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少輝
摘要:跆拳道是人們最受歡迎的運動方式之一,是現代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之一,是一種主要使用手及腳進行格斗或對抗的運動。也是當前我國體育教學中主要的教學課程,本文探討了跆拳道教學培訓中的關鍵點。
關鍵詞:跆拳道;教學培訓;關鍵點
所謂跆拳道,跆(TAE),意為以腳踢、摔撞;拳(KWON),以拳頭打擊;道(DO),是一種藝術方法。跆拳道是一種利用拳和腳的藝術方法。它是以腳法為主的功夫,其腳法占70%。跆拳道的套路共有24套;另外還有兵器、擒拿、摔鎖、對拆自衛術及10余種基本功夫等。跆拳道是經過東亞文化發展的一項朝鮮武術,以東方心靈為土壤,承繼長久傳統,以“始于禮,終禮”的武道精神為基礎。
跆拳道既能夠強身健體,又能夠掌握技能,受到人們的普遍喜愛,而對于運動員來說,跆拳道基本功是跆拳道運動中所必須掌握的基礎性知識技能,加強基本功訓練可以提升運動員的整體水平,必須重視跆拳道基本功訓練的重要性,制定科學合理的基本功訓練方法才能夠激發運動員的興趣,對學生進行系統性與針對性的訓練,提高運動員的訓練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促進運動員身心健康發展,加快體育教學改革的進程。
一、跆拳道教學培訓中的關鍵點
(一)重視跆拳道基本功訓練
重視對跆拳道基本功的訓練,基本功訓練對于運動員來說是最基礎的,必不可少的,但基本功訓練往往會使運動員感到枯燥無味,沒有認識到這一點,就會使運動員訓練中出現思想怠慢的情況,影響跆拳道訓練,教練應對傳統的訓練方法加以改變,重視跆拳道基本功訓練的科學方法,改變運動員的態度,認識到基本功訓練的重要性,另外在具體的訓練過程中,教練不應以運動員的投球率作為衡量運動員的唯一指標,重視跆拳道基本功訓練的技術運用,確保運動員技術到位,才能夠充分發揮出跆拳道基本功訓練的目的?,F今階段部分教練并沒有對跆拳道基本功訓練引起重視,使跆拳道運動員的基礎訓練不牢固,運動員的整體水平都不高,降低了比賽的成功率。
(二)跆拳道培訓的具體關鍵點
1.前踢:實戰姿勢的基本姿勢開始。右腳蹬地髖關節向左旋轉,雙手握拳置于體側;同時,右腿以髖關節為軸屈膝上提。當大腿抬至水平或稍高時,關節向前送,向前頂,小腿以膝關節為軸快速向前上方踢出,力達腿尖,整條腿踹直。小腿回收與前踢的速度一樣快。主要攻擊部位有面部,下頦,腹部,襠部。前踢亦可用于防守。將前踢發力部位由腳尖改換為腳跟時,前踢動作就變為前蹬動作,動作方法要點相同,只是腳的形狀發生了變化。
2.側踢:實戰的基本姿勢開始;右腳蹬地右腿以髖關節為軸屈膝提起,兩手握 拳置于體側;隨即左腳以前腳掌為軸外旋180度,髖關節向左旋轉,右腿以膝關節為軸向前蹬伸,右腳快速向右前上方直線踢出,力點在腳跟。動作要領:起腿時大小腿,膝關節夾緊;踢出發力時頭肩,腰,髖,膝,腿和踝成一直線;大小腿直線踢出,原路線收回。側踢動作的主要攻擊部位有膝部,腹部,肋部,胸部和頭面部。
3.后踢:實戰姿勢開始。兩腳以兩腳掌為軸均內旋約180度,身體之右轉約90度,兩拳置于胸前。后踢動作的主要攻擊部位有膝部,腹部,襠部,胸部和頭面部。
4.下劈:實戰姿勢開始。右腳蹬地,重心前移至左腳。同時,右腿以髖關節為軸屈膝上提,兩手握拳置于胸前;隨即充分送髖,上提膝關節至胸部,右小腿以膝關節為軸向上伸直,將右腿伸直舉于體前,右腳過頭。然后放松向下以右腳后跟(或腳掌)為力點劈擊,一直到地面,成實戰姿勢。動作要領:腿盡量往高,往頭后舉,要向上送髖,重心往高起;腳放松往前落,落地要有控制;起腿要快速,果斷;踝關節要放松。劈腿的主要攻擊部位有頭頂,臉部和鎖骨。
5.勾踢:實戰姿勢開始。右腳蹬地重心前移,右腿以髖關節為軸屈膝上提,兩手握拳置于體側;左腳以前腳掌為軸外旋180度,右腿以膝關節為軸繼續向前上方伸成直線,順勢右腳的腳掌用力向右側屈膝鞭打,順鞭打之勢上體右轉,右腿屈膝回收,右腳落回原處,成實戰姿勢。動作要領:提膝,伸直,右側屈膝鞭打動作要連貫快速,沒有停頓;擊打點在體前偏右側,以腳掌為擊打點;左腳旋轉支撐在保持平衡,踹擊后迅速將腿收回。擺踢攻擊的主要部位是頭面部和腹胸部。
6.后旋踢:實戰姿勢開始。兩腳以兩腳掌為軸均內旋約180度,身體隨之右轉約90度,兩拳置于胸前。上體右轉,與雙腿擰成一定角度。右腳蹬地將蹬地的力量與上體擰轉的力量合在一起,右腿繼續向右后旋擺鞭打,同時上體向右轉,帶動右腿弧形擺至身體右側,右腿屈膝回收;右腳落到右后成實戰姿勢。動作要領:轉身旋轉,踢腿連貫進行,一氣呵成,中間沒有停頓;擊打點應在正前方,呈水平弧線;屈膝起腿的旋轉速度要快;重心在原地旋轉360度。后旋踢攻擊的主要部位有面額和胸部。
