較性思維能力
比較性思維方式存在于任何思維活動中,它是通過事物之間的對比,找到事物的區別和聯系,分析出事物的本質和特性。閱讀是讀者與文章互動的一種方式,在閱讀文章時,文章內容和作者是不變的,但是讀者本身具有主觀能動性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閱讀,從而產生不同的理解,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要考慮到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讓其在文章閱讀過程中可以將文章內容和自身實際相比較,培養學生們的比較性思維能力。例如某篇文章以對話的形式呈現了學校開放日Millie帶媽媽參觀學校的情景。教師抓住地點變化這一線索,根據不同的地點將文本進行深化處理,先讓學生充分了解Millie學校的設施以及媽媽對學校的看法,然后順勢而為,對學生就自身情況進行發問,激起了學生很強的思維意識。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和學生知識的掌握程度是評判這節課是否成功的標準。對于學生來說,他們通過閱讀課文既可以理解文章表達的主要內容,又可以聯系自身實際,二者相比較。這就好比導游行業,一般的導游都是在不停地講述事物的特點,游客只能旁聽;而優秀的導游不僅講解事物本身特點,還將其特點與游客本身相結合,讓游客切實感受自身與事物特點的來聯系,做出比較,將“解說”進行得更加深入。
三、挖掘文本內涵,培養發散性思維能力
教師要引導學生挖掘文本內涵,激發學生對文章內容更深層次的思考,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能力。將是可以為學生搭建新的語言輸出的平臺,注重對學生發散思維的培養,例如在2017年江蘇省優質課評比中,某教師執教7A Unit3 Welecome to our school! 時,能夠挖掘文本內涵巧妙地將對話談及的內容劃分為三大場景。Scene 1: the playground;scene 2: the classroom building;scene 3:the library、theschool hall,在每一個場景文本處理完之后,教師給出這樣的半開放句式結構,讓學生造句:Our school is like…經過了每個場景的信息輸入,在教師的引導和點撥下,學生能根據每個場景的特點,抓住其神,所造句子可謂精彩紛呈。
四、關注文章留白,培養推理性思維能力
思維能力是人類與動物之間本質的區別,它是根據表面的、概念的內容進行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等認識活動的過程。所以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也要注重對于學生推理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我們可以發展很多文章在文章結尾出往往會設置一些懸念,教師在教學時,要注重這些文章留白設置疑問,利用初中時期學生好奇心重的特點激起他們的求知欲望,讓學生們思維始終處于活躍的狀態,從而培養學生的推理思維能力。
五、結語
知識是思維的前提,思維是對知識更好的理解、運用和創新。我國初中英語教學的目的是要提升我國中學生的英語水平,培養學生們的思維能力,并不是對英語知識簡單的積累。在初中英語教育的關鍵時期,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以文本為載體,創造性地運用教材,從材料中來到材料中去,引導學生標題猜想、融入教學情境,挖掘文本內涵,關注文章留白,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徐海平.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S].科技與生活,2015, (1):2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