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攀
摘 要:走班制最早是源于美國的,但是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走班制在我國諸多地區實行了探索與推廣,并且獲得了一定的成果,集中體現在課程設置的多樣性、豐富性,因層確立教學目標,同學們的學習成績有了顯著的提高,建立了以導師和成長顧問為主的選課指導制度,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指導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選課。但是,當下走班制存在很多不足,特別是班級管理問題突出。本篇論文就將針對走班制中的管理問題與改進建議進行淺析。
關鍵詞:走班制;班級管理問題;改進建議
引言
“走班制”是指一種按課程內容的類型.層次重新編班,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發展方向及現有的學習水平選擇適合自己的課程,進入相應的教學班,完成學習任務的一種教學組織形式。在中學逐步推進走班制教學,順應時代的發展需要。顯然走班制起步的時間較短,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尤其是管理問題突出,教育者應該加大對其研究力度,盡快制定出改進方針。
一、走班制中的管理問題
1.流動性強,管理困難
在實行走班制以后,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進行選課,所以課表會變得多種多樣,從而導致上完一節課后需要盡快的趕到下一地點進行上課,如此一來行政班級想要開展一些班級活動變得尤為困難,完成原來諸多的班級活動無法開展。久而久之,減少了學生對班級的認同感、歸屬感和榮譽感,不利于集體主義價值觀的形成。
并且因為走班制所獨具的流動性,完成班級學生處于一種離散的狀態下,同學之間短暫的會面后又要分散開來,降低了班集體的穩定性,如此造成教學班進行管理工作時困難重重,同時班級散亂無章,特別是同學們的出勤情況與作業完成情況。
此外,由于學生較強的流動性,造成教學班班主任對班級同學情況了解度較低,導致老師很難了解、把控、處理班級情況,如此一來班主任不得不花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放在班級管理當中。但是,從時間層面分析,學生課程選擇五花八門,學生很多時間都不在班主任的觀察以內;從空間層面分析,因為學生學習程度、興趣差別等,學生會選擇在不同的教學班上課,如此一來在行政班進行學習的時間就明顯縮短。所以,學生再也不像傳統教學模式下能夠活躍在班主任的觀察中,班主任對學生的生活、學習狀況都越來越不了解,很難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工作。
2.行政班與教學班之間班級管理出現缺位
教育監管人之間沒有形成良好的交流。在以往固定班級的教學模式下,教育監管人是由班主任、家長與任課教師一同構建的,在開展走班制改革以后,任課教師有了更多樣的組合方式,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學習狀況與興趣選擇不同學科和不同層級的任課教師,進而增加了教育監督人之間的交流難度。缺少良好的交流溝通,就無法切實的了解學生的狀況,沒有辦法及時的對學生的錯誤進行糾正,無疑是加大了管理難度。
二、針對走班制管理的改進建議
1.加強適度建設,做到教管合一
行政班班主任應該應用動態管理,教學班任課教師則需要班主任化。當應用了班級動態管理以后能夠取得顯著的成效。第一點,增加同任課教師的交流。行政班班主任應該多多同任課教師展開了交流,以此增強對學生的了解,通過任課教師的動態反饋,來對暴露出來的問題及時處理,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度、積極完成教學任務,德智體美全面的發展。第二點,增加同學生的交流。交流是老師同學生彼此了解、增進感情的有效手段,再同學生交流的過程中,發現學生的學習問題、身心問題、困難問題等,及時的加以引導,幫助解決。第三點,加強學生自覺性教育。在應用走班制教學模式后,班主任無法做到時時刻刻關注學生,班主任的督促作用會被大大降低,這就對學生的自制力與獨立學習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行政班班主任必須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能夠認真完成任課老師交代下的任務。第四點,教學班班主任需要制定多樣化的教學目標。教學班任課教師應淡化學生行政班的意識,增強教學班的意識,以教學班為整體將不同行政班學生交叉排位,打破班級界限,這樣不僅可以有效維護課堂紀律,還可以增強學生之間的感情,有利于班集體觀念的形成。
2.加強師資團隊建設
走班制在我國起步的時間較晚,想要有效的實施這項改革工作,解決管理問題,教師團隊水平至關重要,因此學校方面必須重視起師資團隊的組建,提高教師的整體專業素養和專業水平,在逐步實行走班制的時候,需要重視教研組的組建工作,讓教師快速的適應這種教學模式,迅速的積攢經驗,培養出一批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所以,學校加大對教師走班制理論的培訓力度,增加老師同走班制研究方面的專家和學者的交流,以此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還應該增加與兄弟院校間的學術溝通,針對走班制施行后暴露出的問題進行研討,分享經驗,如此實現有效的管理工作。
結語
伴隨著高考制度改革工作的開展,走班制的施行已經成為必然,因此學校應該加強對走班制的研究,針對暴露出的管理問題進行積極的研究,盡早制定出相應的改進方法,以此保證走班制的順利開展,帶給學生更好的教育,推進我國教育行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新征,楊道宇.走班制實施過程中的矛盾及其破解[J].教學與管理,2017(01):8-11.
[2]許伯祥.走班制學生管理的幾個注意點[J].教學與管理,2016(01):28-29.
[3]牛學文,琚亮.分層走班制及其實施路徑[J].中國德育,2015(24):36-40.
[4]鹿星南.走班制:內涵、問題與改進[J].教育導刊,2015(11):31-34.
(作者單位: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區華中師范大學附屬梧桐湖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