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曉陽


給寶寶換尿布是養育寶寶過程中繞不開的“大麻煩”,即使有一次性紙尿褲,家是該換紙尿褲了。如果寶寶能早日學會自己控制大小便,就可以輕松擺脫紙尿褲了!只是,過早訓練寶寶大小便會造成寶寶緊張、焦慮,對寶寶的健康和成長不利,因此,如何訓練寶寶的大小便就成了家長的必修課。
0~1歲寶寶課堂
一般來說,1歲以下的寶寶排便完全沒有章法,大小便次數比較多,爸爸媽媽必須及時給寶寶更換紙尿褲或尿布。為了減少寶寶的“紅屁屁”,紙尿褲白天每2個小時就需要換一次,如果有便便需要馬上更換。當然,晚上也需要及時更換紙尿褲,可以在夜間給寶寶喂奶時更換紙尿褲。如果給寶寶用尿布,同樣也需要經常檢查,發現尿濕或有便便時就必須馬上更換。
原則上來說,沒必要訓練0~1歲寶寶的大小便,及時更換紙尿褲或尿布就可以。但是,如果家長能及早發現寶寶的便前信號,可大大減少手腳亂的情況發生。
如何發現寶寶的便前信號?
看表情
一般寶寶會有突然停止活動、臉色漲紅、凝神屏氣的表現。
看準時間
寶寶喝飽奶或進食后更容易拉便便。因此,爸爸媽媽如在寶寶吃飽后發現有想便便的表情時,應及時檢查寶寶的紙尿褲或尿布,一旦發現寶寶排便,要盡快更換。
少數“特殊寶寶”的如廁訓練
由于寶寶不及時排出便便,有可能造成便便中的水分被過分吸收而使便便干硬,因此,對于少數便便次數一直比較少、比較干硬的寶寶,可以在4~6個月后能靠坐時訓練他排便(最好先征求醫生的意見)。
建議在寶寶吃飽喝足后15分鐘左右,讓寶寶在小便盆上坐3~5分鐘,鼓勵寶寶拉便便。寶寶坐便盆時,爸爸媽媽或其他照顧者需要全程陪同,并發出“嗯嗯”的聲音,誘導寶寶用力排便。要注意,不能強迫寶寶,寶寶坐3~5分鐘不排便要及時停止。
揭發0~1歲寶寶的便便表
由于寶寶的胃腸道還處于生長發育期,因此,處于不同月齡的1歲以下的小寶寶有些特殊的排便表現,對于這些表現,家長要做到心中有數,科學應對。
新生寶寶
新生兒期的寶寶便便次數較多,甚至每次喂奶都會拉一點兒,每塊尿布上都有便便的蹤跡。這大多屬于正?,F象,不用擔心,隨著寶寶成長,便便次數會逐漸減少。
2~3個月的寶寶
少數2~3個月的寶寶有排便困難的問題。這些寶寶會哭鬧、屏氣十多分鐘,然后才勉強擠出一些軟糊狀的便便,似乎排便很痛苦。其實,這是因為寶寶還沒有學會協調腹壓升高和肛門括約肌放松之間的關系而造成的。寶寶用力憋氣,但肛門括約肌沒有及時放松,似乎很用力,但什么也排不出??梢苑判牡氖?,一般1~2個月后的寶寶就能很快學會如何協調肛門括約肌,讓它正常工作了。
3~4個月的寶寶
3~4個月的寶寶,尤其是母乳喂養的寶寶,便便次數會特別少,可能三四天拉一次,甚至一周才拉一次,但便便還是軟糊狀,量也不多。這可能與寶寶的消化吸收能力提高,母乳容易被消化吸收有關。所以,寶寶便便少時,只要觀察寶寶有沒有不適表現即可,不必過于擔心。
6個月的寶寶
6個月剛添加輔食的寶寶則很容易出現便秘,尤其是給寶寶添加的輔食只有米粉、蔬菜、水果等植物性食物時,寶寶更容易出現大便干硬。需要額外添加一定量的脂肪,最好是植物油如核桃油、亞麻籽油等,可讓寶寶的便便更軟綿。
課堂總結:
0~1歲的寶寶還不需要進行大小便訓練,但可以觀察寶寶排便的信號,如果觀察到寶寶排便的信號,記得及時應對。對于少數便便比較干硬的寶寶,可以在4~6個月能靠坐后,嘗試引導寶寶便便。
一對一答疑
Q晚上要不要起來給寶寶把一次尿?
對于1歲以內的寶寶,完全沒必要晚上起來給寶寶把尿,穿上紙尿褲就好。
Q晚上穿紙尿褲是不是可以讓寶寶睡得更好?
