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要學生學好語文,提高人文素養。1、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2、要求學生掌握好基礎知識。3、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4、規范答題。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語文,掌握語文知識。
關鍵詞:語文教學;學習興趣;積累成語;學習習慣;規范答題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國,一個擁有上下五千年文明歷史和博大的人文主義精神的國家,相對其他三個國家,中國幾乎未出現文化斷層現象。為了傳承這份巨大的“財富”,語文教學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初中的語文教學也是整個鏈條中的重要環節。
筆者從事初中語文教學二十多年,教過許多種類型的學生,每個學生在學習語文時遇到或多或少的難題,他們都有一些共通之處。筆者淺談一下自己的語文教學。
一、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提高了學生對語文的興趣,才能很好地學好語文。筆者采取了多種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與穩定興趣。比如:打標點符號的游戲。要求學生給句子打標點,看看句子表達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句子是“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學生看到這道題后非常積極,有的學生打好標點后把手舉得老高老高,希望老師叫他來回答。抽了一個學生來回答,其他的學生還把手高高舉起,全部的答案都由學生答出來,學生覺得標點都非常有趣,標點用在不同的地方,會表達不同的意思。學生通過這次活動,覺得學習語文蠻有興趣。筆者還讓學生收集自己感興趣的廣告詞和門面的招牌語,看哪個學生收集的最好。學生課余收集了許多,并談了他們的創新在哪兒。比如:一個面館的招牌是“天天見面”,既說這個門面是做什么生意的,又有種很親切的感覺。學生在課余快樂學習語文,感覺語文無處不在。筆者還讓學生寫出自己感覺班上誰最帥或者誰最美,用自己的文字把他(她)描寫出來。學生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了自己心中的美女或帥哥,并在全班朗讀。這次作文非常成功,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讓學生感覺學習語文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
二、掌握字詞,積累成語
要學好語文,必須掌握好基礎知識,基礎知識是學好語文的堅實基石。許多學生對語文基礎知識可謂是痛恨,這些基礎知識不僅多,還很雜亂,總是教人記不好,記了又忘,忘了又記,感覺特別無聊。而筆者教學的方法就是堅持每日聽寫,最好是早上或晚自習前,因為那時人的記憶力是最好的。聽寫的內容宜為字、詞,要選自教材或由教材引申出來的。聽寫的量要適度,保證學生在十分鐘左右就能記住。要提前一天把聽寫的內容板書在黑板上,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準備。由老師聽寫或同學交叉聽寫,沒有寫正確的要再次聽寫,直到全部寫對為止。詞語掌握了還要求學生積累成語。如果采取死記硬背的方法,學生會感覺枯燥無味,也很容易忘記。而筆者采用的方法是課前三分鐘學生輪流講一個成語故事。這樣讓學生在準備時,熟悉成語故事的內容,在講的過程中,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這樣記憶也很深刻了。日積月累,學生的詞匯量豐富了,寫作時也能信手拈來,詞能達意。
三、培養學生好的學習習慣
好的學習習慣是學好語文的關鍵。課前三分種,要提醒科代表組織同學們朗讀古詩或古文,長期這樣堅持,鍛煉學生的朗讀能力,又能讓學生深入理解古詩和古文。還要求學生養成對每次考試后的試卷進行認真、仔細分析的習慣。教師要引導學生發現自己的丟分點在哪?是基礎、閱讀、還是作文?要求學生充分認識自己的薄弱環節,并能想方設法加強訓練。許多學生都不愿意這樣做,他們認為這并不重要。教師要對他們曉之以理,讓他們明白,只有充分了解自己的弱點,努力去克服不足,才能讓自己的知識更完善。以后再考試中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四、答題模式規范化
許多學生在心中明白答題的意思,卻因詞不達意,或是答題不規范而造成扣分,實感遺憾,所以應該注意答題的規范化。筆者在平時的教學中,按照中考總復習教材上的答題要求,讓學生把對應的句式和關鍵詞背下來,遇到這樣的題時可以往上面套。“一個蘿卜,一個坑”準成。比如:說明文的限制性詞語能否刪去?對于這樣的題,如果掌握了答題模式這樣的題就很容易。筆者教給學生答題對策,這道題答時有四個步驟:(1)表態(刪還是不刪)。(2)定性。如:“比較”、“幾乎”、“相當”等詞表程度;“大約”、“可能”、“左右”等表估計;“多”、“有余”等表程度。(3)若刪去,原來什么樣的意思就變成了、、、、、、的意思了,不符合實際,太絕對了。(4)XX詞體現了語言的準確性、周密性、科學性。如果學生按照這四個步驟來答,應該說失分的幾率是很小的。但是,要求學生在記答題模式時,不能記混,還要多做題達到熟能生巧。
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很強的基礎工具學科,更是一門情感學科;從某種意義上講,又是一門德育教育學科。要提高語文學科的教學質量,讓學生在學習、掌握語文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受到情操的陶冶和品德的教育,要求教師有淵博的知識、豐富的材料、善辯的口才 這就是“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只有不斷完善自己,才能在教學上取得更好的成績。
作者簡介:
廖明會,職務:教師 ;職稱:中學語文一級教師
(作者單位:四川省宜賓市屏山縣鴨池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