7.推踢:實戰姿勢開始。右腳蹬地,重心前移,右腳以髖關節為軸提膝前蹬,用右腳腳掌向前蹬推,力點在腳掌,推力向正前方。動作要領:提膝后盡量收緊膝關節;重心往前移,利用身體的重量和力量;推的時候腿往前伸展,送髖;推的路線水平往前。推踢的主要攻擊目標是腹部。
8.橫踢:實戰姿勢開始。右腳蹬地,重心前移至左腳,右腳屈膝上提,兩拳置于胸前;左腳前腳掌碾地內旋,髖關節左轉,左膝內扣;隨即左腳掌繼續內旋至180度,右腿膝關節向前抬至水平狀態,小腿快速向左前橫向踢出;擊打目標后迅速放松收回小腿。右腿落回原地成實戰姿勢。動作要領:膝關節夾緊,向前提膝,盡量走直線;支撐腳外旋180度;髖關節往前順,身體與大小腿成直線;嚴格注意擊打的力點在正腳背;踝關節放松,擊打的感覺是“面團”,“鞭梢”。橫踢攻擊的主要部位有頭部,胸部,腹部和肋部。
9.跳踢:指先跳起使身體騰空,然后在空中完成各種踢法的攻擊技術。跳踢包括旋風踢,雙飛踢,騰空后踢,騰空劈腿,騰空后旋踢,跳步橫踢等多種方法,是跆拳道高難技術動作。
10.單腿連踢:同一條腿連續進行兩次以上的進攻方法。這種技術也屬于跆拳道高難技術動作。
11.雙腿連踢:兩條腿連續進行兩次以上的進攻。這種技術同樣屬于跆拳道高難技術動作。
(三)制定科學合理的跆拳道基本功訓練方法
教練應對運動員制定出科學合理的跆拳道基本功訓練方法,教練應結合運動員自身的特點,采取針對性的基本功訓練方法,比如對骨骼尚未完全發育的運動員,教練應著重注意,對他們進行適當的訓練,減小強度,他們趕不上成年人的訓練進度,心理會產生一定的落差,降低了訓練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對這一情況,教練應及時采取必要的措施,不斷的對訓練方法進行研究及其改善,對未成年運動員制定出適合他們發展的訓練方法,讓每個運動員能夠進行科學訓練,促進運動員的身心發展。
(四)提高跆拳道運動員的興趣
跆拳道運動員訓練的興趣決定著訓練的效果,應對運動員進行科學的教學,而不是傳統的打壓訓練,在訓練中應以運動員為中心,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為他們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訓練方法,可以通過互動、游戲等形式進行訓練,以此來提高運動員訓練的主動性與積極性,為運動員創造出一個良好的訓練環境,使運動員的興趣不斷加強,提高了訓練的效率,保證了訓練的質量,還可以樹立運動員團結協作的精神,促進運動員全面發展。
二、結語
關鍵點訓練是跆拳道教學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加強訓練,明確跆拳道基本功的訓練方法,做到對運動員進行全面訓練,不能忽視每一個環節,跆拳道教學中必須重視跆拳道基本功訓練的重要性,為運動員制定出科學合理的基本功訓練方法,激發運動員的興趣,為促進運動員身心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促進跆拳道教學改革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倪德安.跆拳道教學中的問題與技巧的運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7 (32):54-55.
[2]葉燕惠.小學跆拳道教學創新問題研究[J].新課程·上旬,2017 (5):193,195.
[3]魏禮軍,陳劉寶.跆拳道品勢課程教學方法研究[J].武術研究,2016 (1):84-86.
[4]劉艷.探析高校跆拳道教學方法[J].拳擊與格斗,2018 (2):38.
[5]王穩.跆拳道教學方法創意研究[J].新商務周刊,2017 (14):202.
[6]隋國增.提升跆拳道教學質量的策略研究[J].運動,2017 (4):100,56.DOI:10.3969/j.issn.1674-151x.2017.04.053.
[7]曾松貴.青少年跆拳道教學淺析[J].拳擊與格斗,2016 (2):14-14.
[8]鄭義.我國跆拳道發展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6.
[9]吳靜云.廣州市小學開展跆拳道運動現狀與發展策略研究[D].廣州體育學院,2016.
[10]吳瓊.湖北省競技跆拳道項目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