晚上寶寶穿上紙尿褲不見得會睡得更好,但是由于爸爸媽媽不用擔心寶寶尿濕,對寶寶睡眠的干擾會減少,進而能讓寶寶更快學會自己睡、睡得會更安穩。
另外,雖然建議白天每2個小時要為寶寶更換一次紙尿褲,但夜間可以相應延長更換紙尿褲的間隔時間,可以在寶寶夜間喝奶時順便檢查
F紙尿褲是否已經滿負荷,及時更換。
當然,如果寶寶已出現“紅屁屁”,那么夜間紙尿褲的更換就需要及時,在寶寶有翻身、哭鬧時,就應及時給寶寶更換紙尿褲。
1~2歲寶寶課堂
1~2歲的寶寶需不需要訓練大小便?近年來隨著紙尿褲的廣泛應用,專家建議的開始對寶寶進行大小便訓練的時間越來越延后了。此外,由于紙尿褲的吸水性、透氣性等越來越好,寶寶尿濕后感覺不到不舒服,因此寶寶對擺脫紙尿褲的迫切性也越來越低了。
由于大多數寶寶需要在3歲左右才能真正學會白天自己控制大小便,而且晚一點開始大小便訓練,寶寶學會更輕松。因此,建議爸爸媽媽耐心等待寶寶發出準備好自己嘗試控制大小便的信號后,才開始對寶寶進行訓練。
如何發現寶寶準備好的信號?
每個寶寶的生長發育進程不同,少數寶寶可以更早些開始大小便訓練,但絕大多數寶寶要到18個月以后,大多是2歲以后才需要開始大小便訓練,但無論怎樣都應該以寶寶準備好為前提。那究竟哪些信號的出現說明寶寶已經準備好了呢?
行動信號
寶寶已經學會自己穩穩地走路,而且可以聽從指令安靜地坐一會兒。
控制信號
寶寶白天能保持2個小時以上不尿尿,或白天午睡醒時紙尿褲或尿布仍能保持干爽。
能力信號
寶寶會脫下和提起自己的褲子。
行為信號
寶寶對爸爸媽媽上廁所感興趣,而且愿意嘗試;尿濕以后會自己去拉紙尿褲或尿布,表示不舒服;或在需要尿尿、便便時會用語言或肢體語言表示;或明確表示不想再用紙尿褲或尿布。
家長做好前期準備工作
雖然說2歲以前的寶寶還沒有必要著急進行大小便訓練,但是,提前做好準備工作還是有必要的。這些準備工作包括什么呢?
選擇合適的坐便器
18個月后的寶寶如果發出一些已經準備好的信號時,爸爸媽媽就需要給寶寶選擇一個合適的坐便器了。寶寶大多喜愛顏色鮮艷、造型可愛的坐便器,但每個寶寶的喜好不一樣,建議爸爸媽媽帶寶寶一起去商場選購。選購的坐便器一定要適合寶寶使用。具體來說,當寶寶坐在坐便器上時,雙膝的水平應高于臀部,雙足可以完全著地,這樣寶寶坐著才會有安全感,并且有利于排便時用力。當然,也可以在家用的成人坐便器上加裝一個小馬桶圈讓寶寶用,不過,一定要再加上一個墊腳凳,讓寶寶能坐穩并且雙足有支點。
讓寶寶熟悉便盆和衛生間
培養寶寶逐漸熟悉便盆、熟悉衛生間。為寶寶購買的坐便器應放在寶寶活動比較多的客廳、臥室,如此可以讓寶寶有機會熟悉,并愿意坐上去試試。爸爸媽媽還可以讓寶寶觀摩如何上廁所,男孩子應該由爸爸帶著上廁所,女孩子則由媽媽帶著上廁所。寶寶便便以后,爸爸媽媽可以帶著寶寶到衛生間,讓寶寶看到便便被倒進馬桶里沖走,使寶寶知道便便的去向。
適當嘗試
如果寶寶愿意使用自己的坐便器,可以在起床時、上床前,讓寶寶嘗試坐坐,如成功就給予表揚和鼓勵。特別是上床前坐一下坐便器,可以作為睡眠儀式的一部分,讓寶寶逐漸適應和習慣。對于便便比較規律的寶寶,爸爸媽媽可以預見性地在寶寶便便前鼓勵寶寶嘗試坐到坐便器上,讓寶寶先學會控制便便。而對少部分便便干硬、容易便秘的寶寶,則需要在餐后鼓勵寶寶便便。
課堂總結:
寶寶發出“準備好自己便便”的信號,大多在2歲左右,所以1~2歲的寶寶并不需要著急地進行大小便訓練。要特別注意的是,家長定不要強迫寶寶自己如廁,即使寶寶愿意嘗試坐便盆,每天嘗試的次數也不要超過3次,每次坐便盆的時間不應超過5分鐘。每、欠寶寶坐便盆時,定要有爸爸媽媽或者其他照顧者的全程陪伴,讓寶寶感覺安全、愉快。
一對一答疑
Q寶寶坐便盆就是玩,拉不出來,怎么破?
