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工作在國家和省人事部門的指導下,雖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仍有待改進。因此,本調研報告通過探討分析影響專業技術資格評審質量的因素,并學習借鑒其它省市先進經驗,探索建立以能力和業績為導向的專業技術人才評價機制,切實為城市經濟的發展和人才興市戰略的實施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和廣泛的智力支持。
一、專業技術資格評審質量影響因素簡介
根據我市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工作經驗總結及座談會上收集的意見,我們選取評審委員、評委會日常工作部門、工作單位、政府相關部門、申報人、評價標準、評審方式、評審程序八個因素,對其在專業技術資格評審質量影響進行分析。
1、評審委員、評委會日常工作部門、工作單位、申報人、政府相關部門是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工作中的幾個重要環節。
評審委員(以下簡稱評委)是指經單位推薦或自薦后,由評委會日常工作部門遴選進入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評委會)評委庫的具有一定資格的專業技術人員。評委經評委庫隨機抽取組成評委會,職責是按照規定的評審權限、程序和專業技術資格條件、標準、評定申報人的專業技術資格。
評委會日常工作部門是指由市人社局或省人社廳批準設置,具備承擔評委會日常具體工作的工作條件的相關單位。其職責是受委托負責評委庫的組建及管理,受理審核屬于本評委會評審專業范圍的材料,安排組織評委會進行評審活動。
工作單位是指申報人所在(任職)單位,對申報人提交的材料進行審核鑒別,并對其任現職以來的專業技術工作業績、專業技術(學術)水平以及工作表現寫出準確客觀的評價意見。
申報人是指符合專業技術資格條件后,向所在(任職)單位提出評審專業技術資格申請的專業技術人員。
政府相關部門在此特指為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工作提供政策支持、工作指導及財政支持的具有政府行政職能的主管部門。
2、評價標準、評審方式、評審程序是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工作開展的重要依據。
評價標準是指由政府相關職能部門根據各專業行業情況制訂的用來評價申報人是否具備專業技術資格的政策依據,主要指《專業技術資格條件》。
評審方式是指評委會開展評審活動的方式,目前主要有量化評審、面試答辯與材料審核相結合、考試與評審相結合等方式。
評審程序是指開展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工作的程序,包括申報人提交評審材料的程序、評委會日常工作部門受理材料的程序、評委會開展評審的程序、評審材料的公示程序、評審材料的審批程序等。
二、調查樣本的基本情況
我們從主觀及客觀兩個層面來分析影響專業技術資格評審質量的相關因素:
1、從主觀層面看,評審委員、評委會日常工作部門、工作單位及申報人四個因素從不同環節影響專業技術資格評審質量
①評審委員是關鍵因素。評委是評審工作的關鍵環節,是實現專業技術人才評價“重在業內認可和社會認可”的重要保證,是保證專業技術資格評審質量的關鍵因素。
②評委會日常工作部門是保障因素。在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工作中,評委會的工作質量關系著專業技術資格評審質量,其工作的順利開展是評審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保障。
③工作單位是支持因素。申報人所在工作單位是保證專業技術資格評審質量的支持因素,一方面為申報人組織申報材料及申報評審提供支持,另一方面為保證專業技術資格評審的公平公正提供支持。
④申報人是基礎因素。申報人對相關政策及資格條件的理解及其對申報材料的組織是申報人對專業技術資格評審質量影響較大的兩個方面,前者是申報人申報評審的準確性及其申報材料的規范性建立的基礎,后者關系到申報材料能否真實反映申報人的專業技術能力。
2、從客觀層面看,評價標準、評審方式及評審程序的不斷完善是影響專業技術資格評審質量的重要因素
首先,評價標準是開展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工作的依據,評價標準的完善可以保證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工作的科學性與專業性;其次,評審方式是開展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工作的手段,評審方式的完善使評委會能夠客觀、公正、全面的評價專業技術人員,保證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工作的科學性和公正性;最后,評審程序是開展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工作的路徑,評審的完善可以加強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工作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三、提高專業技術資格評審質量的相關對策及建議
以我市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工作現狀為基礎,根據對影響專業技術資格評審質量因素的分析,結合我國其它省市的先進經驗,進一步完善我市職稱工作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完善政府人事部門的宏觀調控
政府人事部門可從微觀事務中解脫出來,從政策層面加強宏觀管理和指導;不但從審批環節把關,還要加強申報評審的全過程政策指導和政策管理;注重對職稱工作發展方向和政策的研究,加強職稱工作隊伍建設。
2、推進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工作的社會化
在行業中介組織的獨立性、中立性、自律性和非贏利性有保證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行業中介組織與各類企事業單位和廣大專業技術人員特別是民營企業聯系廣的特點,宣傳職稱政策,指導專業技術人員申報專業技術資格;同時,研究行業中介組織作為民營企業專業技術人才申報評審職稱的渠道的可行性,做好民營企業人才評審工作。要積極穩妥推進行業中介組織承擔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委員會日常管理工作和組織評審工作的進度,加快職稱評價工作的社會化步伐。
3、建立健全專業技術資格評審機制
一是適應專業行業的不斷發展,適應新學科、交叉學科以及新興行業的不斷出現,結合特色產業發展情況,進一步完善或創新評價標準,提高我市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工作的科學性和專業性,使其更貼合實際情況,具有更大的開放性和包容性。二是創新評價的方式方法,在總結近幾年探索職稱評價方式方法多樣化的基礎上,完善和推廣考評結合、答辯與評審結合、以及考試答辯評審三結合的方式方法。三是要根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工作的特點,不斷完善我市專業技術資格評審程序,增加政策透明度,拓寬申報渠道,簡化申報環節。
4、構建評審委員隊伍建設的長效機制
進一步加強評審委員隊伍的建設是推進以“個人自愿申報、社會公正評價、單位自主聘任、政府宏觀調控”為原則的社會化評價機制的重要內容,建議:一是完善社會遴選評審委員制度,加大宣傳力度,改變社會專家對職稱工作是“政府部門和國有企事業單位的工作”的偏見,培育社會專家對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工作的了解、關注和支持。二是健全評審委員培訓制度,評審委員是執行評價標準的主體和執法者,注重評審委員對專業技術資格評審的統一認識和準確理解,有利于評審行為的客觀公正。因此,在重視對新進入評審委員庫的評委培訓的同時,需加強對已在評審委員的評委培訓,從總體上形成評審委員培訓機制的科學性、有效性和合理性。三是完善評審委員考核制度,加強對執法公正、表現優秀的評委給予表彰和鼓勵力度,提高評審委員對職稱工作的參熱情,進而提升評委隊伍質量。
作者簡介:
田旭娥(1984.1----),女,湖北,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會政策。
(作者單位:廣州市人事考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