1~2歲的寶寶坐便盆就是玩,拉不出來是正常的。即便如此,爸爸媽媽還是要給予表揚和鼓勵。為了增加寶寶坐便盆的成功率,爸爸媽媽要找對寶寶坐便盆的時間,如午睡剛起床的寶寶紙尿褲或尿布是干的,這時候坐便盆小便的概率比較高,而一天沒拉便便的寶寶,吃飽晚餐后坐便盆,大便的成功概率會大大增加。
Q寶寶1歲多了還穿紙尿褲,合適嗎?
寶寶1歲多穿紙尿褲沒有任何不合適,讓1歲多的寶寶穿開襠褲、光著小屁屁才不合適,因為很容易造成寶寶的泌尿生殖系統感染,而且寶寶穿著開襠褲還容易養成隨地大小便的壞習慣。符合質量標準的紙尿褲有良好的吸水性和透氣性,寶寶會感覺舒適,對寶寶的健康和生長發育沒有任何不良影響。其實,即使2歲前的寶寶能學會用便盆,還是很容易尿濕褲子的。因此,1歲多的寶寶穿紙尿褲沒有任何問題。
另外,很多二寶媽媽發現,家里兩三歲的大寶本來已經能自己上廁所了,可自從有了二寶,大寶卻變得常常尿褲子。這可能是由于媽媽對大寶的關注減少而引起的,此時切不能訓斥大寶,而是應該給予大寶更多的關注。
2~3歲寶寶課堂
寶寶滿2歲后,爸爸媽媽可以認真考慮如何訓練寶寶大小便了,但同樣不要著急。不少寶寶在3歲進入幼兒園前臨時抱佛腳,訓練1~2周也能很快學會。相比較而言,寶寶2歲時爸爸媽媽可能需要費盡心機才能教會寶寶這項新技能。因此,還是要耐心等待寶寶發出準備好自己控制大小便的信號。
如廁訓練的技巧
寶寶能夠進行如廁訓練了,只是,具體要如何做呢?
選對時間
訓練寶寶大小便最好從天氣暖和、寶寶穿衣較少的時候開始,這樣寶寶穿脫褲子方便,也能減輕媽媽在寶寶不慎弄臟衣褲后清洗的麻煩,并可減少寶寶受涼的可能。在寶寶知道并學會將大小便拉進坐便器后,還需要學會自己脫、穿褲子,這樣才算是真正學會自己上廁所了。為了方便寶寶自己脫、穿褲子,給寶寶選擇的褲子一定不能太復雜,而應該穿脫方便。
有足夠的耐心
訓練寶寶大小便,爸爸媽媽一定要有充分的耐心,一步步來。當寶寶發生“事故”時,如玩得太瘋以至于來不及上廁所等,不能訓斥、責備寶寶。初期可以先在家里嘗試不用紙尿褲或尿布,但出門、睡覺時還是需要用的。即使在寶寶學會控制大小便后,出門時媽媽最好還是帶上備用的衣褲,以免“意外”發生。
課堂總結:
大多數寶寶在3歲以后才上幼兒園,因此,只要上幼兒園之前寶寶可以學會控制大小便,爸爸媽媽就不必擔心。需要注意的是,寶寶剛上幼兒園時,爸爸媽媽還是要為寶寶準備好備用的衣褲、紙尿褲,因為上幼兒園對寶寶來說是個巨大的挑戰,如廁技能可能因為心理壓力或操作不當而引發“意外”。要注意的是,不少寶寶因為不習慣幼兒園的廁所而不愿意在幼兒園大便,會忍著不拉。如此一來,大便在腸道中停留時間過長,水分被過分吸收,會使大便變得更加干硬,不易排出。因此,如果發現寶寶一天沒拉大便,晚餐后應鼓勵他大便。最后,爸爸媽媽要教會寶寶上完廁所洗手!
一對一答題
Q要不要讓寶寶學會蹲著大小便?
A目前大部分幼兒園的廁所都是馬桶,和家里的差不多,孩子應該可以適應。即使是蹲坑,孩子嘗試一下就可以學會,不必在家里練習。
Q用不用訓練寶寶定時排便,比如早上或晚上,這樣上幼兒園就不用擔心他有大便不敢說了。
A對于習慣坐著拉大便的幼兒園小朋友來說,蹲著拉大便確實會有些不習慣,再加上如果小朋友還不會拉完大便自己用衛生紙擦屁股,更會忍著不大便。想解決這個問題,幫寶寶養成每天規律排便的習慣是個不錯的方法,可以安排在早餐后、晚餐后排便,這樣就可以減少小朋友在幼兒園中拉大便的需要。當然,爸爸媽媽更應該做的是盡早教會小朋友自己用衛生紙擦屁股,特別是一定要教會小女孩用衛生紙從前往后擦屁股。